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离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何大一团队分离鉴定出沙贝病毒属广谱性中和抗体)
病毒分离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何大一团队分离鉴定出沙贝病毒属广谱性中和抗体)该研究报道了一株高效且广谱的沙贝病毒中和抗体10-40,并系统性地阐明了该抗体的抗原表位、作用机制、诱导的可重复性等。10-40本身可进一步开发为临床抗体药物,用于应对潜在的沙贝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与此同时,10-40也为广谱性沙贝病毒疫苗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图2. 广谱抗体与RBD结合区域以及10-40类抗体的CDRH3与RBD结合模式为进一步评估这三株抗体的广谱中和能力,作者收集了9株已报道的具有一定广谱中和能力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已经报道的广谱性抗体以及新发现的10-28和11-11,仅对部分沙贝病毒具有中和或结合活性。而该论文报道的抗体10-40,对测试的所有沙贝病毒均表现出较强的中和或结合能力。除了体外中和/结合实验,作者还与香港大学合作,鉴定了10-40的体内保护活性。在小鼠模型中,10mg/kg的10-40可完全阻断SARS-C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续在世界各地肆掠,2019年爆发至今,已造成全球超过620万人死亡【1】。与2003年爆发的由SARS-CoV引发的非典型肺炎类似,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也表现出极强的传播能力,可在短时间内感染大量人群,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SARS-CoV和SARS-CoV-2均属于沙贝病毒(Sarbecoviruses)【2】,近年来不断的有新的沙贝病毒出现【3-5】,预防或迅速控制未来由类似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广谱性疫苗预防多种沙贝病毒感染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寻找和设计广谱性的免疫原,是成功开发广谱性疫苗的热点和难点。
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病毒学家何大一博士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n antibody class with a common CDRH3 motif broadly neutralizes sarbecoviruses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刘立鸿、Sho Iketani,郭义成博士),报道了三株沙贝病毒广谱性中和抗体,均靶向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上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保守表位。该研究为针对沙贝病毒感染的临床抗体治疗提供可能,也为沙贝病毒广谱性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图1. 10-28、10-40和11-11单抗与SARS-CoV和SARS-CoV-2刺突蛋白以及与SARS-CoV-2 RBD蛋白的结合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通过其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介导病毒入侵【6】;与此同时刺突蛋白也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重要靶标,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7)。何大一博士团队利用Beta变异株(B.1.351)的刺突蛋白作为钓饵,从两位对SARS-CoV-2突变株及SARS-CoV具有中和能力的血液样本中,筛选到3株对SARS-CoV-2野生型D614G毒株、Beta变异株、以及SARS-CoV毒株刺突蛋白具有交叉结合活性的抗体,分别为10-28,10-40以及11-11(图1)。竞争实验表明,这些抗体识别RBD上的同一抗原表位,且都可以阻断ACE2受体与RBD蛋白的结合。
为进一步评估这三株抗体的广谱中和能力,作者收集了9株已报道的具有一定广谱中和能力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已经报道的广谱性抗体以及新发现的10-28和11-11,仅对部分沙贝病毒具有中和或结合活性。而该论文报道的抗体10-40,对测试的所有沙贝病毒均表现出较强的中和或结合能力。
除了体外中和/结合实验,作者还与香港大学合作,鉴定了10-40的体内保护活性。在小鼠模型中,10mg/kg的10-40可完全阻断SARS-Co-2 M10活毒以及SARS-CoV的感染,达到100%的体内保护活性。
为了解释10-40为何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10-40及另外两株中和抗体与刺突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10-28,11-11和10-40属于第四类RBD抗体(Class 4 antibodies),都靶向识别RBD的内侧,而这类抗体所靶向的抗原表位在沙贝病毒属中较为保守(图2A)。有趣的是,作者将10-40与已报道的其他沙贝病毒广谱中和抗体(如COVA1-16、2-36以及C022等)进行比较,发现这类抗体的重链抗原决定簇三(CDRH3)与RBD的结合模式非常相似(图2B)。这几个广谱中和抗体虽然重链的编码基因不同,但是其CDRH3都使用相同的IGHD3-22基因,且突变模式一致,均带有‘YYDRSGY’模体(motif)。另外,作者对人体B细胞受体库(BCR repertoire)进行分析,发现IGHD3-22基因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表明10-40类似的广谱中和抗体在人体内易于、且可重复诱导产生。10-40识别的保守抗原表位可指导设计免疫原,用于诱导针对SARS-CoV、SARS-CoV-2及其他潜在传播至人类的沙贝病毒的广谱性中和抗体。
图2. 广谱抗体与RBD结合区域以及10-40类抗体的CDRH3与RBD结合模式
该研究报道了一株高效且广谱的沙贝病毒中和抗体10-40,并系统性地阐明了该抗体的抗原表位、作用机制、诱导的可重复性等。10-40本身可进一步开发为临床抗体药物,用于应对潜在的沙贝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与此同时,10-40也为广谱性沙贝病毒疫苗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何大一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课题组介绍:
何大一(David D. Ho)博士,世界著名病毒学家,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艾伦·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发明的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大幅降低了艾滋病人死亡率。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何博士团队始终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研究中,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NEJM、Nature Communication、Cell Host & Microb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reports等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因课题需要,现公开招聘博士后数名,有意向从事病毒学前沿研究的请投递简历。
简历投递(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等材料发至):
https://jinshuju.net/f/ZqXwZt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translmed.abn6859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E. Dong H. Du L. Gardner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dashboard to track COVID-19 in real time. Lancet Infect Dis 20 533-534 (2020).
2. B. Hu H. Guo P. Zhou Z. L. Shi 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and COVID-19. Nat Rev Microbiol 19 141-154 (2021).
3. T. T. Lam et al. Identifying SARS-CoV-2-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Nature 583 282-285 (2020).
4. H. Zhou et al. A Novel Bat Corona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ARS-CoV-2 Contains Natural Insertions at the S1/S2 Cleavage Site of the Spike Protein. Curr Biol 30 3896 (2020).
5. F. Wu 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 Nature 579 265-269 (2020).
6. M. Hoffmann et al. SARS-CoV-2 Cell Entry Depends on ACE2 and TMPRSS2 and Is Blocked by a Clinically Proven Protease Inhibitor. Cell 181 271-280 e278 (2020).
7. L. Liu et al.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multiple epitopes on SARS-CoV-2 spike. Nature 584 450-456 (2020).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