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校合力护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云霄开展心灵护航)

家校合力护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云霄开展心灵护航)进行一次家校社联系活动。组织一线教师通过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向家长通报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衔接、防疫措施等关键性问题。引导家长做好自身心态调整,避免对待孩子过度激动或焦虑担忧,引导家长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行为反应,强化亲子沟通,构建和谐家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组织一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学习心理、亲子关系、健康人格等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会识别和处理不良习惯,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基。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工作机制。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建立健全“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带头抓、心理教师具体抓、全员教师共同抓”的四级责任分工机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双重考核,推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机制、方案、考评”四落实。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五早”危机

家校合力护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云霄开展心灵护航)(1)

守护心灵,护航成长。引导孩子直面“成长的烦恼”、用爱为受伤的心灵撑起晴空;强化干预帮扶,让孩子“重拾勇气”;做深宣传教育,让公众“丢掉偏见”……2022年10月,云霄县启动“心灵护航•守护平安”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项目。项目严格落实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孩子“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全面构建教育培训、监测预警、帮扶助困、干预调适、治疗跟踪“五道防线”防范体系,建立健全监测、教育、咨询、援助、诊疗“五个一批”服务体系,倾情守护师生身心健康。项目受益人数将达4万人次。

启动一个心理辅导公益项目。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云霄县制定出台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县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县计生协会等单位,携手县彩虹社工中心、彩虹公益联合会、七彩虹志愿队等社会组织,共同启动云霄县“心灵护航•守护平安”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公益项目。为广大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同时提供家庭教育、学习成长、压力处理、资源链接等社工服务。项目创新五大工作举措,实现规范化组织、社会化动员、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培训 实践”,建立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全员 分层”开展教师通识培训;“体验 成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线上 线下”实现心理服务全覆盖;“实践 研究”开展心理专项探索。通过体制、机制、流程上的设计和梳理,保障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现、评估、诊断、干预、治疗等实现一体化、一站式服务。推动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群众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创建平安云霄、健康云霄。

组建一支心理援助志愿团队。整合职能部门、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团队服务力量,组建一支医教结合、督学同步、快速反应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团队和突发事件危机干预心理团队。实现“阵地共建、人员共用、服务共融、资金共筹、成效共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帮助青少年疏导与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情境下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和预防心理障碍。实现流程再造。建立会商研判、交办督办、双联系、互看互学互比等工作机制,着力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大家都在管、但都没管好”难题。着力搭建“防范—发现—干预—帮扶—诊疗—回访”工作闭环,实施一人一例全流程动态智慧管理,实现对青少年突发极端事件快速应对处置。

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心理 学科”“心理 活动”等“心理 ”融合模式,打破学科壁垒,研究跨学科合作路径,建立多元化课程系统。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范畴,坚持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表,统筹利用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的课时,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周一课”。积极培育和组织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课程展示,形成系列优秀教学案例和精品课程资源。采取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重视“生涯教育”“家庭教育”“心理与艺术教育”。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展自我、远离侵害,预防和减少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工作机制。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建立健全“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带头抓、心理教师具体抓、全员教师共同抓”的四级责任分工机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双重考核,推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机制、方案、考评”四落实。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五早”危机预警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普查机制,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逐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数据库。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分析研判心理危机等级类型。推行学生导师制度,充分调动学科教师的力量,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享有面对面、一对一的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发现、妥善应对、适时转介的措施到位。

建设一批驻校社工站。在云霄县探索实施学校社会工作站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彩虹社工中心承办,引入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首批将探索建设8家中小学校社会工作站,围绕青少年个人、家庭、同伴及学校,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青少年鉴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驻校社工站从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和全方位实施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小学方面聚焦“多动、冲动”的综合干预、在初中方面聚焦“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的综合调适、在高中方面聚焦“情绪行为问题、自我效能”的能力提升,提供科普宣教、心理问题咨询、心理危机先兆干预、团体辅导、抗逆力辅导、家长讲座、专科转介等综合心理服务。从“发现—报告—干预—转介—跟踪”各程序,构建完善校园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机制。密切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对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高危群体、高危时段提前预警,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主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个别有严重或重大心理危机的个体,及时识别、干预,根据需要转介到专业的医院门诊或心理咨询机构,做好与家属、家长的沟通工作,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师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搭建一个师生心理疏导平台。联合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指导中心”(彩虹驿站),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轮流值守,确保“生命线”时时在线。畅通师生求助渠道,科学设置心理邮箱,及时收集、处置、反馈心理信息,保障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和心理援助热线运转正常,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心理支持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让每一位师生了解学校提供心理辅导的时间、地点和预约方式,确保每一名师生都能知道遇到心理困难后如何求助、向谁求助。咨询师接待时根据推送的信息,先期研判、开展咨询,对必须转介的,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预约转介。

组织一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学习心理、亲子关系、健康人格等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会识别和处理不良习惯,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基。

进行一次家校社联系活动。组织一线教师通过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向家长通报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衔接、防疫措施等关键性问题。引导家长做好自身心态调整,避免对待孩子过度激动或焦虑担忧,引导家长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行为反应,强化亲子沟通,构建和谐家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开展一次专题应对培训。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教师的心理应对提升培训。加强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切实做好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家长身心健康。组织教师开展防疫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直面挫折。

组织一节中、高考前心理压力缓解专业辅导课。通过班主任、任课老师定期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处理考生备考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生活上照顾,心理上疏解;重视个体辅导,密切关注考生心理动态,对出现考前焦虑等心理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帮助其阳光迎考;针对毕业班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辅以心理疏导,做好减压工作,预防师源性心理问题产生。

云霄重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以心理教师团队为抓手,“创资源”强宣传;以服务热线为渠道,“云咨询”送温暖;以活动体验为载体,“我成长”促发展;以家长学校为桥梁,“懂孩子”共成长。通过机制建设、阵地建设、团队建设、流程再造、联动保障等举措,不断完善云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科普宣传、心理热线、危机评估、精准干预、心理关爱等闭环流程,促进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化,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助力“平安云霄、健康云霄”建设。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效果。强化师资队伍培训,邀请专家或专职心理教师面向班主任、学科教师等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强化家校协同配合,加强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设,将心理健康促进指导作为家长学校必修课,帮助家长提升识别和应对子女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的意识与能力。完善家访制度,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作为心理普查建档的重要内容。强化社会资源整合,依托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提升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为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及心理辅助治疗。

绚丽的生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和阳光的心态,才能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搭建“心”桥,修筑“心”路,沟通“心”语,倾听心声,为心赋能,“心”健康,“心”成长,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已成为云霄广大师生情绪的“理疗师”、生活的“减压阀”、矛盾的“稳压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加油站”。

(通讯员:林敏 张瑞勇)

(来源: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