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携带病毒(的人携带这病毒)
可能携带病毒(的人携带这病毒)有一个在国内很特别的治疗情况,就是抗病毒治疗。针对EB病毒本身,从原理上可以用阿昔洛韦这样的抗病毒药的,国内这方面的临床论文有不少,都反馈说效果不错,但很遗憾在国家最重要的I级医疗期刊上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论文,在II级期刊上也很少。除了预防措施,家长也会很关心怎么治疗。很遗憾的是,EB病毒感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有效治疗手段,只能是对症治疗,就是针对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治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这个病毒属于比较温顺的,6岁以下的孩子,感染这个病毒,很多可以没什么特别症状。而对于大一些的学龄少年,反而可能出现发烧,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甚至皮疹等症状。这个病毒的传热性不是很强,而且也只是在发病的最初几天有传热性。所以基本上不用紧张。不过,学生作为群体生活的人群,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张医生朋友的孩子,他的同学中就出现了小范围的流行。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勤洗手。
有一个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个孩子,是他儿子的同学,说是有发烧,然后一边下巴肿了。我第一个反应是腮腺炎了?等见到这个孩子,发现下巴肿的地方其实是淋巴结,起码有一个鹌鹑蛋那么大。当时考虑是淋巴结炎。
过了几天,朋友的孩子也出现了低烧,喉咙痛的症状,还有恶心感,而且孩子的其他几位同学也有类似情况,看样子应该是某种病毒传染了,按照初步的症状,像是肠道病毒,有些称为胃肠感冒。这种原本在秋冬季是比较常见的,对症治疗就行。
但没想到的是,到第三天,朋友微信发了个照片给我,说孩子起疹子了,还是有低烧和恶心,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这不是胃肠感冒那么简单了,结合之前的一系列情况,看上去像是一种特别的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
EB病毒,这是一种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病毒,而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至少95%的人有被这个病毒亲密接触过(有些研究说是100%)。这些人基本上终身都是EB病毒的携带者,在某些情况下病毒可能让自己或者他人发病,比如免疫力弱的时候,比如某些特别人群(学龄儿童)。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这个病毒属于比较温顺的,6岁以下的孩子,感染这个病毒,很多可以没什么特别症状。而对于大一些的学龄少年,反而可能出现发烧,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甚至皮疹等症状。
这个病毒的传热性不是很强,而且也只是在发病的最初几天有传热性。所以基本上不用紧张。不过,学生作为群体生活的人群,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张医生朋友的孩子,他的同学中就出现了小范围的流行。
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勤洗手。对于病毒性传染病,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了。因为大部分常见的病毒不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而是通过口—手—口这样的途径传播的。勤洗手就是阻断了传播途径。
除了预防措施,家长也会很关心怎么治疗。很遗憾的是,EB病毒感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有效治疗手段,只能是对症治疗,就是针对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治疗。
有一个在国内很特别的治疗情况,就是抗病毒治疗。针对EB病毒本身,从原理上可以用阿昔洛韦这样的抗病毒药的,国内这方面的临床论文有不少,都反馈说效果不错,但很遗憾在国家最重要的I级医疗期刊上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论文,在II级期刊上也很少。
张医生特意查了一下国外的文献,找了几篇论文基本都是比较早期的,但结论基本一致,就是无效[1 2]。其中有一篇还做了更详细的汇总,从2000多篇相关论文中筛选出七篇比较高质量的,然后分析这七篇文章的研究结论,最终给出的意见是:阿昔洛韦这一类的抗病毒药物对于EB病毒感染的治疗基本是无效的,仅有少数研究发现在感染初期(发病1-2天)使用这一类抗病毒药物,会减少病毒的排毒,这可能会改善某些症状,但最终的结果和不用抗病毒药物差异并不大[1]。
所以,考虑这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一些潜在的,不是在应用当时出现的副作用(看药物说明书)。张医生个人觉得还是不用的好。
关于中国特色的抗病毒治疗,张医生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在张医生的公众号),就是特别常见的利巴韦林,其实根本不应该给孩子使用的。而在国内一些普通的医学期刊上,竟然还有不少文章在谈利巴韦林对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等多种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作用,简直是让人无语。这种抗病毒治疗就像乱扔的飞镖,扎坏了周围的墙,却连靶子的边都没有摸到。
对于EB病毒其他的治疗,张医生觉得传统的中医还是可以考虑的,一些中成药,比如咽喉炎发作时的双黄连,蒲地蓝,蓝芩等,胃肠道症状出现时的保和丸等,都是可以考虑的,不过需要辩证使用(相关文章也在张医生的公众号)。
而发烧,可以根据体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烧药,张医生之前在自己的公众号也写过相关文章。
其他一些辅助措施,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的应用,还有如一些植物类的膳食补充剂,如紫锥菊,接骨木等等,也可以在有相关使用经验的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适当多喝水,注意休息始终是正确的。学龄儿童,喝点蜂蜜水,甚至鸡汤(普通的鸡,不是油腻的老母鸡)也是对症状有一些帮助的。
以上措施实际适用于大多数的病毒感染。
参考文献:
1.De Paor M O'Brien K Fahey T Smith SM,Antiviral agents fo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glandular fever).[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12 08 ;12
2.Torre D Tambini R,Acyclovir for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 meta-analysis.[J].Scand. J. Infect. Dis. 1999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