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深层挖掘,传播正向能量;美哉!华夏族群原生文明!不管是祭祀用的半边牲,还是肋侧薄肉,对古人来说皆是好东西。“胖”字在古代是心广体胖、安泰舒适,是美,是富贵之意。而时代变迁之后,“胖”在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了丑、穷和慢性病的代名词。关键词:胖 国学 许慎 说文 文化大哉!元气、阴阳、五行!

中国古谚云:“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为撑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可见“胖子”在古代可是很了不起、能撑面子的角色,相当于现代人所追求的“男神”、“女神”级别的人物!很多人为了变成“胖子”,可是宁愿忍受打肿脸的痛苦的!为何今天人们鄙视的“胖子”,在古代会这么吃香呢?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1)

胖,从月(肉),从半。半,分牛。本义:古代祭祀时用的半边牲肉。从发音和意义上看,“”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中有三个义项: ⑴pàn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⑵bǎn(音板),胁侧薄肉;⑶pán(音盘),大。《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2)

而在汉语之中,由月(肉)字旁所组成的字,多与人体有关,如脑、肝、肺、脾、肾、胰、腺、胆、腿、臂、腹……等等。而至少在东汉之前,“”字并没有现代人所默认的“肥胖”之义。而由“”字后来引申出的脂肪多、肉多的“肥胖”之意,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3)

《隋书·经籍志》载有曹魏初博士张揖(字稚让)《埤苍》三卷,是兼具课本功用的字典。《埤苍》记载:“胖,胖胀,腹满也。”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玉篇・肉部》“胖,肿胀也。”《甫言稽话・释语》“今谓物体肥洪张大者,呼曰傍,或中虚而外张如水沤者,亦谓之傍……傍,俗作胖。”

古人为什么没有大胖子(古人为什么会有)(4)

不管是祭祀用的半边牲,还是肋侧薄肉,对古人来说皆是好东西。“”字在古代是心广体胖、安泰舒适,是美,是富贵之意。而时代变迁之后,“”在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了丑、穷和慢性病的代名词。

关键词:胖 国学 许慎 说文 文化

大哉!元气、阴阳、五行!

美哉!华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层挖掘,传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华夏人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自由文化学者郭文喜的原创作品,版权归郭文喜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部分内容和图片取自于网络媒体,特此感谢!本文还有部分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专著《病因哲学:全民狙击慢性病》(50万字)。

作者邮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学者

郭文喜

2017年7月27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