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长寿必须要行善积德(养生有五难去五难)
养生长寿必须要行善积德(养生有五难去五难)“耳不闻淫声,目不视淫色”历来被视为正人君子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只有下决心与放荡生活一刀两断,才能与健康长寿逐步接近。古人常用“声色犬马”来形容沉湎于享乐之中的酒色之徒,并认为声色是养生的大忌。如果一个人过于迷恋声色犬马,过着荒淫靡乱的生活,若想获得身心健康,就会“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不少人都栽在这名利二字上,所以,为官者首忌“名利不灭”,名利心太重的人,整日忧思伤神,用中医的养生理论来看就是“忧思伤脾”,脾胃功能受损,又何谈养生呢?喜怒哀乐处之过激,害莫大焉。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大喜过度亦可为害,现实生活中因过度兴奋,“得意忘形”而引起心身疾病者累有所见。但这也不是说让人不喜不怒,只是要不过度,懂得节制。
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
这句话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并非长生难得,而是难于领悟长生之道;人也并非养生之道难领悟,而是难于去执行它;人也并非养生难于力行,而是最难坚持到底。
中国古代一再强调养生是很难的一件事。晋代养生家嵇康的《养生论》中就提出“养生五难”。认为此“五难”不除,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百病缠身,自减寿数。
名利不灭,为一难《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有一首《好了歌》,头一句便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了名利二字而犯难、犯险甚至犯罪。
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不少人都栽在这名利二字上,所以,为官者首忌“名利不灭”,名利心太重的人,整日忧思伤神,用中医的养生理论来看就是“忧思伤脾”,脾胃功能受损,又何谈养生呢?
喜怒不除,为二难喜怒哀乐处之过激,害莫大焉。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大喜过度亦可为害,现实生活中因过度兴奋,“得意忘形”而引起心身疾病者累有所见。但这也不是说让人不喜不怒,只是要不过度,懂得节制。
声色不去,为三难古人常用“声色犬马”来形容沉湎于享乐之中的酒色之徒,并认为声色是养生的大忌。如果一个人过于迷恋声色犬马,过着荒淫靡乱的生活,若想获得身心健康,就会“难于上青天”。
“耳不闻淫声,目不视淫色”历来被视为正人君子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只有下决心与放荡生活一刀两断,才能与健康长寿逐步接近。
滋味不绝,为四难这里所说的“滋味”,不是指满足人基本生理需要的吃喝,而是指对大吃大喝、豪华餐饮的过分追求,也就是不利于养生的“膏粱厚味”。
我们吃的东西需要脾胃来运化,才能转化成精微的物质。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胃逐渐虚弱,不能运化太多的食物了,就会有大量的痰浊在体内堆积,表现出三高、肥胖。因此,饮食要节制,尤其中老年人更要清淡饮食。
神虑精散,为五难“神虑精散”即思想负担太重或脑力劳动过度,以致耗精损神,引起疾病。有人整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使生理失常,不堪重负。因处心积虑,过多损伤人体机能,免疫力自然下降,疾病便乘虚而入。
《寿世新编·养心说》主张:“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顺其自然,不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
古人的这些养生概括论述,并非是过时的迂腐陈旧的无稽之论,对于现代人仍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与借鉴价值。
一个人只有彻底的解决“五难”问题,才能进一步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