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得病自己也怀疑自己有病(罹患同病有人早早治愈)
有人得病自己也怀疑自己有病(罹患同病有人早早治愈)同一天采访了两位罹患梨状窝瘘的患者,记者深受触动。两位患者中,王阿姨的患病史、治疗史之艰难程度几乎可以写出本书,而林林的患病史则两三句便可以讲明白;王阿姨由于长期多次切开引流 ,脖子上的疤痕纵横交错,林林只有一道小小的刀口,随着年龄长大痕迹也会逐渐消失;王阿姨被病痛折磨了大半辈子,每每不适,便如惊弓之鸟,林林从发病到痊愈仅用了18天,往后的每一步都是康庄大道。这其中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在问到林林的发病过程时,林林奶奶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从他刚开始发病到现在是18天了,刚开始是发烧,第二天脖子就肿了,在我们滕州当地医院住了2天,大夫就建议我们来济南,一开始去的济南另一家医院,在那家医院做完检查后,大夫怀疑是梨状窝瘘,但没确诊,又建议我们来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来了之后田主任就给确诊了梨状窝瘘,然后就住院安排了手术。”担心讲话太多影响恢复,王阿姨的爱人主动接话:“从她前几年
8月12日对于57岁的王阿姨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天,这天是跟“纠缠”了半辈子的疾病说“再也不见”的日子。
1964年尚在襁褓中的王阿姨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的颈部脓肿,五十多年间,早已记不清复发过多少次、治疗了多少次,50年来,虽受折磨却从未被确诊过疾病的原因。2021年57岁的王阿姨辗转多家医院后,终于知道折磨了自己五十多年的病叫什么名字,且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
8月20日,记者见到了术后第八天的王阿姨,其恢复效果十分不错,虽然还未拔除胃管,但已可以进行短时间交流。见到前来采访的记者,王阿姨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多宣传宣传,让其他人少走些弯路。”
“我得的这个病叫梨状窝瘘,是天生的。大概五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发病,脖子上起肿块,里面有脓,到医院里大夫把肿块切开,脓引出来,才能慢慢好转。13岁之前经常复发,有时候一年复发好几次,每次都得在脖子上开口子引脓,可受了不少罪!13岁时不知怎么就好了,一直到53岁都没发作过。但中间这几十年也不好过,只要嗓子或者脖子有点不舒服,就害怕是不是又要复发了。然而,害怕也没用,只能干瞪眼等着!”讲到患病史,王阿姨像停不下来一般,似乎能讲个三天三夜。
担心讲话太多影响恢复,王阿姨的爱人主动接话:“从她前几年又复发后,我们跑了很多家医院,说什么病的都有,试了很多方法,一点效果也没有。今年7月25号又复发了,我们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做B超,正巧碰到了一位有这方面知识的B超大夫,他告诉我们这个可能是梨状窝瘘,但他们治不了。我们就上网查,哪里能治这个病,最后是我侄子查到的,说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徐伟院长和田家军主任做这个手术做的好,我们就来了。”
据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小儿耳鼻喉科主任田家军介绍,梨状窝瘘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临床上常以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甲状腺炎或颈部脓肿为首发症状,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包括王阿姨在内,同期入院的梨状窝瘘患者共7名,其中年龄最小的林林今年刚满3岁。
林林比王阿姨早两天完成手术,刚做完手术时,林林总是哭闹不止,陪床的林林奶奶见孙子如此难受,更是天天以泪洗面。8月20日林林已经拔除胃管,电子喉镜检查证实其术后内瘘口已闭合,恢复良好,明天就能出院了,林林奶奶的脸上也有了笑容。见到记者,林林害羞地围着病床躲藏,过了一会又探头探脑地观察记者带来的摄像机,两只大眼睛咕噜噜地转着,满是机灵,完全看不出刚生了一场大病。
在问到林林的发病过程时,林林奶奶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从他刚开始发病到现在是18天了,刚开始是发烧,第二天脖子就肿了,在我们滕州当地医院住了2天,大夫就建议我们来济南,一开始去的济南另一家医院,在那家医院做完检查后,大夫怀疑是梨状窝瘘,但没确诊,又建议我们来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来了之后田主任就给确诊了梨状窝瘘,然后就住院安排了手术。”
同一天采访了两位罹患梨状窝瘘的患者,记者深受触动。两位患者中,王阿姨的患病史、治疗史之艰难程度几乎可以写出本书,而林林的患病史则两三句便可以讲明白;王阿姨由于长期多次切开引流 ,脖子上的疤痕纵横交错,林林只有一道小小的刀口,随着年龄长大痕迹也会逐渐消失;王阿姨被病痛折磨了大半辈子,每每不适,便如惊弓之鸟,林林从发病到痊愈仅用了18天,往后的每一步都是康庄大道。这其中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医疗技术的进步。
据田家军主任介绍,既往梨状窝瘘的治疗多数以颈部开放性手术的方式进行,但因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不适用于儿童患者。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均推荐采用“支撑喉镜下内瘘口烧灼”的微创方法(包括激光烧灼、电烧灼、化学烧灼、等离子烧灼等)。然而这种单纯的烧灼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有些文献报道其失败率在45%左右。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头颈医学中心专家团队在徐伟教授的带领下,国际独创“支撑喉镜下内瘘口化学烧灼 缝合术”治疗梨状窝瘘,将梨状窝瘘患者治愈率提高到97%以上,且无术后并发症。
田家军主任提醒道:梨状窝瘘是由于内瘘口的存在,导致颈部继发感染,可以称的上是“瘘口虽小、危害巨大”。但因内瘘口位置隐蔽,且基层医生对此病认识较少,极易误诊、漏诊。若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甲状腺炎或颈部脓肿,应及时排查是否为梨状窝瘘,避免因延误治疗造成更大的伤害。
采访完林林后,记者再次遇到了在走廊中活动的王阿姨。王阿姨望着跑来跑去的林林,流露出羡慕的神情:“看着他就想起我的小时候,那时候要是有这种技术就好了,能少遭多少罪,可惜那时候连B超都没有。他们应该会感到幸运,赶上了这个时代,他们比我们那个时代幸福很多。”
“我们以后也会幸福的。”王阿姨的爱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