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虫致人死亡(3人为逝者擦身后死亡)
虱虫致人死亡(3人为逝者擦身后死亡)2009年夏季,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出现了一种“怪病”。此前有临床调查显示,大概有50%以上的患者不记得被蜱虫叮咬过。饱血后的蜱 孙毅供图“这次因该病去世的第一个患者可能是被幼蜱或者若蜱叮咬的,患者没有明显疼痛感,而蜱虫叮咬完后会离开人体,所以没有引起注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毅告诉《中国科学报》。他推测,这可能是患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的主要原因。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晨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4位老人因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先后不治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3位老人疑似为一位因蜱虫病去世的老者擦洗身体而被传染。
究竟什么是“蜱虫病”?它会人传人吗?“蜱虫病”可否治疗和预防?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饱血后的蜱 孙毅供图
莫恐慌,“人传人”不易发生“这次因该病去世的第一个患者可能是被幼蜱或者若蜱叮咬的,患者没有明显疼痛感,而蜱虫叮咬完后会离开人体,所以没有引起注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毅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推测,这可能是患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的主要原因。
此前有临床调查显示,大概有50%以上的患者不记得被蜱虫叮咬过。
2009年夏季,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出现了一种“怪病”。
六七十名患者大多被蜱虫叮咬过,先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部分人上吐下泻,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不断减少,严重者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010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在全球首次分离到这种蜱传“怪病”的病毒株,并称之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属于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2017年,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急需研究的重点疾病清单,目前已在亚洲多个国家流行。
“该病是一种烈性疾病,但并非不能治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组长何宏轩研究员说,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特定人群,如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及时就医和诊断。
研究显示,病毒载量越低的患者越早接受治疗,治愈率越高,发病6天内接受治疗病死率可降至5%左右。而高龄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病死率较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玮介绍,目前我国治疗该病主要依靠支持性疗法,也会应用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和广谱抗病毒药物。
已发表的文献显示,抗病毒药物法匹拉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周金林认为,由于老年人可能患有基础疾病,本身抵抗力较弱,而该病的治愈很大程度上依靠患者本身的免疫力。
这可能是几名老年患者先后离世的原因之一。
至于3位老年患者感染,受访者均认为,可能是他们在擦洗死者身体时接触了高浓度病毒所致。
该病会引起出血,擦身过程中、拔除插管时,逝者血液涌出,使接触者暴露于极大可能仍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从而感染。
不过,受访专家均表示,这类“蜱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蜱虫叮咬,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不易发生,只有在体液接触等密切接触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公众大可不必惊慌。
尚无获批的有效疫苗和药物刘玮告诉《中国科学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该病主要通过被携带病毒的蜱叮咬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例血液或体液感染。
“近年来,我国该病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病死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约16%),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刘玮说。
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25个省份报告该病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时间基本在每年夏秋季节。
“这种病高度散发,但在地域分布上又相对集中。”刘玮说,全国存在4个主要疫情聚集区,主要是因为当地适宜的生态环境、气候因素、足够的动物密度,可以为主要传播媒介蜱虫提供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机会。
孙毅介绍,目前已知4属12种蜱类存在自然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现象,其中长角血蜱的自然感染最为普遍,最高达到74.86%。研究证明,长角血蜱主要生活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这与主要发病地区恰好相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明确指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一旦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或确诊病例,需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医院接收这类传染病患者后,应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进行处置,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和治疗。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黎浩指出,从最初发现至今,国内学者对该病毒的传播媒介、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感染致病机制及抗病毒策略也开展了相应研究,但目前仍缺乏获批的有效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关注蜱传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仅是被蜱虫叮咬后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疾病之一,受访专家均提示,应当关注其他蜱传疾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的蜱传病。
孙毅介绍,截至2019年,中国蜱类已知2科11属128种。
蜱身上携带有多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5类220多种。
不过,大多数病原体并不会感染人,也不会引起烈性疾病。
“蜱传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蜱传疾病的数量仅次于蚊子可传播的疾病数量。”何宏轩说。
周金林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蜱传疾病中,有比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死率更高的烈性疾病,如出血热和森林脑炎。
不同地区的蜱虫有不同的习性,身上携带的病毒种类、数量也不同,所以可能引起的疾病也和地域相关。
“烈性传染病具有危险性,必须在P3以上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中进行严格规范的研究,因此国内对此类蜱传疾病的研究尚不多。”周金林说。
“只要蜱虫在自然界中存在,蜱传病就不可能消失。”孙毅说,而自然界中的蜱虫是无法消灭的。
“总体来说,蜱虫病一直属于一类被忽略的传染病,相对于流感、肝炎、肠道疾病等,其研究仍旧十分缺乏。”黎浩说,蜱媒病毒性传染病多数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
防控蜱传疾病并非难事尽管蜱虫身上有着很多未知的传染源,但预防和控制蜱传疾病并非难事。
孙毅介绍,蜱虫幼虫阶段主要寄生在小动物身上,如鼠类、爬行动物等,长大之后才会转移寄主到大型动物身上,如牛、羊、马,甚至人身上。他建议做好野外防护工作——穿长衣长袖,最好束口以免蜱虫爬入,也可以喷涂驱避剂驱走蜱虫。
“蜱虫只会爬,不会飞。幼虫阶段和若虫阶段体形很小,爬行速度快。它爬到人身上后不会立刻咬人,而是在数小时至一天时间内寻找合适的地方叮咬。”周金林说,这也是蜱虫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寻找寄主动物的游离雌蜱 孙毅供图
但同时说明,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对避免叮咬、防治蜱虫病非常有效。
刘玮说,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
但当携带宠物外出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做好个人防护外,还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该病主要见于每年5月至10月,因此夏秋出游要特别注意防护。”周金林说,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后,应及时就医,将蜱虫拔除,并积极治疗。
刘玮还建议,在照顾有出血症状的患者或者处理插管时,应该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经黏膜或破损皮肤造成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