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最佳时间(葡萄三大果实病害之----灰霉病)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最佳时间(葡萄三大果实病害之----灰霉病)二、病原菌及特点果实近成熟期感病,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蔓延全果、使果实腐烂,长满灰色霉层。成熟期发生的内部感染,多数与果皮果梗处的损伤破裂有关(果穗过紧果粒受挤压裂口)。套袋前病防未做好,造成的成熟期袋内发病鼠灰色灰霉层果穗染病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变暗褐色、整穗软腐、出现灰色霉层。
灰霉病是葡萄三大果实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大栽培区均有分布。还是贮藏病害之一,贮藏期也需要进行防控。
一、危害症状
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已经成熟的果实,也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花穗受害初期似被热水烫状,果梗感病后呈黑褐色、黑色块状的菌核;
套袋前病防未做好,造成的成熟期袋内发病
鼠灰色灰霉层
果穗染病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变暗褐色、整穗软腐、出现灰色霉层。
果实近成熟期感病,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蔓延全果、使果实腐烂,长满灰色霉层。成熟期发生的内部感染,多数与果皮果梗处的损伤破裂有关(果穗过紧果粒受挤压裂口)。
二、病原菌及特点
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菌丝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灰黑色,直立细长有分支。
孢子发育温度2-31°C,菌核在3-27°C可萌发,菌丝最适发育温度20-24°C。
三、发病规律
葡萄灰霉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核在病枝、树皮和僵果中越冬。次年条件合适时感染幼嫩的花粉粒,造成花序感染,花序上的病原落到叶片穗轴上,造成后期次生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花期的侵染是灰霉病侵染最主要的时期,侵染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病害发生可不表现症状,病原菌潜伏起来,在后期条件合适时发病。这个特点往往被大家忽视,在病害严重时再防治已为时过晚。
高发期:
1年3次高发期。分生孢子借风、雨、空气流动传播到花穗及幼果穗上,病菌潜伏不发病, 待条件适宜时侵染流行。在盛夏,高温抑制该病流行,气温转凉再度发病。一年中有3次发病高峰, 第1次在开花前后,主要危害花及幼果,引起花序腐烂、干枯和脱落,并侵染果穗和穗轴;早春有时候与白粉病造成果实和叶片伤口,灰霉病趁机侵染。 第2次果实转色至成熟期,果实过于紧凑,挤压破裂,潜伏的孢子侵染萌发,大部分的尿袋灰霉属于这种情况。 病菌从伤口侵入, 果粒、穗轴出现凹陷病斑、果穗软腐、果梗变黑,成鼠灰色霉层; 第3次在贮藏期,若管理不当发生灰霉病,发病有明显灰色霉层, 造成果穗腐烂,损失极大。
总结三个高发期及发病主要原因如下:
花前花后(花序或果实等器官组织幼嫩,易被病菌侵入)
转色至成熟期(果实破裂和伤口)
贮藏期(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以及采收过程中的损伤)
在这说一个有关灰霉病的正面案例。
德国莱茵高地区是为数不多可生产贵腐酒的产区。而贵腐酒的制作过程得益于灰霉病对葡萄的感染。莱茵高地区夜晚经常降雾,冷凉湿润,适宜灰霉菌生长,在很多南向葡萄园,次日光照较强,空气湿度下降,温度高,抑制灰霉菌生长。昼夜的温湿度差异,使霉菌在果皮上的生长呈现高低起伏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缓慢侵染果实,使果实逐渐失水而不腐烂,最终形成极高糖度的半干缩果。因此好的年份会收获带有浆果和浆果干风味的高质量葡萄酒。成为酿造贵腐酒的原料。这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灰霉病的发病条件:低温高湿。较强的阳光和干燥的空气不利于该病发展,因此生产栽培中应结合灰霉病的发病条件进行病害防治。
酿造贵腐酒使用的灰霉菌感染的葡萄原料
四、综合防治措施
栽培管理措施:
1.栽培管理措施: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新梢管理、避免不良间作、清园和病穗处理(病穗清除方法:放药液的水桶,剪下病穗后扔在桶里。)
2. 环境管理措施:温湿度、杂草控制,采收后的环境温湿度控制。
负载量过大,果穗区域密闭,易发灰霉
设施栽培上,注意调节室(棚)内温湿度,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2—35℃,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夜晚室(棚)内温度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缓病菌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化学防治措施:
花期前后两次用药最关键。可使用以下药剂:
生物制剂
寡雄腐霉。近年该生物制剂被大量研究,针对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效。注意使用该制剂时不可与其他杀菌剂混用。
化学制剂
嘧霉胺
福美双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腐霉利 异菌脲 菌核清
咯菌腈
啶酰菌胺 氟唑菌酰胺
对以上几种防治灰霉病常见药剂的评价:
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多年来产生的抗药性问题严重,多菌灵防治效果不佳,针对灰霉病不建议使用。
嘧啶类的嘧霉胺使用必须控制使用量和次数,不要超过2次。
有机硫类的福美双等可做保护剂结合其它治疗剂配合使用。
二酰亚胺类的腐霉利、异菌脲、菌核清,效果中规中矩,在前期使用效果较好。
咯菌腈防治效果优异,在灰霉病发生严重的园区建议首选。
啶酰菌胺、氟唑菌酰胺安全性较高,防效优异,建议在灰霉病抗性较强的园区选用。
五、灰霉病防治口诀:
花前花后套袋前
药能打好管一年
花果管理需做好
清理园区减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