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潜山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也十分优越,地处长江中下游,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49% 空气质量优良达300天以上,天柱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 负氧离子含量为国际标准的20多倍;安徽唯一硒锌兼备,含硒土壤面积占比89.4%(其中富硒面积65km2),富锌面积占比34.8%(富锌土壤面积573.3km2)……生态立市,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一张张绿色名片擦亮,让绿色发展成为潜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程西林/摄潜山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春秋时为皖国都城,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称皖城,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2018年成为全国首家以旅游特色撤县设市的县级市,地处皖西南中心,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位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区域"西大门",有山川美景,有厚重

10月18日,潜山市组织党政代表团一行40余人,启程赴江浙沪相关县(市)区学习考察,学习借鉴长三角发达地区科学理念、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明晰思路、强化举措,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奋力推动潜山高质量发展。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1)

10月21日上午,由中共潜山市委、潜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爱天柱,情系天下" 2020安徽潜山(上海)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沪召开。

近年来,潜山市依托独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林长制、河长制为保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后花园",书写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篇章。

做强生态优势,筑牢绿色屏障

潜山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春秋时为皖国都城,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称皖城,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2018年成为全国首家以旅游特色撤县设市的县级市,地处皖西南中心,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位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区域"西大门",有山川美景,有厚重人文,有美丽乡愁,旅游资源丰富,安徽旅游、文化、生态最优质资源的聚集区。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2)

余文革/摄

全市现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1家,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古皖文化、戏曲文化、名人文化以及黄梅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3)

程西林/摄

潜山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也十分优越,地处长江中下游,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49% 空气质量优良达300天以上,天柱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 负氧离子含量为国际标准的20多倍;安徽唯一硒锌兼备,含硒土壤面积占比89.4%(其中富硒面积65km2),富锌面积占比34.8%(富锌土壤面积573.3km2)……生态立市,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一张张绿色名片擦亮,让绿色发展成为潜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4)

金健/摄

生态环境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必要保障。潜山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力争做强生态优势,构筑绿色屏障,守护好长三角的西大门。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林长制改革,以 "一林一长"和"林长 检察长"为抓手,采取"三统两合一转"林长制新举措(统功能、统职能、统流转,规划、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型),坚守红线抓"护绿",拓展空间抓"增绿",加强保护抓"管绿",提高品质抓"用绿",培育主体抓"活绿",打造全域化"绿色生态廊道"。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5)

王立新/摄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潜山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五保四建三回来"河长制新路径(禁采、拆违、截污、护鱼、亲鸟保护措施,固堤、蓄水、畅路、绿岸建设措施,实现河水清回来、鱼儿游回来、鸟儿飞回来),开展潜水、皖水等河流综合整治,建成潜水绿道银滩生态环廊。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6)

做活全域旅游 推进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下,潜山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从全局视野谋划一方水土永续发展,全方位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合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7)

近年来,潜山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将文化旅游作为绿色发展的首位产业,连续出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2019年,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6亿元、同比增长20.06%。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8)

叶余根/摄

在体制机制上,成立"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促进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将全域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市委政府"双分管"、常委专职抓,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并设立创建单项奖。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并出台规划实施方案,整合全市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康养、乡村"四大主题旅游板块。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9)

王立新/摄

在产品供给上,大力推进"旅游 "、" 旅游", 升级改造天柱山庄和东关游线,实施龙潭河景区综合开发,加快天柱山国际康养小镇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利用闲置农宅,建成建成海心谷、天鹅堡、陋室邂逅、一品峰、林韵山居等一批以自然山水、田园风情、森林呼吸等为主题的中端精品民宿;引进企业运营美丽乡村,建成茶庄"俄罗斯村"、 槎水慢庄、官庄德馨庄"候鸟村"等一批避暑避霾基地,引导传统地产向康养旅游地产转变。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开发科学探险、森林体验、森林疗养、森林浴等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汽车露营、玻璃滑道、玻璃栈桥、魔幻森林等一批森林休闲项目;依托山圩畈一体的独特地形,建成山地越野、攀岩漂流、高山滑雪、低空飞行、长板速降、滑板运动、溯溪越野等一批康体运动业态。依托田园风光、绿色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庄园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10)

在公共服务上,围绕"半小时上高速、一小时乘高铁"目标 推进安九高铁、六安景高铁建设,打造高铁十字枢纽;沪渝、济广、岳武3条高速、5个出口辐射潜山市域。实施"通乡到村达景"道路畅通和扩面延伸工程,建成环天柱山1号公路、长板速降赛道和滑板碗池、街式国际标准比赛场地,在天柱山高速公路出入口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开设旅游公交线路,投放运动自行车,实现游客"落地自由行";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天柱山智慧景区,构建潜山全域旅游集散网络服务体系;开发天柱山旅游微信小程序和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潜山"。

潜山市最新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11)

华强/摄

目前,潜山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旅游要素链、产业链和配套链,"串珠成链"的"一核两区三带四板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根据规划,潜山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天柱山为龙头,以"旅游 "、" 旅游"为路径,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一体两翼"为抓手,全力推动全资源整合、大项目建设、全产业融合、全体系覆盖、全社会参与,把潜山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后花园"。(张泽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