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精神疾病到底是心理问题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精神疾病到底是心理问题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为什么这么难)通常来说,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小,越不容易治疗。01-发病年龄精神疾病每发作一次,我们都会损失大约11ml的脑组织。“人体指挥中心”如果持续缩水,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社会功能残疾,患者不得不离开校园或者职场,进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患者家属感叹“精神疾病太难治了”,虽然相对于其他常见的疾病来说,精神疾病的诊治是有一定难度,但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有办法治疗,而且总体的治疗效果也相对不错。至于大家觉得“难治”的原因,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和“发作次数”外,以下这几个方面影响也很大,一起来了解下吧。

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种高复发性疾病,高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今日精神病学》的数据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初患精神疾病的人2年内的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的复发率更高,可超过80%。

精神疾病每复发一次,便会给后续治疗增加一定难度。

不止如此,精神疾病反复发作还会伤害人们的大脑。

精神疾病每发作一次,我们都会损失大约11ml的脑组织。“人体指挥中心”如果持续缩水,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社会功能残疾,患者不得不离开校园或者职场,进而对治疗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精神疾病到底是心理问题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为什么这么难)(1)

很多患者家属感叹“精神疾病太难治了”,虽然相对于其他常见的疾病来说,精神疾病的诊治是有一定难度,但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有办法治疗,而且总体的治疗效果也相对不错。

至于大家觉得“难治”的原因,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和“发作次数”外,以下这几个方面影响也很大,一起来了解下吧。

01-发病年龄

通常来说,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小,越不容易治疗。

年龄很小就患病,往往意味着内源性因素(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我们自身存在的某些Bug)在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假如你购置了一套房子,但刚入住没多久就问题不断,那说明这个房子很可能是个“豆腐渣工程”。但如果是入住了五六十年后才出现问题,则多半是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导致的,跟房子本身质量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遗传因素是常见的内源性因素。有很多研究已证实,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他们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预后也较差。你想,基因出了问题,治疗起来是不是会相对更难一些呢?

精神疾病到底是心理问题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为什么这么难)(2)

既往多数研究还发现,发病年龄太早,患者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善,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语言学习、社会认知等认知功能受到的损害会更大,这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02-有没有共病

共病,通俗点说,就是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疾病,这种情况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会伴有人格障碍,有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酒精成瘾有较高的共病率。

与单一精神疾病相比,共病的情况可能会让疾病的治疗一波三折。就拿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成瘾这种情况来说吧,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症状,让患者悲观、自我评价低、自责或后悔等负面情绪和行为更加强烈,这会影响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导致病情频繁发作,增加患者自杀企图和行为。

03-社会功能损害程度

如果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比较严重,比如生病后无法正常维持和参与社交活动,无法正常维持婚姻关系或家庭关系等,说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起来就会比较棘手;如果患者还可以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意味着病情相对较轻,治疗难度就会小一点。

目前,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已成为评价精神疾病患者症状是否得以改善的重要指标。

04-疾病的分化程度

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未分化疾病 是指患者出现的某些症状表现,经过检查无法确诊为特定疾病的情况。比如说有些患者的病情看起来既像是抑郁症,又像是精神分裂症,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患者的病情处于未分化阶段 那医生可能就无法明确诊断,更谈不上有效治疗,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说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准治疗药物是心境稳定剂,如果给这类患者使用了抗抑郁药 可能会让患者由抑郁相转为躁狂相,进而加重病情。

精神疾病到底是心理问题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为什么这么难)(3)

以上这4个方面会影响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的情况属于治疗有难度的一拨儿,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虽然精神疾病有“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但是我们没必要绝望,只要接受科学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