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打不过两线战争(印度在克什米尔遇伏背后)
印度为什么打不过两线战争(印度在克什米尔遇伏背后)按照这一规律,我们暂且将今年发生于蓬奇地区的冲突叫做“蓬奇”行动。印度的数千名军人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试图在当地山林中找出武装分子。奈何山林茂密、地形险恶,印军持续搜索了数日却非常被动。在击毙了6名“恐怖分子”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4名阵亡军人的代价。“库普瓦拉”行动,是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库普瓦拉地区的一份“杰作”。因为印度士兵误杀当地平民,引发了激烈冲突。随后有持枪人员向印军开火,打死8名军人;同时当地有17人被击毙,印度单方面将后者定义为“恐怖分子”。一、17年来最惨2004年,印军在蓬奇地区遭遇武装分子袭击,有4名士兵当场阵亡。这次袭击引发了印度国内轩然大波,民众对印军在该地区的战斗力表示担忧。17年后也就是2021年,印军在当地再次遇伏,本次包括军官在内共有5名军人遇难。随后印度向该地区大举增兵,誓要报复。经过几次交锋,印度又死了4名军人,算上之前的5人,累计阵亡数字已经高达9人
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印度出动几千名士兵对克什米尔的蓬奇地区进行武装大搜查。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演习,毕竟现在国际局势突变,出动几千人演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遗憾的是,这是实战!
可能有的人又会非常惊恐了,印度竟然一次性出动几千人参与实战,考虑到这几年的亚洲事态,难不成又有几个国家要深陷战争泥潭了吗?
但笔者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本次印度出兵只是为了歼灭一股“几百人”的武装分子。根据印度媒体在19日的报道,印军已经击毙了其中6名,预计还有3到4名在逃。
看到这里,是不是一头雾水?
一、17年来最惨
2004年,印军在蓬奇地区遭遇武装分子袭击,有4名士兵当场阵亡。这次袭击引发了印度国内轩然大波,民众对印军在该地区的战斗力表示担忧。17年后也就是2021年,印军在当地再次遇伏,本次包括军官在内共有5名军人遇难。随后印度向该地区大举增兵,誓要报复。
经过几次交锋,印度又死了4名军人,算上之前的5人,累计阵亡数字已经高达9人。按照印度专家的话说,这是09年“库普瓦拉”行动之后的奇耻大辱。
“库普瓦拉”行动,是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库普瓦拉地区的一份“杰作”。因为印度士兵误杀当地平民,引发了激烈冲突。随后有持枪人员向印军开火,打死8名军人;同时当地有17人被击毙,印度单方面将后者定义为“恐怖分子”。
按照这一规律,我们暂且将今年发生于蓬奇地区的冲突叫做“蓬奇”行动。印度的数千名军人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试图在当地山林中找出武装分子。奈何山林茂密、地形险恶,印军持续搜索了数日却非常被动。在击毙了6名“恐怖分子”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4名阵亡军人的代价。
不仅如此,这帮武装分子还敢于主动进攻。印度只能设置警戒线逐渐缩小范围,同时依靠照明弹加强夜间的警备。为了保证战果,在数千人搜山的同时,还调用了陆军的特种部队。
- 众生平等
本次及以前的军事冲突,充分说明几十年前英国政客们的险恶用心确实有前瞻性。在世界民族解放的大浪潮下,英国不得不放弃了统治了一百多年的印度。但为了自己的快感,英国将克什米尔打造成了“火药桶”。
这段历史不需要过多介绍,很多读者都知道其中的细节。不过我们下面要说说更细的。克什米尔的全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这其实是两个地区。前者主要居住印度教徒,后者主要居住伊斯兰教徒,后者的面积不仅大,而且人口众多。
因此,这个争端不仅是领土的,还关乎宗教。问题在于,克什米尔自古就是印度领土,佛教和印度教都是从这里壮大的,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应该归属印度。
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家是以宗教为依据的,那么克什米尔里人数众多的伊斯兰教徒自然愿意加入穆斯林国家。这就造成克什米尔的高层愿意加入印度,百姓却倾向于巴基斯坦。
最终经过双方几次掰手腕,克什米尔地区几乎以土地面积为参考单位,等量分成了两部分。但印度的部分里面有大量穆斯林。
为了让克什米尔地区稳定,印度专门制定了宪法第35A条款和第370条款。其中的内容大致为:这里的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行事权,法律、政策都可以自己制定,甚至国旗都可以自己设计。只要外交、军事和通讯权限听印度的就行。这相当于给予当地穆斯林居民一项特殊的政治地位。
以上是第370条款的内容,第35A条款是对前者的加强。内容规定克什米尔当地政府有权认定谁是“永久居民”,也就是说如果看你不顺眼,你即使在这里出生也不是“永久居民”;如果看你顺眼,你刚到第一天就是永久居民。
只有”永久居民“才有在当地享受入学、就业、购买不动产等有关的特殊福利。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条款就容易成为穆斯林排斥印度民族的工具。第35A条款在1954年被写入了总统令,成为印度宪法中的合法条款。但也正如上边刚说的,当地政府确实利用该条款进行”党同伐异“。
因此莫迪上台后宣布从宪法中废黜这一条款,保证民主。莫迪认为克什米尔作为印度领土的一部分,没有资格享受特殊的政治待遇。而且这一待遇是深深伤害了印度民族。唱反调的自然是克什米尔当地政府,当地议员表示莫迪的决策才是对民主的侮辱。
同时巴基斯坦也站出来表现立场,认为莫迪是扰乱克什米尔局势的罪魁祸首。可能有人认为特殊的政治待遇确实应该取消,因为这造成了不平等。但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第35A条款和370条款从印度宪法删除的话,势必会出现大量印度人涌入。
因为克什米尔的关键问题是民族和宗教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印度必将对该地区进行大量移民,通过挤占的方式稀释当地的穆斯林势力。鉴于印度庞大的人口数,这一动作几年内就可以完成。
之前印度已经对此试过水,早在1989年就试图取消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但随后爆发了当地的激烈反抗。09年和今年的冲突原因也是来源于此。
三、最后的最后
对于这次突发的袭击,印军解释武装分子拥有娴熟的丛林作战经验,自己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对方狡猾外加自己运气不好。
除了惯例一般将首要责任推给巴基斯坦之后,印度今年破天荒地稍上了阿富汗。发言人表示,正是阿富汗没有管控好美军留下的大量装备,才致使这些武器经过巴基斯坦流入了克什米尔。
不过在甩锅的同时,印度的内政部长也不忘访问一下克什米尔地区,企图安抚当地官员。不过笔者认为,与其甩锅给巴基斯坦、阿富汗,为何不怼怼前主子英国,克什米尔问题不正是他们的杰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