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一般都查什么(健康体检都需要查哪些项目)
健康体检一般都查什么(健康体检都需要查哪些项目)2、按工作性质划分,白领需要定期体检1、按年龄划分,40岁以上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工作繁忙的白领在我看来,所有人体检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小孩子体检一下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学生的话,每年学校应该都会组织体检。另外,一些年纪轻的成年人,如果条件允许,也是可以定期体检的。因为有些疾病理论上年轻人不太会得,但是讲不准就会出现例外情况。我认为以下几类人是需要重点体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的意识不断的增强。我国每年健康体检的人数也是在不断的增加。2011年我国健康体检的人数达到3.44亿,2015年3.85亿,2018年达到5.75亿。
在我看来,定期的健康体检是很重要的,条件允许尽量定期去体检一下。经常会有网友问我,体检需要检查些什么?今天,就和大家讲一讲健康体检的事情,哪些人需要体检?体检要检查些什么?体检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1、健康体检可以对疾病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 人体就像一个24小时不间断运的机器,每个器官就像一个个零部件。随着年龄的增长,运行时间的变久,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会更加。
- 健康体检是预防早期疾病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人类有1/3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有效的控制。1/3的疾病可以通过体检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 就拿我们常见的慢性疾病来说,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这类慢性疾病的特点是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时间久了危害大。如果坚持定期的体检,可能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以被发现,从而及时吃药,将危害降到最低。
- 在医院的病房,经常可以听到病人这样跟医生说,我之前身体都很好,从来不去医院,这次怎么突然这么严重。能不严重吗?从来不去医院,有点不舒服也是熬一熬就过去了,一些慢性病发现不了,小毛病变成大毛病。
- 再比如,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首位的肺癌来说。定期体检就可能早期的发现肺癌。肺癌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差别是很大的。晚期的肺癌5年的生存率只有20%左右。而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10年的生存率在92%。
2、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压力大,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完全健康的只占5%左右,其余的20%处于疾病状态,而75%左右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工作繁忙的白领
哪些人需要定期体检在我看来,所有人体检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小孩子体检一下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学生的话,每年学校应该都会组织体检。另外,一些年纪轻的成年人,如果条件允许,也是可以定期体检的。因为有些疾病理论上年轻人不太会得,但是讲不准就会出现例外情况。
我认为以下几类人是需要重点体检的:
1、按年龄划分,40岁以上人群需要定期体检
- 40岁的年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也很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人到了40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一些疾病可能开始出现苗头了。
- 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多见。如果能够体检,及时的发现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可能造成的危害就比较小。
2、按工作性质划分,白领需要定期体检
- 白领人群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但是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加上不规律饮食,因此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中76%都属于白领。
- 有一项对4000名31-60岁白领调查发现,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率31.6%,高脂血症的患病率12.8%,冠心病患病率3.1%。
- 心内科门诊,经常能看到一些30来岁的人来看高血压,疑问工作都是白领,做办公室,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
3、存在疾病高危因素的
- 比如长期吸烟的,父母有肺癌病史的,工作环境有致癌物质的,如果存在这些肺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就应该积极的体检。
体检项目也是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有些项目每个人都需要查,有些项目可以选择性的查。
一、常规的检查
1、体格检查——主要是医生通过视触叩听的手段来检查
-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等
- 物理检查:包括内科医生对心肝脾肺肾的检查;外科医生对体表淋巴结、甲状腺、外生殖等检查;另外还有眼科的视力、眼压;耳鼻喉科的听力、鼓膜、鼻腔、鼻窦;口腔科的口腔黏膜、腮腺、牙齿、牙龈。女性患者还有妇科检查。
体格检查虽然是靠医生的检查,主观性比较强,但是也是体检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通过眼科检查的视力、视网膜情况,可以了解到高血压、糖尿病等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开始影响到眼睛。
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
- 生化检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等)、血脂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酸等。女性患者:还要进行白带常规、hCG激素检测。
3、辅助检查
- 心电图
- 胸片
- 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前列腺(40岁以上男性);女性体检:还包括子宫以及附件(输卵管、卵巢)、乳腺
以上这些是每个人体检都需要检查的项目。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能看出很多问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这些慢性病可以检查出来。另外,像彩超能看出脂肪肝、肾结石。女性子宫肌瘤以及其他一些肿瘤。
彩超
二、选择性的项目
1、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适合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者,检查一下有没有得心脑血管疾病。
- 心电检查:运动平板试验(主要看一下运动的过程中有没有心肌缺血,从而判断有没有冠心病)
- 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股动脉超声等
- CT检查:比如冠状动脉CTA检查、脑动脉增强CT检查。主要看一下心脑血管有没有出现斑块。
2、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的患者还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的检查
三、恶性肿瘤的筛查
1、肺癌
- 低剂量CT扫描
- 肿瘤标志物:CEA、SCC、NSE等。
年龄大于40岁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CT扫描。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请参考我既往文章抗击肺癌,识别5类高危人群是关键,擦亮眼睛,看看有没有你?
我觉得不管有没有肺癌危险因素,年龄40岁以上,每年都有必要体检一下肺部CT。如果想保险一点,甚至35岁以上,我觉得也可以。毕竟肺癌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有些人得肺癌年纪轻轻就得肺癌的也有。
肺癌高危人群
2、胃癌
- 年龄40岁以上,如果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不适,并且有慢性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慢性胃溃疡病变的,要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做胃镜的检查。
3、结肠癌
- 40岁以上没有症状的高危对象,每年检查一次大便隐血;大便隐血阳性的,肠镜检查。
- 45岁以上没有症状,也不是高危对象的,每年检查一次大便隐血,10年检查一次肠镜。
- 如下图第6种情况,大于20岁,明确基因突变的,每年检查肠镜。
结肠癌高危人群
4、肝癌
-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 筛查包括甲胎蛋白(AFP)联合肝脏B超,每6个月1次。
肝癌高危人群
6、食管癌
- 高危对象每2年,检查一次胃镜。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的,每1年检查一次,中度异型增生的每半年检查1次。
食管癌高危人群
7、乳腺癌
一般女性
- 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35岁以后隔年一次X线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1-2年一次钼靶。
乳腺癌高危对象:
- 乳腺癌高危患者每年乳腺癌核磁共振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8、宫颈癌筛查
已婚或者有性生活史3年以上的都需要进行筛查
-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3年无异常后,以后每3年筛查1次
-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3年无异常后,以后每3年筛查1次。或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3年无异常后,以后每5年筛查1次
- >65岁,且筛查多次均阴性,结束筛查;如果曾经诊断过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需要再筛查20年。
- 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同样需要筛查。
宫颈癌高危人群
体检前的注意事项1、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不然可能影响血压、肝功能等检查
2、体检当天早上需要禁食、禁水,但是不禁药。就是说,如果有高血压早上服药的,可以少量水服药。
3、女性体检前要避开月经期,不然有些项目是不能做的,比如尿常规。
4、体检当天去抽血要早一些,不能太晚,不能超过9点半,不然一些指标可能不准。
5、不要自作主张,有些项目感觉不好意思,不去查,比如肛门指诊。
总结:定期多久检查一次呢?我觉得40岁以上,最好每年检查一次,查出问题了,再根据具体情况,多久复查一次。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觉得至少2年查1次,如果对自身健康很上心的,我觉得1年1次也是可以的。#健康科普排位赛##哆咖医生超能团#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觉得我写的还可以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