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熬水为什么有层白色泡沫(枇杷新叶和贝壳粉有毒)
枇杷叶熬水为什么有层白色泡沫(枇杷新叶和贝壳粉有毒)当时已是皇后娘娘贴身宫女的魏璎珞,从粉末的颜色和质地等方面,识别出那不是珍珠粉,极可能是廉价的贝壳粉,而被调包目的,就是想要愉贵人孕期焦虑甚至危害贵人身体健康。愉贵人怀有身孕,需要安神养胎,善良贤淑的皇后娘娘,送去定惊效果上好的珍珠粉。可不料被诡计多端的嘉嫔知道后,指使下人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将上等珍珠粉换成贝壳粉。剧中,女主魏璎珞还是一介宫女时听闻,高贵妃因嫉妒愉贵人怀有身孕,于是以送枇杷膏给愉贵人治咳嗽为由,想害愉贵人流产。可是由太医检验后,并未在枇杷膏中发现毒药,这时魏璎珞挺身而出说,“枇杷老叶没有毒,但新叶有毒。”在剧中坐实了高贵妃陷害的诡计,但是作为清热止咳良品的枇杷叶,是不是有毒?严劲松说,枇杷新叶、老叶都没毒,《中药饮片标准图鉴》显示鲜枇杷叶上有一层毛,会刺激咽喉,导致咳嗽,起不到清热止咳作用。所以,一般会将新鲜枇杷叶晾干,然后去除表层的毛,这就是“老叶”。老叶的寒性较新叶
原标题:枇杷新叶和贝壳粉真的有毒?中药师回应《延禧攻略》四个桥段
枇杷叶
枇杷新叶有毒?近期,正在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大玩”中药毒性。而剧中提到的中药毒性,是不是真的有科学依据呢?8月3日,长江日报记者就剧中四处关于中药毒性的说法是否属实,找到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副主任、主任药师、国家执业医师严劲松,请他“把脉”。
枇杷新叶老叶是不是有毒?
剧中,女主魏璎珞还是一介宫女时听闻,高贵妃因嫉妒愉贵人怀有身孕,于是以送枇杷膏给愉贵人治咳嗽为由,想害愉贵人流产。可是由太医检验后,并未在枇杷膏中发现毒药,这时魏璎珞挺身而出说,“枇杷老叶没有毒,但新叶有毒。”在剧中坐实了高贵妃陷害的诡计,但是作为清热止咳良品的枇杷叶,是不是有毒?
严劲松说,枇杷新叶、老叶都没毒,《中药饮片标准图鉴》显示鲜枇杷叶上有一层毛,会刺激咽喉,导致咳嗽,起不到清热止咳作用。所以,一般会将新鲜枇杷叶晾干,然后去除表层的毛,这就是“老叶”。老叶的寒性较新叶低,适合大多数人使用。但新老枇杷叶都不会导致流产。
珍珠粉换成贝壳粉危害贵人?
愉贵人怀有身孕,需要安神养胎,善良贤淑的皇后娘娘,送去定惊效果上好的珍珠粉。可不料被诡计多端的嘉嫔知道后,指使下人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将上等珍珠粉换成贝壳粉。
当时已是皇后娘娘贴身宫女的魏璎珞,从粉末的颜色和质地等方面,识别出那不是珍珠粉,极可能是廉价的贝壳粉,而被调包目的,就是想要愉贵人孕期焦虑甚至危害贵人身体健康。
大多数人只知道贝壳粉较珍珠粉廉价,那它们的区别在哪呢?贝壳粉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贝壳粉是没有毒的。”严劲松解释,珍珠粉和贝壳粉都是来源于贝壳的产物,都有定惊安神的作用。只不过珍珠粉的效果较好,而且有明目退翳、润肤祛斑、美容养颜的功效。贝壳粉则是由各类小型贝壳研制而成,药用价值不如珍珠粉,但没有毒害作用的。
天生金瞳的孩子,不祥?
愉贵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诞下五阿哥,五阿哥刚出生就吓坏了产婆,他天生金瞳,全身泛黄,高贵妃看后就要把五阿哥活埋,愉贵人也将是死罪。因为在清代拥有金色眼睛的人,被当成妖怪,这是不祥之兆,有损国运,一旦流言四起,将给大清带来灾难。
好在过了两天,经过民间游医的诊治才知道五阿哥是黄疸,是婴儿很常见的症状,吃几服退黄药就可以了。那么让五阿哥出生就面临被处决的黄疸,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
剧中出现的是新生儿黄疸。严劲松解释,有的新生宝宝体内湿热内蕴,熏蒸外泄,出现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这种症状是生理性黄疸,很常见,配合药物排除体内湿热之气,通常10天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便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而剧中还说,五阿哥的症状,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吃多了甜食烫食造成,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严劲松表示,甜食确实会加重湿气,烫食又是热性,吃多了的确有可能累及宝宝,出现黄疸,所以妈妈饮食以清淡营养为宜。
喝梅花松实佛手茶会倒下?
剧情中,任性到令人发指的和亲王,又调皮一番。皇上一时兴起,邀请各位亲王贝勒办茶宴,亲王们纷纷称赞皇上搭配的好茶,“梅花、松实、佛手皆为清雅之物,实在是妙啊!”
而和亲王却质疑:“听说松实和佛手在一起会中毒啊?”说罢,一饮而尽。吟诗一首后,和亲王径直倒下,着实让刚刚还称赞好茶的亲王们惊慌失措,都赶紧吐出刚刚咽下的茶水。
和亲王的说法是戏弄大家的,“这三清茶味道太好,我一时忘形,晕了过去。”他爬起来一脸得瑟地对众亲王说。剧中那位亲王所说的“清雅之物”是何意呢?
严劲松说,中国人品茶,不仅讲究作用,还看重文化内涵、寓意。梅花,象征傲雪、丰年;松实(松子),象征延年益寿;佛手,象征怀柔禅性。从中药的角度,梅是轻微活血、舒肝的作用,松实有健脾的作用,佛手起到行气和胃的作用。
严劲松指出,部分影视剧为了剧情的跌宕起伏,将一些中药说得神乎其神,而其实中药的“毒”主要看三方面:一是药物本身有毒性;二是药物用量过度;三是与用药人的体质不符。因此用药不要道听途说,而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当然,看了影视剧中的有关中药方面的用途,如果市民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好咨询医生。”严劲松说。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