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原先熟识的同志,在得知刘英回国后,都很高兴,便纷纷上门拜访。1933年6月,刘英从莫斯科回国到红色瑞金担任少共中央局的巡视员。尽管这是刘英第一次来瑞金,但她丝毫不陌生,因为在这里有她许多熟人,比如说周恩来夫妇、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张闻天和刘英的爱情是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慢慢萌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张闻天,刘英并不陌生,两人早在莫斯科就已经认识了。在她眼中,张闻天是一位富有学识、文质彬彬的“红色教授”。图丨张闻天(中)和刘英(左一)在苏联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

图丨张闻天

郭沫若曾在一封信中对张闻天、张健尔两兄弟高度评价:古人云“国尔忘家,公尔忘私”,悬为道德之最高标准。中国革命深幸有如洛浦先生兄弟者多,故得庆成功。

其实纵观张闻天先生的一生,他一生奔波劳碌,无私无我,从不曾谋取过一己私利,也没有使亲属享受一下不同普通百姓的特权。相反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亲属们反倒受过或多或少的牵连。

对于自己的丈夫,刘英曾这样感慨道:他生前曾多次和我说过,领导,就是服务,领导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

张闻天和刘英的爱情是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慢慢萌生和发展起来的。

对于张闻天,刘英并不陌生,两人早在莫斯科就已经认识了。在她眼中,张闻天是一位富有学识、文质彬彬的“红色教授”。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2)

图丨张闻天(中)和刘英(左一)在苏联

1933年6月,刘英从莫斯科回国到红色瑞金担任少共中央局的巡视员。尽管这是刘英第一次来瑞金,但她丝毫不陌生,因为在这里有她许多熟人,比如说周恩来夫妇、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

原先熟识的同志,在得知刘英回国后,都很高兴,便纷纷上门拜访。

某天,刘英接到了“洛甫”(张闻天)的电话,说:“尤克娜(刘英留苏名字),今天我们要打你的‘土豪’!”

刘英听后笑着说:“好哇。晚饭前我到你那里去。”

这里所谓的“打土豪”,是当时瑞金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从外面来苏区的人,都要将组织上发的路费结余请大家吃一顿,同志们将这戏称为“打土豪”。

晚饭前,刘英准时到张闻天处“报到”,一推门进去,发现张闻天、博古、邓颖超等人全都在。大家在看到刘英后,便笑着说:“欢迎,欢迎,‘土豪’来啦。”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3)

图丨邓颖超(左一)、刘英(左六)

随后大家便说说笑笑走出屋外,步行到瑞金城一个小饭馆里饱餐一顿。虽然刘英因此重新变成了“无产阶级”,但她内心的快乐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在之后的革命工作中,由于过去相识的关系,刘英和张闻天在工作中相处很融洽。慢慢地,张闻天对刘英这位性格爽快、办事麻利的姑娘有了好感,并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

1935年2月底,这时刘英已经被调到地方工作去了。某天刚吃过早饭后,邓小平就来找刘英他们:“走,去逛逛街。”于是,这群青年男女便有说有笑地一起走上街头,大家正在开心地逛街时,迎面碰见了张闻天,他身边只跟了一个警卫员。

张闻天向众人打招呼后,便对着刘英说道:“到我那儿去聊聊,好吗?”

“好啊!”刘英没有注意到张闻天的表情有些异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刘英向邓小平等人告别后,便跟随张闻天一起来到中央队的驻地。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4)

图丨毛主席

张闻天、毛主席和王稼祥自从长征以来,便一直都住在一起。在见到院子里没有人时,刘英便有些好奇地询问道:“毛主席他们去哪里了?”

张闻天解释道:“毛主席他们去前方了。”

刘英听后,内心稍微有些失望,毕竟在她看来,少了风趣幽默的毛主席,就少了许多热闹呀。

刘英刚刚挨着炭火坐下后,张闻天便让警卫员给刘英拿点好吃的。刘英顿时心里一乐:首长可真会体贴人,每次到他这儿准有好吃的。

刘英平时工作繁忙,生活条件又那么艰苦,偶尔能够打打牙祭还是挺高兴的。两人一边烤着火,一边闲聊着,他们一向谈话比较随意,然而这次却聊得冷场了。刘英预感到张闻天要对自己说什么,张闻天沉默半天然后开口说道:

刘英同志,你看,我们相识已经很久很久了。这两年来我们接触很多,相互也很了解……你看,我们能不能不再是一般的同志关系了呢?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5)

图丨张闻天和刘英合影

尽管张闻天的话比较含蓄,但是刘英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她自己对张闻天向来怀着一种敬爱的感情,但是从没有往“恋爱”两个字想过,尤其是长征开始后,每天累得要死,有时连绑腿都不松,倒下头就睡,根本没工夫去想谈恋爱的事。

为此,刘英便有些生硬地说道:“对于感情,我早有安排,5年之内我是不会结婚的。”

刘英的回答使得张闻天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他好像看出了刘英的心思,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说反对,他相信来日方长。

为防止刘英尴尬,张闻天便小心地将话题引到别处,两人谈着战争、工作、生活等,气氛又恢复了正常。天色不早了,张闻天说:“今天别回去了,在我这儿吃饭吧。”

刘英听后摇了摇头说:“不行,罗迈抓得可紧了。待会儿要向他交代工作,回去晚了会被批评的。”

张闻天表示理解,然后便让警卫员将刘英送回去。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6)

图丨张闻天

尽管刘英对张闻天的话是这么说的,但其实刘英内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她脑海中浮现出和张闻天相处的一幕幕。不可否认的是,她对张闻天那种敬爱的感情正在向恋爱转化,但刘英打定主意一心工作,便选择了与张闻天保持距离。

不过战友们都觉得张闻天、刘英是合适的一对,便有意成其好事。

遵义会议后,大约4月的一天,刘英收到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的一张条子,上面写着:调刘英同志到中央队代替邓小平同志工作,立即前往报到。

刘英在接到这则任命通知后,她觉得有点突然,为此便找到李富春,想要知道为什么要调动她:“我是做群众工作的,中央队秘书长我干不了。”

李富春听后笑着说:“刘英同志谦虚起来了嘛!不要紧,到那个岗位自然会有人帮助你嘛!”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7)

图丨刘英

刘英当然明白所谓的“有人”指的就是张闻天,私下里,李富春和蔡畅两口子多次向她提及,她和张闻天是很合适的一对。

从李富春这里没得到答案,为此刘英便拿着条子到中央队报到,见到毛主席和王稼祥后,还不等她开口,毛主席便说道:“你知道,是谁提议你来的?”

“李富春呗!”

“不对,是我提议你来的。”毛主席说道。

毛主席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你一个小女子在后梯队太累,容易将身体拖垮的。小平同志上前方了,这儿有个女同志就行。”

刘英听后说道:“小平同志能文能武,我怕自己顶替不了他的位置。”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8)

图丨毛主席和张闻天合影

毛主席和王稼祥同时说道:“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这时,张闻天从门外走来,接着说道:“你完全能够,工作也不多,主要是做警卫队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不做不行,你在这方面有经验。再者,就是管我们这些人的生活,还一个,开会时做个记录。”

刘英看着他们三人一唱一和,彼此达成默契的样子,她笑了笑便接下了这个任务。

自此,刘英便和张闻天开始了朝夕相处的合作。刘英当初坚决的态度,并没有吓到张闻天,他只是换了一种追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关心刘英。让刘英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情生活,是在她拒绝张闻天之后开始的。

在一起工作后,他们之间互相了解得更多了。外加上,毛主席很关心刘英和张闻天,对他们的婚事,总有一种希望“成其好事”的红娘式心理,也时常拿他们打趣开玩笑。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9)

图丨毛主席

1935年11月初,党中央在甘泉县下寺湾开会,决定中央领导人分两部分展开行动。会后,毛主席、周总理和彭老总率红一方面军南下同徐海东、程子华同志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会合,粉碎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张闻天带领党中央机关北上,到瓦窑堡安家。

当张闻天他们进到瓦窑堡时,陕甘边区政府组织的欢迎队伍更是盛况空前,几千人前来迎接红军,敲锣打鼓,喊着发自内心的口号。红军一年来过惯了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面对这样热烈的场面,同志们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看着刘英高兴地样子,张闻天轻声又很动情地说道:“你看,现在红军有了家,我们也该有个家了吧?”

面对张闻天的询问,刘英幸福羞涩地点了点头。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0)

图丨张闻天和刘英旧照

张闻天和刘英结婚了,那时候婚礼很简单,没有豪华宴席,没有高档家具,两个人把铺盖搬到一孔石窑洞里,就算有了他们的新家。但他们是幸福的,相互了解,情投意合,经过长征洗礼的爱情终生不渝,始终如一。

朴素的婚礼很热闹,他们的老战友纷纷前来为他们送来祝福。倒是一直充当红娘角色的毛主席,在抵达瓦窑堡时,来窑洞闹了闹,算是补了“闹洞房”的一课。

当时毛主席所指挥的中央红军同十五军团合作打了一个大胜仗,为此内心很高兴。在来到瓦窑堡时,得知张闻天和刘英结婚的消息后,就去前来看望张闻天和刘英。毛主席还未进门便大声说道:“你们要请客,结婚不请客,不承认!不算数!”

张闻天听后不知该如何回答,还是刘英站出来说:“拿什么请客呀,有没有钱,又没有东西。”毛主席听后笑着说:“那就不承认!”接着毛主席又说:“我倒是真心给你们贺喜来了,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呢!”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1)

图丨刘英晚年

刘英在晚年时,曾回忆道:

可惜我已经背不得这些诗句了,但意思还记得,是夸闻天讲民主。

婚后,张闻天和刘英并没有沉浸在小家庭的欢乐中,反而继续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沦陷14年的东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重工业基础较好,外加上北接苏联,东邻朝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争夺东北的战略任务便摆在了党中央面前。

9月14日,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了东北和全国的形势,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彭真、陈云等同志立即赶赴东北开展工作。当时张闻天和许多同志积极要求到东北去,同时刘英也向李富春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2)

图丨毛主席抵达重庆

不过由于当时毛主席在重庆谈判,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给他发去一封电报,传达张闻天等人的请求。很快,中央作出决定,派张闻天、李富春、罗荣恒等10名中央委员和10名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干部和11万大军向东北进发。

10月22日,张闻天和刘英搭乘一架美军飞机离开延安,同行的还有李富春、陈正人、朱瑞等人。飞机抵达邯郸后,遇到了宋任穷,他告诉说这里马上要打仗了,情况紧急,催促他们赶快上路。于是,这一行11人,由李富春带队,陈光负责军事,爬山涉水,走了一个礼拜,终于抵达了太行山一二九师司令部。

刘伯承、邓小平热情地欢迎并招待了他们,留他们好好休息了二三天,最终还派一个骑兵连护送他们。11月20日,张闻天等人顺利抵达沈阳。

在之后的岁月中,张闻天和刘英一直在东北这片土地奋斗着,为了他们的革命事业而并肩作战。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3)

图丨张闻天和周总理

1950年1月19日晚上,张闻天从新闻广播中听到,党中央派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会议和参加联合国工作包括安全理事会的会议及其工作代表团的首席代表。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外交部长周恩来为任命张闻天为出席联合国首席代表给联合国的照片和张闻天的简历。

尽管这则命令来的有些突然,但是张闻天还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离开东北之前,张闻天和刘英在东北局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辞。刘英把工作交待给了组织部长陈伯村,他们在东北局住了几天。陈伯村还给刘英写了个鉴定,说她“有原则、组织工作有能力。”

1950年2月,张闻天和刘英乘坐火车回京。在火车上,张闻天和刘英谈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张闻天认为:“我们过去搞地方工作的那一套用不上了,今后要研究国际问题和外交政策,不然就没法完成这个任务了。”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4)

图丨张闻天和刘英合影

听到丈夫的话后,刘英也点头认可。一生不曾停止学习的张闻天,又开始了对新学科的钻研。回到北京后,张闻天为能够胜任新工作,他常常跑书店,上图书馆,搜集有关书籍资料,认真地进行研究。一旦有什么发现后,他就会刘英就行探讨。

1951年,张闻天出任中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刘英任驻苏使馆参赞、使馆党委书记。4月13日,张闻天夫妇同赴莫斯科。

张闻天和刘英到苏联,只带了简单的行李,急需一些日常用品。

正好使馆仓库里还保留着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衣服和日用品,负责行政工作的同志就请他们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但被他们所拒绝。后来,张闻天了解了一下仓库存物的情况,发现这些东西如果不迅速处理掉就有可能白白浪费了,便和大家商量决定,降价卖给使馆工作人员,他和刘英一件也没要。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5)

图丨张闻天和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亲切交谈

为了给尚不富足的国家减轻负担,他们处处克勤克俭。他们在列宁格勒参观,兼有看望留学生和筹办领事馆任务,本来可以由公家报销一切费用,但他们全部自理。

张闻天和刘英有个习惯,每次晚上后,总要在院子里散步。院子里人来人往,他们常常把一些同志叫住,一面散步,一面问长问短。谁有什么事情,都会趁机找他们反应、商量。饭后散步,成了张闻天夫妇联系群众的好办法。

张闻天夫妇除去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外,在生活中也非常的勤俭节约,对子女的教育更是非常严格。张虹生是张闻天和刘英唯一的儿子,但他们从来都不溺爱。

在张闻天身边工作多年的警卫员们,从来没见过他和刘英给孩子做过新衣服,都是穿张闻天的旧衣服,就连穿的鞋,也都是补了又补。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6)

图丨张闻天一家人合影

面对别人的劝说时,张闻天摇了摇头说:“对子女严一点好,让他们娇生惯养,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丈夫的这种教育理念,刘英也是非常支持的:“子女的路应该让他们自己走,不能让子女沾父辈的光,中央给我们的待遇,子女不能享受。”

张闻天夫妇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

1976年张闻天因重病住院后,要妻子刘英坐到他床边,然后说道:“我不行了……我死后替我把补发给我的工资和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

刘英听后默默点头,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张闻天没听到刘英的回话,还一定要刘英拿纸过来,写下保证,签上名字。在这一瞬间,刘英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然后说道:“难道你还信不过我?”

张闻天听到后才放心下来。

刘英的结局怎么样(让刘英签下遗嘱字据)(17)

图丨张闻天追悼会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因病逝世,终年76岁!

1979年8月25日,中央为张闻天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陈云同志主持,邓小平同志致辞,充分肯定了张闻天的一生:

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