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通病(社恐是年轻人的)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通病(社恐是年轻人的)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所谓“社恐”,大体的意思是,面对人群就紧张,对与人交往感到不自在、莫名恐惧。在网络相关热门话题的讨论中,网友讲述的一些“社恐”经历,引发不少人的共鸣。比如,“熟人和我打招呼,觉得我‘又聋又瞎’,其实我只是太紧张,不知道怎么办”“最怕远远碰上认识的人,想低头装没看见又已经对视了,想打招呼还隔着老远,短短几秒头脑风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通病(社恐是年轻人的)(1)

如今,一些年轻人喜欢给自己贴上“社恐”(即社交恐惧症)的标签。在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诸如“社恐太难了”“社恐人群的噩梦”等话题讨论,动辄热度过亿。还有调查显示,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显然,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

所谓“社恐”,大体的意思是,面对人群就紧张,对与人交往感到不自在、莫名恐惧。在网络相关热门话题的讨论中,网友讲述的一些“社恐”经历,引发不少人的共鸣。比如,“熟人和我打招呼,觉得我‘又聋又瞎’,其实我只是太紧张,不知道怎么办”“最怕远远碰上认识的人,想低头装没看见又已经对视了,想打招呼还隔着老远,短短几秒头脑风暴”……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通病(社恐是年轻人的)(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如今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

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通病(社恐是年轻人的)(3)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杜素娟说。

汪晨波也在课堂上做过一项匿名投票。结果显示,50%—6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社恐”。基于对大学生们的观察,他的分析是,坦然接受自己是一个“社恐”,在独处中自得其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基于契约以及约定俗成的规范,而不是远近亲疏的原则。人与人的边界感更加清晰,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也在不断适应这种变化。”

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有意思的是,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一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讯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摆脱“社恐”,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汪晨波介绍,在心理学上,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意识到社恐的潜在认知偏差,是改变的第一步。”对于一些自称“社恐”的年轻朋友,他也给出建议:不妨采用“脱敏”的方法强化行为,积极开启一些社会适应性训练。比如,今天计划和一些陌生人主动问好,或是勇敢地向别人求助。“学生群体往往缺乏社会经验,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后,一般都能有所改善。要知道,尽管每个人的社会交往的天赋存在差异,但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