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绿色防控主要措施有哪些(湖北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
农作物绿色防控主要措施有哪些(湖北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防控组织形式不断专业化。2021年,全省共有农作物病虫防治专业服务组织5014家,其中在植保部门登记备案的组织数量达1361家。全省共保有各类大中型植保机械数量超52327台套,多数属于防治组织,植保无人机由2016年初全省不到200台,发展到2021年保有量超过5747台,为我省防治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装备基础。防治服务面积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实现连续5年增长,2017-2021年,其覆盖率分别为40.6%、42.1%、42.8%、 43.2%、44.76%。防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粮食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平均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1-2次,化学农药减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我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模式复杂多样,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多,危害大,防控工作的任务艰巨。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威胁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绿色防控覆盖率不断提升。2021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7.93%,同比增长了6.04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涨速较快,达到46.65%,较去年增长了7.6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稳步提升,柑橘、梨、葡萄、桃等果树作物和蔬菜、中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覆盖率均增长到50%以上,茶叶覆盖率达到61.48%。
化学农药使用量不断减少。2021年全省农药用量4.16万吨,较2012-2016五年的年均用药量5.01万吨减少16.9%。特别是绿色防控示范区,农药防治次数平均每亩减少2次,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8.3%,最高减少33.3%,平均亩减少农药使用商品量约70克。
病虫防控手段不断多样化。2021年理化诱控和生态调控措施较往年发展较快。全省理化诱控总面积达到1463.90万亩,是2020年的两倍,其中昆虫信息素应用面积249.44万亩,食诱剂面积80万亩,糖醋液等其他措施应用面积213.59万亩,杀虫灯覆盖面积213.59万亩,色板应用面积310.31万亩,套袋面积65.57万亩,防虫网面积46.11万亩。生态调控面积达到3060万亩,是2020年的1.8倍。
防控组织形式不断专业化。2021年,全省共有农作物病虫防治专业服务组织5014家,其中在植保部门登记备案的组织数量达1361家。全省共保有各类大中型植保机械数量超52327台套,多数属于防治组织,植保无人机由2016年初全省不到200台,发展到2021年保有量超过5747台,为我省防治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装备基础。防治服务面积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实现连续5年增长,2017-2021年,其覆盖率分别为40.6%、42.1%、42.8%、 43.2%、44.76%。
防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粮食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平均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1-2次,化学农药减量19.76%,实现每亩增收141.37元;经济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平均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两次以上,化学农药减量24.05%,平均每亩实现增收449.5元。同时,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结合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如潜江虾乡稻、石首鸭蛙稻、随州香菇、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恩施富硒茶、荆楚中药材、蕲艾等地理标志绿色农产品,品牌价值大大带动了产业发展,保障了农户增收。
(图文来源: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