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发性气胸的保守治疗(慢性呼吸疾病患者需要面对的黑天鹅)
关于自发性气胸的保守治疗(慢性呼吸疾病患者需要面对的黑天鹅)10.自发性气胸会复发吗?能!但治愈的时间有长有短。临床上,很多慢阻肺病人发生气胸后,经过各种手段引流气体及促进气体吸收,恢复得不理想,部分病人胸腔穿刺引流管携管时间很长,甚至几个月无法拔管,这主要是由于病人的肺质量太差了,破口不容易闭合,或者是这边破口闭合了,又再发新的破口。一旦并发感染,则可使病情加重,气喘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同时增加了肺内气体的潴留,又增加了发生气胸的概率。如此反复,气胸在短时间内很难治愈。在此种情况下,慢阻肺病人应该对气胸的治疗有一定的认识,不要太过焦虑。治疗气胸,首先要给予吸氧。吸氧可以加快气胸的吸收。这是因为:气胸发生时是空气漏进胸膜腔,而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吸氧后血中氧气的浓度提高,使氮气的浓度下降,胸腔内氮气与血液间氮气的浓度差增加,从而促进胸腔内的氮气向血液中传递,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因此,对于气胸病人,有必要给予吸氧治疗。对于住院的气胸病人进
最近收到好多咨询气胸的相关问题,在确诊为慢阻肺或肺大疱时,就应该警惕随时会遇上“气胸”这只黑天鹅。这只黑天鹅来势凶猛,一旦发生气胸应争分夺秒的送至医院,要不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为此,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应好好认识下关于气胸的那些事:
1.什么是气胸?
人体肺与胸壁之间有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称为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是不含有空气的,一旦胸膜腔内有气体聚集,就说明肺脏漏气了,医学上称之为“气胸”。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两大类。自发性气胸是自行发生的,并无胸部外伤史。创伤性气胸是由于外伤引起,包括医疗过程中各种操作引起的气胸。慢阻肺病人常合并有肺气肿、肺大疱,是继发性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病因。
8.气胸病人应该怎样进行氧疗?是否氧气吸得越多越好?
治疗气胸,首先要给予吸氧。吸氧可以加快气胸的吸收。这是因为:气胸发生时是空气漏进胸膜腔,而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是氮气。吸氧后血中氧气的浓度提高,使氮气的浓度下降,胸腔内氮气与血液间氮气的浓度差增加,从而促进胸腔内的氮气向血液中传递,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因此,对于气胸病人,有必要给予吸氧治疗。对于住院的气胸病人进行氧疗时,可选择鼻导管持续吸入氧气,氧气的流量一般是3升/分钟。对于在门诊进行治疗的病人,可选择短时间内进行面罩吸氧治疗,氧气流速度为10升/分钟,每次20分钟,每天2次。
应该注意的是,须根据病人的基础疾病选择适当的吸氧浓度,以避免氧中毒或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气胸病人并非吸入氧气越多越好,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气(超过50%浓度)容易造成氧中毒。各种气胸病人吸氧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慢阻肺病人发生气胸,应该选择低流量吸氧(一般鼻导管吸氧浓度低于3升/分钟)。
9.慢阻肺病人发生气胸能治愈吗?
能!但治愈的时间有长有短。临床上,很多慢阻肺病人发生气胸后,经过各种手段引流气体及促进气体吸收,恢复得不理想,部分病人胸腔穿刺引流管携管时间很长,甚至几个月无法拔管,这主要是由于病人的肺质量太差了,破口不容易闭合,或者是这边破口闭合了,又再发新的破口。一旦并发感染,则可使病情加重,气喘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同时增加了肺内气体的潴留,又增加了发生气胸的概率。如此反复,气胸在短时间内很难治愈。在此种情况下,慢阻肺病人应该对气胸的治疗有一定的认识,不要太过焦虑。
10.自发性气胸会复发吗?
会!气胸是可以治愈的,但也会复发。在第一次发生气胸后复发率为50%,3次发作后复发率可高达80%。尤其慢阻肺病人由于肺脏组织本身质量不好,气胸的复发率更高。所以,在病情缓解期一定要尽量把肺内气体排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气胸的复发。
11. 气胸病人应注意什么?
(1)出院后休息2-4周,至少3个月(3-6个月)内避免较剧烈和大运动量的活动,如上肢牵拉动作等。
(2)避免用力和屏气动作,保持大便通畅,若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3)戒烟。
(4)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5)约半年后,若病情稳定可适当锻炼,增加呼吸系统肌肉强度。循序渐进适度练习呼吸操。
(6)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7)如反复发生气胸,建议行外科手术(胸腔镜,开胸)治疗。
(8)无法外科手术者,应尽量做到第(2)-(6)点。
(9)行胸腔置管引流时避免情绪波动太大,应配合医生的治疗,可行支气管镜下气胸封堵术或内科胸腔镜治疗等。
(10)气胸6个月后,伤口愈合好了,慢阻肺病人及多发性的肺大疱者可用清肺仪利用负压帮助排出肺内潴留的二氧化碳,保持肺泡应有的弹性,避免气胸的再次复发。
进入调养期后,要做的就是要沁心养肺了,虽然气体基本上吸收完了,症状也都消失了,但你的小肺泡还是经不起折磨的。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负荷。好好坐下来,给自己制定个生活时刻表(包括作息时间和饮食时间),如每天早晚各一瓶牛奶,每天至少一个鸡蛋,适量水果,一天6餐,每餐隔3个小时,多喝温水,每天至少做两次呼吸运动……哪个时间该干什么,严格遵守。其实有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树立战胜它的信心,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疾病就会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