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隔16年逝世双双捐献遗体(他们是两具并排站立的白骨)
夫妻相隔16年逝世双双捐献遗体(他们是两具并排站立的白骨)他们一个出身寒门,一个是名门千金,可是他们有着救死扶伤的共同信念。他们是一对夫妻,男的是神经外科的李秉权教授,女的是妇产科的胡素秋教授。只是期待是期待,生活是生活,在现实中我们还是有很多无可奈何的,很难永远在一起。但是在医学界,却真的有这样一对生生死死都在一起的伉俪。在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有两具并排站立的骨骼标本。
李秉权和胡素秋的骨骼标本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李秉权教授的临终遗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很多人都期待那种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期望和自己深爱的人生生死死都在一起。
只是期待是期待,生活是生活,在现实中我们还是有很多无可奈何的,很难永远在一起。
但是在医学界,却真的有这样一对生生死死都在一起的伉俪。
在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有两具并排站立的骨骼标本。
他们是一对夫妻,男的是神经外科的李秉权教授,女的是妇产科的胡素秋教授。
他们一个出身寒门,一个是名门千金,可是他们有着救死扶伤的共同信念。
他们在乱世中越走越近,最后结为伉俪,一同治病救人,都是医学界的佼佼者。
他们一生兢兢业业,因为深知可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遗体太少了,两个人又做了同一个决定:死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于是,他们死后就成了两具并排站立的骨骼标本。
他们生生死死在一起,守护着他们的爱情,守护着他们热爱的医学事业......
胡素秋大学毕业照
很多人都认为婚姻要门当户对才会幸福,
但是胡素秋和李秉权却是例外了,他们一个是名门千金,一个却是出身寒门。
1922年2月28日,李秉权出生于云南腾冲一个小镇上的贫困家庭。
李秉权不仅家里贫穷,而且幼年丧父,少年丧母。
好在李秉权的兄嫂非常疼爱他,不仅抚养他成人,还想尽办法供成绩优异的他读书。
李秉权目睹了国家被日寇侵略后的千疮百孔,又目睹了双亲被病痛折磨后没法就医去世的惨状,便立志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长大了一定要当医生,拯救万万千千像父母亲一样生病的人们。”
中学毕业后,李秉权考取了云南大学医学院,靠着助学金和贷款读完了大学。
虽然生活困苦,但是李秉权学习刻苦,成绩非常优秀,是学生眼中的好学生。
不仅老师喜欢李秉权,
他也赢得了一个名门千金的喜欢。
这个女孩就是胡素秋,她不仅生得端庄秀丽,还出身名门,家里条件非常好。
1922年10月,胡素秋出生于昆明一个煊赫的家庭。
胡素秋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她的父亲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胡瑛。
胡瑛是朱德的同窗和好兄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当过云南省代主席。
胡素秋在养尊处优中长大,在她读初中的时候,说媒的人就络绎不绝。媒人给她介绍的都是高门大户,商家巨富的子弟,还有一些留洋归来的孩子,可是都被她拒绝了。
胡素秋在《九十自述》中是这样说的:
“我从刚上初中起,就吸引了络绎不绝上门提亲的人。提亲者中,多是文武官员、商家、巨富家庭的子弟,还有留过洋的硕士生。
其中自然不乏外貌英俊、能力出众的优秀人才。可我从小性格反叛,一律看不上眼。对所谓媒妁之言讨厌至极,自己的婚姻大事怎能由别人说定?
李秉权和胡素秋的结婚照
胡素秋认为婚姻要自己做主。
她在云南云南大学医学院读书期间,她恋上了李秉权。
李秉权也喜欢上了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孩。
李秉权没有钱,可是对胡素秋的感情是真挚的,他毕业后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支“PARKER”(派克)钢笔向胡素秋求婚。
这支笔,一直被胡素秋视为珍宝,珍藏了67年,直到去世。
1949年,李秉权和胡素秋结婚。
胡素秋为何放弃那么多权贵,选择出身寒门的李秉权,她在《九十自述》中是这样说的:“我选中李秉权是爱慕他的贫贱不移、自强不息、勤学刻苦、努力钻研,而且对我一往情深。”
李秉权和胡素秋
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为何会走在一起?
因为他们有着救死扶伤的共同信念。
李秉权和胡素秋都很优秀,所以毕业后没多久就又回到母校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两个人在不同的科室,一个比一个忙。
李秉权、胡素秋是我国的首批医师,他们讲究的是无私奉献,对自己的生活却毫不在意。
两个人的生活极其简单又很节约,家里洗菜的水要留下来冲厕所,家具几十年不换,家里最像样的家具就是两个土黄色的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医学书籍和他们的手稿。
据李秉权、胡素秋的儿子李向新的回忆,小时候,父母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他常常陪着父母睡在值班室里。全家人每天基本上都是各自去食堂吃饭,过年也是在食堂吃饭。
没赶上食堂吃饭,就吃点饼干充饥。
难得聚在一起在家里吃饭,父母也是在讨论又遇见什么病人了,怎么治疗最合适。
耳濡目染之下,李秉权和胡素秋的三个孩子后来也都选择了医学道路,都是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李秉权在做手术
李秉权和胡素秋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兢兢业业,治病救人,都是医学界的佼佼者。
李秉权的业务精湛,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神经外科医师之一,是云南神经外科的奠基人。
李秉权被人称为云南“开颅术第一人”,在无专门病床、无固定助手、无开颅专科器械设备、无专科护理的情况下,他带头创立了云南第一个脑系科科门诊,救了很多人性命。
李秉权在云南首次开展"人体大脑半球切除术"并获得成功;李秉权创新运用"颅骨大骨瓣切除并脑室外引流联合减压法"抢救颅脑伤员,疗效显著,荣获一等军功章、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他还在国内首次为一位双头畸形人成功切除了寄生性小头……
李秉权工作太忙了,也救了很多人。
可是他的妻子胡素秋腹部动三次大手术的时候,李秉权因为有病人需要他抢救无法脱身,没有一次陪伴在妻子的身边。
对此,胡素秋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救死扶伤是他和丈夫共同的信念,她理解他,支持他。
胡素秋编写的《妇女更年期卫生》
胡素秋理解支持丈夫,她要做的绝对不是丈夫身边攀援的凌霄花,她要做丈夫身边的木棉树,和他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李秉权有自己的铜枝铁干,
胡素秋也有自己红硕的花朵。
胡素秋也是医学界的佼佼者,她医术精湛,是云南的妇产科专家,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5年,开创了多项省内新手术,参与编写多部培训医学教材。
1993年退休后,她还是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还一直坚持在门诊工作至85岁高龄。
胡素秋挽救了不少病患的生命,为云南省妇产科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素秋的遗嘱
李秉权和胡素秋两个人都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能够坦然面对。
他们思考死亡问题的时候,没有害怕,但是却想到了可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遗体太少了。
李秉权和胡素秋都是在战火中成长的。
据李秉的回忆,当初学医的时候,因为没有医学标本,他和同学是冒着炮火去乱葬岗寻找无名尸骨做医学标本。
现在的学生虽然不需要冒着炮火去找医学标本了,但是可供研究的遗体还是很少了。
没有医学标本,学医的学生怎能成长了?
按照教学要求,本科的医学生应该是2至3人实习解剖研究一具遗体,但是目前却是几十个学生解剖研究一具遗体,因为数量不足,遗体还要被反复解剖使用。
李秉权和胡素秋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死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对于捐献遗体这事,李秉权是这样说的:"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作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李秉权、胡素秋夫妇
2005年,李秉权去世。
他在去世前再次强调了要捐献遗体,也叮嘱妻子一定要好好活着:“来日已短,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俩总会有一个要先离去,留下的那一个千万不要‘气病’‘气死’,一定要好好活着。”
李秉权去世后,要不要捐献遗体,李秉权的家人是有分歧的。
李秉权、胡素秋的大女婿林文俏一直反对捐献遗体:“ 遗体捐了,后人去何处祭拜?”
胡素秋站出来表态了,她支持丈夫的决定,捐献遗体。
在她的劝说下,儿女们也都理解和同意了,李秉权的遗体捐给了昆明医科大学,也就是原来的云南大学医学院,这是李秉权和胡素秋的母校。
李秉权是云南省医学界第一个遗体捐献者。
李秉权去世后,他在外地的两个女儿担心母亲胡素秋,要接她和自己生活,但是被胡素秋拒绝了:“你父亲还在这里,我也要在这里。”
2015年12月21日,胡素秋去世。
胡素秋在去世前也再次强调了要捐献自己的遗体,还说自己的骨架也要与李秉权的骨架立在一起:"这样能感觉到他还和我在一起。”
父亲的遗体捐了,母亲的遗体也要捐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还有人骂他们不孝顺。
李秉权和胡素秋的子女其实是悲痛万分,但是他们还是选择遵照母亲的遗命。
他们知道,这是父母慎重考虑后的选择,不能让他们带着遗憾走。
子女们将胡素秋的遗体也捐给了昆明医科大学(原来的云南大学医学院)。这是李秉权和胡素秋的母校,也是他们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死后他们继续在这里奉献。
在昆明医科大学为胡素秋举行遗体捐献仪式的时候,他们的子女还特意带去了李秉权的捐献荣誉证书,让父亲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陪着母亲,见证母亲的遗愿。
2019年,胡素秋的骨骼标本制成。
李秉权和胡素秋的骨骼标本并排站立,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
他们一个是寒门子弟,一个是名门千金,在校园相识相恋,不离不弃相守50多年,因为死亡分开了14年后,他们再一次重逢了。
从此以后,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他们将继续守护着他们的爱情,守护着他们热爱的医学事业......
爱情不朽,精神不朽,
致敬李秉权和胡素秋,
致敬每一个为医学献身的大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