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访华,10月13日下午,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南海会见特鲁多。第二天,周总理作为东道主陪同特鲁多到洛阳视察访问。然而这马桶里的血尿在告诉张佐良,明年五一看洛阳牡丹花开很可能会成为总理的一个遗憾,然而,洛阳一行,周恩来又何止这一个遗憾呢?图:周恩来总理张佐良靠在墙边,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在这时,一句话从张佐良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这是几天前,总理离开洛阳的时候对洛阳百姓说的话。这是周恩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对洛阳百姓的一个承诺。

1973年10月底的一天,周恩来正在大会堂与人谈话,眼看着总理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去卫生间,保健医生张佐良急了,他进了会议室,总理一看见张佐良进来,还没等他说话,就站起来去了卫生间。

很快又出来,只不过,这一次的周总理和以往很不同,等他回来的时候,看了张佐良一眼,虽然他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张佐良就是下意识感觉到了不对劲,这不对劲让他心跳加快,他迅速跑向卫生间。

卫生间里那鲜红的颜色刺痛了他的眼睛,脑子里瞬间轰得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坍塌了。

尿血了,总理居然又尿血了。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1)

图:周恩来总理

张佐良靠在墙边,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在这时,一句话从张佐良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这是几天前,总理离开洛阳的时候对洛阳百姓说的话。

这是周恩来的一个愿望,也是对洛阳百姓的一个承诺。

然而这马桶里的血尿在告诉张佐良,明年五一看洛阳牡丹花开很可能会成为总理的一个遗憾,然而,洛阳一行,周恩来又何止这一个遗憾呢?

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访华,10月13日下午,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南海会见特鲁多。第二天,周总理作为东道主陪同特鲁多到洛阳视察访问。

这不是周总理第一次陪同外宾外出视察访问,单就1973年这一年来说,自周总理3月10日做完第一次大手术开始,他就陪同外宾去过大寨、延安、西安等地,这一次又陪同特鲁多一行到了洛阳。

当他们的专列开进洛阳车站的时候,早有省委、市委的负责同志在车站外面等待,还有闻讯赶来看望周总理的群众。

车站外人头攒动,车站内,周总理和特鲁多等人走下专列,走进洛阳。

当时还有半个小时就是中午十二点,周总理带着大家先到已经预定好的友谊宾馆稍作休息,75岁的周总理将外宾送到他们各自的房间之后,才往自己的房间走,期间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走廊。

走廊里有花池,只不过当时已经是深秋,花池中的花已经枯萎,周总理也看不出那是什么花,就问宾馆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赶紧说:“总理,这是牡丹花。”

一听是牡丹花,周恩来也起了兴致,牡丹花历来备受推崇,历史上描写牡丹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笔者私以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写得最美。

当然,提到牡丹就不能不提洛阳,欧阳修有诗:“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是洛阳成就了牡丹,还是牡丹成就了洛阳,已经很难说得清楚,但洛阳牡丹甲天下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去洛阳怎能不看牡丹花?然而周恩来去洛阳去的不是时候,至少不是看牡丹花的时候,因为牡丹的自然花期是四月到五月,洛阳的牡丹花会就是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5日。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2)

图:周恩来在洛阳

所以10月份的洛阳,是看不到自然开放的牡丹花的,这个时候正是牡丹嫁接的最佳时机,而非花期,因此当周恩来从服务人员口中得知牡丹花在四月底五月初开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但又一想,以后还可以再来看。

想到这里,周恩来笑着对服务人员说:“我来的不是时候啊,明年五一我来看牡丹。”

此时的周恩来并不知道他的癌症即将复发,而服务人员甚至都不知道周恩来得了癌症,这句话就这样极普通地飘进了大家的耳中,又落在了心里。

不过,虽然,周恩来没有机会看到洛阳牡丹盛开的景象,但他和特鲁多等人却吃上了牡丹花。

中午,周恩来在友谊宾馆宴请特鲁多一行,既然到了洛阳,自然要尝一尝洛阳特色,洛阳有一个著名的洛阳水席,全席有24道菜,其中的首菜是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的配料其实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其主料就是白萝卜,但这道菜就胜在有创意,将洛阳的牡丹花搬到了餐桌上。

周恩来宴请外宾,虽然没有摆上洛阳水席,但也从这里面挑了几道菜,其中就有这道洛阳燕菜。

友谊宾馆的大厨用蛋黄蒸糕精心雕琢成美丽的牡丹花,栩栩如生,菜上来之后,外宾纷纷称奇,周恩来更是笑着问:“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

经过服务员的介绍,大家才知道这菜的名字叫做洛阳燕菜,周恩来又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

这本来是周恩来活跃气氛的玩笑话,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这道菜就真的改名叫做牡丹燕菜了,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3)

图:牡丹燕菜

他们吃完饭后稍作消息,周恩来带着外宾去了著名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造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它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而根据《龙门石窟》的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龙门山原本是一个整体,伊水在龙门山之南形成一片汪洋,因为龙门山的阻隔,无法注入黄河,所以大禹凿龙门,让伊水顺利北流注入黄河。

战神白起的伊阙之战之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只不过那时候此地还没有开凿石窟,到了北魏时期,龙门伊阙之地正式开始开凿石窟,此后的朝代一直到清朝都有在开凿,就形成了如今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除去他的历史、文化等的价值外,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可见景色之美。

当周总理在龙门下车之后,也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尤其是午后的阳光虽然刺眼,但映入河中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景致。

碧水蓝天、龙门石窟,周恩来的脸上显现出放松自在的神情,跟在身边的摄影师杜修贤看了有片刻的慌神。

他跟随在周恩来身边数年,看过周恩来很多的表情,而这样放松的表情却是近几年几乎没有出现过的。

他拖着病躯在苦撑危局,其中的艰难和疲惫,谁又能体会,即便能感知一二,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当杜修贤看到总理这样的表情的时候,心里是很高兴的,甚至于他都忘了将那一刻定格在相机中。

周恩来看着碧波荡漾的河水,对外宾和身边的人说:“伊水,这是伊水啊。”禹凿龙门之后,伊水就这样浩浩汤汤的向北流着,千年不变。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4)

图:周恩来在水边沉思

经过了伊水,周总理又到了四季常温的禹王池,这是一处温泉,常年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75岁的周总理还亲自将手伸进去划了划,感知了一下水的温度。

紧接着,周总理和外宾就在当地人的陪同下正式进洞,看一看龙门的石窟,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欣赏石窟的景致。

从宾阳洞出来之后,周总理经过了禹王台,这个地方向来有很多人出售龙门碑刻拓片。

周总理来了兴致,在连续看了一些拓片后,他拿起一套拓片反复地看,越看越喜欢。经过询问后才知道这是魏碑拓片。

周恩来想将这拓片买下来,就问:“多少钱?”

“500块。”

对方一句话让周恩来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这拓片这么贵,但又一想,又觉得合该这样的价钱。

只不过500块钱他是没有的。他身上向来不会带多少钱,一来他没有那么多钱,二来他向来节俭,外出很少买东西。

但这拓片,他着实喜欢,就动了想带回去的心思。

周恩来赶紧问了问跟着的警卫秘书们,看大家有没有带钱,结果大家把钱都拿出来凑在一起居然也没有500块。

眼看着周恩来的眼神暗了一些,其中一个秘书小声地征询周恩来的意见:“是否回到北京后汇钱来,请他们寄一份?”

周恩来想也没有想就拒绝了,他说:“不行,那样做,他们就不收钱了。”

其实这等于是给地方出难题。

如果周恩来将这件事托付给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自然不可能不给他寄到北京,说起来这也是极为简单的一件事,但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即这拓片的钱怎么办?

按照周恩来的原则来说,他是一定会付钱的,但地方政府却不会收、不敢收、不能收、不想收。他们如果不收,周总理会很生气,会坚决要他们收下,他们最后只能惴惴不安地收钱,但他们如果收了,又会觉得这么点钱还要收,心里难免过不去,甚至还可能多想。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5)

图:周恩来总理

总之,事情说好办也好办,说难办也难办,周恩来不想打破自己的原则,也不想让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为难,因此索性不起这样的心思。

当然,总理的这些想法,洛阳地方上的领导是不知道的,他们只是觉得这么套拓片,能被总理喜欢上,也是一件好事,万不能让周总理留下个遗憾,于是主动表示买下来送给周总理。

看着地方领导要送自己拓片,周总理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说:“怎么能这样呢?”

地方领导一听总理的口气,就知道周恩来的意思了,再不敢提这件事。

在不搞特殊、坚持原则这些事情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堪为天下人的楷模。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更是经常出访国外,所遭遇的送礼事件数不胜数。

在国内,不管到什么地方,周总理向来不会接受任何礼物,如果真的遇到喜欢的了也是自己买,而到了国外,虽然不能直接拒绝礼品,但即便带回国后,也是全部上交给外交部礼宾部,他自己绝不会留下一样。

不仅他是这样,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

喜欢魏碑拓片是他自己的事情,又怎么可能麻烦别人而坏了自己的原则呢?

最终,周恩来也没有凑够五百块钱,只能放弃。谁能想到,这一放弃就再也没有得到,这到底还是成了一桩遗憾。

当时的周恩来并没有多想,心情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继续带着外宾游览龙门石窟,兴致来了,更是给大家背诵了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而特鲁多也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讲小时候的幻想,说他小时候很喜欢考古,喜欢研究,曾经幻想着从加拿大地下挖个洞来到中国。

这个说法逗笑了大家,周恩来也笑了,他说:“这说明你很早就想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历史,和中国友好往来。今天你的梦想实现了。”

整个游览的氛围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高潮,当然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等大家回到友谊宾馆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略作休整就要离开洛阳。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6)

图:周总理和外宾在洛阳

而在个把小时的休息时间里,还发生了两件小事。其中一件就是吃药,周恩来在三月十日的手术虽然很成功,但需要一直吃着药。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也跟着周恩来来了洛阳,特意敦促周恩来吃药,随时掌握他的身体情况。

当周恩来回到友谊宾馆休息的时候,张佐良拿出一个小药片,递给周恩来。结果周恩来在往嘴里送的时候,药片从指缝里掉落到了地方,不知道滚到了什么地方。

张佐良一看药片掉了,就准备再拿出来一片给总理服用,但周总理拒绝了,他和大家开始在地毯上和沙发底下寻找,药片太小,找起来确实有难度。

张佐良再次要求重新拿一片,但周恩来却说:“不,再找找,这药是进口的,太贵了,要注意节约啊。”

张佐良不好再说什么,也加入到找药片的队伍中来,后来他们在沙发底下终于找到了那药片,只不过药片已经脏了,谁也不想让总理吃下去,但周恩来却若无其事的接过药片,用手帕擦了擦上面的灰尘,吃了下去。

看到周总理这样,张佐良背过身去,偷偷擦了擦眼泪,然后离开了总理的房间。而总理则准备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准备六点半离开洛阳。

只不过这个时间比较短,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周总理想要在房间里睡一会觉,他不仅是一个75岁的老人,更是一个癌症患者,身体自然很容易疲乏,但他又是一国总理,身上的重担压得他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每每只能利用片刻的时间休息。

就比如这次,他能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好好睡一觉,但到底是在外面的宾馆,不是自己家里。当总理想直接穿着皮鞋躺在床上休息一会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这床铺是宾馆的,他穿着鞋子会弄脏床铺,而脱鞋子再穿鞋子则又会浪费一定的时间。

他的时间真的是用分秒来计算的。

友谊宾馆的服务员倒是一下子就看出了总理的犹豫,所以赶紧有人去拿了一条浴巾,垫在放脚的地方,总理刚要拒绝,服务员直接说:“总理,放上去吧,脏了洗洗就行了。”

周总理这才躺上去睡觉,他原本是让大家六点将他叫醒,好方便陪外宾,但秘书考虑到总理太累了,自作主张为总理争取睡觉的时间,一直到六点二十五分,当大家准备去叫他的时候,总理自己醒了。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7)

图:周恩来总理

秘书们少不得一顿数落:“就剩五分钟了,让你们提前叫我,为什么不叫我呢?我是来陪外宾的,外事活动我们要带头遵守纪律,以后可不要这样了。”

大家虽然受了一顿数落,但谁也没有放在心里,只要能让总理多睡一分钟,他们觉得这就是值得的。

有了这顿觉,周总理一扫之前的疲惫,显得很是精神,离开洛阳的时候,还对洛阳的群众高声说:“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

这是他的期盼,也是他的承诺,然注定实现不了。

等周恩来回到北京后,身体的疲惫越来越明显,张佐良也越来越关注总理的身体情况,他几乎每隔两三个小时如果不见总理小便就会去提醒总理,要知道,观察尿液是了解总理身体情况的最简单办法。

张佐良的提醒几乎成了两人之间的一个条件反射,张佐良会数着时间,而总理一见张佐良到他身边,几乎就能意识到要去小便了。

张佐良怎么也没有想到,总理尿血来得那么快,才从洛阳回来没有几天,总理就尿血了。

张佐良作为周总理的保健医生,算是对总理身体情况最熟悉的了,正是他在1972年5月12日对周恩来的例行尿检中发现了四个红血球,进而六天后确诊了周总理的膀胱癌。

张佐良还记得周总理第一次尿血时的情景,当时并不是他第一时间发现的,是周总理的警卫秘书张树迎发现的。

1973年的1月5日,张佐良正在值班室休息,张树迎端着盛满鲜血的尿壶在门外喊:“张大夫,张大夫,快起来,快起来,尿……都是红的……全是血……”

张佐良冲到门口,入眼是张树迎惊恐的眼神,然后是触目惊心的红,那红色像是一把利剑扎向张佐良的胸口,让他呼吸困难,自从周恩来确诊之后,他就一直担心这个,没曾想担心什么,什么就来了。

张佐良冲到周恩来的卧室,看到总理躺在床上,他又跑到卫生间,入眼依旧是刺目的红。张佐良在卫生间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等他出来想要安慰总理的时候,却遭到了总理的拒绝,

他知道,总理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自然是清楚的,只不过接下来该怎么办却成了一个难题。

张佐良出来后和警卫秘书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求助于叶剑英,而叶剑英将此事报告给了毛主席,手术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8)

图:周恩来和邓颖超

手术定在1973年3月10日,手术很成功,幸亏发现的很及时,处于癌症早期,治愈的可能性很大,而经过这次手术,病灶消失,不再出血了。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邓颖超大姐更是激动得哭了。

如果周总理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好的心情,能够劳逸结合,按时吃药,接受检查和化疗,未必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

但周总理哪里有时间休息?他最缺的就是时间,睡觉的时间被他一缩再缩,又怎么可能多拿出时间来休息呢?

手术刚结束,他就再次投入到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国内的事情,更是要拿出时间来参加外事活动,带领外宾外出视察。

没有时间休息,没日没夜的工作,需要操劳的事情太多,别说是一个75岁的癌症病人了,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这样时间长了,身体也吃不消。

这也就注定了癌症不会放过周总理。

所以手术结束后七个月,当周总理从洛阳回来后,再次出现尿血,这其中的意味,张佐良太清楚了。

看着那刺目的红色,他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等他再次出现在会议室的时候,手中拿着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给周总理服用的镇静药,其二则是给与会的叶剑英的一个纸条:叶帅,总理刚才小便出血,看来已经复发。

叶剑英心里咯噔一下,他一直关心总理的病情,自然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周恩来留下两个遗憾)(9)

图:西花厅

叶剑英离开会议室,通过张佐良了解了最近周恩来的病情,在周恩来病情这件事上,叶剑英几乎成了众人的主心骨,他决定再次想办法稳定总理的病情。

但大家都在关心周恩来的身体,而周恩来却反而更加拼命的工作,癌症不仅没有让他停下来休息,反而因为癌症的存在,让周恩来意识到必须抓紧时间工作。

也因此,化疗再次中断,转过年来,周恩来的工作量更是再次加大,在1974年的1月到6月1日之前,周总理除了实在工作不了卧床休息之外,几乎全部都在工作,工作时间达到了可怕的139天。

而在这其中,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时间就达到了121天,甚至有五次连续工作24个小时,一次连续工作30个小时。

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个75岁的癌症病人来说,简直就是拿命换时间。

所以到了1974年6月1日,周总理不得不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一直到1976年11月8日病逝。

看洛阳花开、买下魏碑拓片成了再也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洛阳一行终究了留下了这

两个遗憾,别说是看不到洛阳牡丹了,就是西花厅里的海棠花,他都没有机会再看到。

1988年4月,海棠花开,邓颖超写了一篇散文,笔者每次读来,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这篇散文就是《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第一段就能让人泪崩: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