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日前,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预判夏秋季节粮作物或出现重大病虫害灾情,因而拨款6.73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该资金主要支持黑吉、湖南、两广、闽赣等25省(市、区)的玉米、水稻虫害、蝗虫、红火蚁等病虫防控所需的农药以及作业服务需求。而夏粮生产进入收获阶段,不过秋季作物已开始播种下去,南方水稻、东北玉米早就种植,为了保证秋季作物丰收,避免其因重大虫害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减少不过如今又迎来一大好消息,那就是中央下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用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民有福喽!自6月初,北方开展了热火朝天的麦收工作,从各地农民反馈来看,今年小麦产量高、品质好、价格高,基层小麦已卖出1.5元/斤左右,且亩产普遍在1200-1300斤,部分麦农亩产更是达1400斤以上。因麦价偏高,亩产高,不少麦农亩收入达1600-2000元,这正应了丰收丰产一说。其实,早在去年秋季,因北方秋汛严重,不少地方播种期推

自去年开始,化肥价格就迎来了一波大涨,为了减轻农民的种地成本,去年国家发放200亿一次性补贴,用于农民的化肥购置。

今年开始,受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国际化肥价格继续高涨,这也使得国内肥料价格继续走高,年初时尿素报价才2300元每吨,可如今已涨至3300-3400元每吨。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分别于3月份、5月份发放两笔一次性补贴,共计300亿元,尽可能减轻农民购买肥料的负担和压力。

如今麦收已结束,农民开始着手进行夏种,有了一次性惠农补助,农民也不会再心疼买不起化肥。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1)

不过如今又迎来一大好消息,那就是中央下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用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民有福喽!

01、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自6月初,北方开展了热火朝天的麦收工作,从各地农民反馈来看,今年小麦产量高、品质好、价格高,基层小麦已卖出1.5元/斤左右,且亩产普遍在1200-1300斤,部分麦农亩产更是达1400斤以上。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2)

因麦价偏高,亩产高,不少麦农亩收入达1600-2000元,这正应了丰收丰产一说。其实,早在去年秋季,因北方秋汛严重,不少地方播种期推迟,苗情复杂。但今年年后,随着各地组织科学农作,加大田间管理,再加上天气不错,因而小麦迎来了丰产,今年小麦预计或增产几百万吨。

而夏粮生产进入收获阶段,不过秋季作物已开始播种下去,南方水稻、东北玉米早就种植,为了保证秋季作物丰收,避免其因重大虫害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减少

日前,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预判夏秋季节粮作物或出现重大病虫害灾情,因而拨款6.73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该资金主要支持黑吉、湖南、两广、闽赣等25省(市、区)的玉米、水稻虫害、蝗虫、红火蚁等病虫防控所需的农药以及作业服务需求。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3)

02、农作物防控,不仅仅只有农药

病虫害防控的目的是经济、高效、环保,且要提高作物产量、品质。而日常农业管理中,农民普遍依赖于大量、持续性的化学农药,可如此一来,粮食作物农药残留重,且时间长了病虫害产生抗性,使得种地成本加大,粮作物品质下滑。

其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要基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控措施,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病虫害展开防治,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对农作物进行防控时,需要从源头打好基础。如何根据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也要合理展开轮作,毕竟农田长期种植一种作物,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而合理轮作,就可有效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4)

日常耕作时,也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合理密植、科学使用水肥,适当中耕,才能使得植株抗病性更强。

而对于已出现病虫害的农田,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也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物防治病虫害,其优点是科学环保,且不污染环境,不会产生抗性。

如有些放线菌、真菌可分泌某种药物,进而杀死某种病原物,而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除以菌治病外,还包括以菌治虫、以虫治虫。

物理防治也是杀死病虫害的手段之一,主要是用电磁波、超声波、热力等物理方法,从而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不过运用最广泛的是化学防治法,也就是农药,其防治对象广,不受时间、季节限制,立竿见影,防虫治病效果好。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5)

03、国家为何下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不少农民发现,近年来国家发放的惠农补助多了起来,其实官方这一举措也是为了带动农民耕作的积极性,进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从年初至今,联合国已不止一次警告要应对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并呼吁俄乌粮食及时进入国际市场,以保证进口产业链完整,不然全球性粮荒将随时到来。

其实,除了俄乌冲突使得国际粮价持续走高、化肥供应紧缺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是粮食危机酝酿的元凶之一。

如印度气温迎来百年新高,3月份开始就遭遇热浪、高温、干旱,部分地区气温达到50度以上,这不利于印度粮食作物的生产,其冬小麦预计减产10%左右。

病虫害有偿防治补贴(继300亿化肥补贴后)(6)

欧洲也遭受热浪天气影响,法国自4月份开始就迎来高温天气,西班牙部分地区气温超40度以上,而受热浪、干旱所致,粮作物减产风险加剧。

同样,受热浪影响,美国西南部也在遭殃,加利福尼亚部分地区最高温突破50度。

正是全球接二连三的高温、干旱,使得粮食作物减产风险加剧。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防微杜渐,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保证秋季作物丰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