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科普知识讲座(健康科普堂)
胃肠科普知识讲座(健康科普堂)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气候: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易发病,即温差大的时侯易发病;性别:男女之比为3.5:1;遗传:遗传度为40-50%;地域:东北部、华北、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发病率无差异;
重视胃肠病的意义及发病相关因素
胃肠病其实是很多种症状的总称,如:如上腹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腹泻等等。
因素包括:
性别:男女之比为3.5:1;
遗传:遗传度为40-50%;
地域:东北部、华北、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发病率无差异;
气候: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易发病,即温差大的时侯易发病;
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饮食:酒,生硬食物;
感染: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有关,其似乎对人类“情有独钟”,人是这种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据统计,全世界约50%的人胃部都“藏有”幽门螺杆菌;
免疫因素:目前认为胃病的发作与自身免疫失调,胃粘膜屏障破坏,造成胃酸及酶对自体胃粘膜的破坏。
胃肠病的首要检查
电子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能直接观察到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对胃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电子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回肠末端,是对直肠、结肠及回肠末段进行检查的内窥镜方法。是目前大肠疾病诊治中最常用、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
胃肠病灶的5种预兆
1.胃痛、胃胀、胃酸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2.心窝部隐隐疼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3.食欲不振,饮食开始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继伴有乏力、贫血。
4.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多为粘液便或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
5.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无效,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本期专家】
李瑜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沈阳市老年医院)消化内科责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操作和内镜下治疗,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