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偏低的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偏低的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监测)糖化血红素正常值大概都是6%以下,把数字简单乘以20就可以大约得出三个月以来平均的血糖值。看糖化血红素就对了!这个波动的范围身体会用胰岛素及升糖素等激素控制。如果我们的身体对于血糖的波动失去控制,通常在吃完东西之后就会一直高上去不回头。那如果胰岛素供应无虞,是不是就可以大胆假设,我们身体的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了?这时候要是有一个指数可以让我们知道血糖平均值,该有多好。
什么是糖化血红素?
血红素除了带氧之外,还会被葡萄糖黏住。由于每颗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三个月,所以观察红细胞里面的血红素带糖的比率,就可以了解这三个月以来血糖的平均值。但是我们知道血糖的平均值要干嘛呢?
血糖值本来就会波动
首先我们要先问问自己:糖尿病是只要血糖喷高就可以诊断吗?会不会只是单纯一次高而已?没错,正常身体的血糖值本来就会波动。
这个波动的范围身体会用胰岛素及升糖素等激素控制。
如果我们的身体对于血糖的波动失去控制,通常在吃完东西之后就会一直高上去不回头。那如果胰岛素供应无虞,是不是就可以大胆假设,我们身体的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了?
这时候要是有一个指数可以让我们知道血糖平均值,该有多好。
看糖化血红素就对了!
糖化血红素正常值大概都是6%以下,把数字简单乘以20就可以大约得出三个月以来平均的血糖值。
现在假设我们有个朋友很有研究精神,测量三餐饭前、饭后血糖(用餐结束后2小时),画出类似这样的一张图:
平均血糖的基淮线就是糖化血红素。
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假设这位有胰岛素阻抗的朋友,在生活型态、饮食组成不变的状况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他的血糖波动越来越大,基淮线也逐渐被往上拉。
如果糖化血色素拉到7呢?掐指计算一下,嗯,140(mg/dL)。
这不太妙。这个140就是饭后血糖的正常值上限。
对了,为什么特别强调饭后血糖?
因为饭后血糖比起饭前血糖敏感性更高。糖尿病就是身体对升高的血糖处理不来,当然测饭后一定更淮。
如果连平均都高于饭后上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大胆的假设:血糖整个喷了?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糖尿病的其中一个诊断标淮是:HbA1c>6.5%。
如果我们已经有糖尿病了,HbA1c希望可以控制在7%左右或7%以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
温馨提醒,控制血糖也要小心不要过头,造成低血糖。低血糖会让我们昏倒,还会造成不可逆的脑部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