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年轻人都犯的毛病(年轻的时候都有这个毛病)

年轻人都犯的毛病(年轻的时候都有这个毛病)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可能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起码,我曾是,且上述两种全中。在跳出原有生活圈的当下,会觉得自己燃爆了,现在回头看,觉得自己抖的那点小机灵真可笑。或者是,TA已经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年,然后以壮士割腕般的“惨烈”向大家宣布自己辞职了,因为不想和单位的李大姐、王大哥那样在一个单位、一座城市宅一辈子,过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TA会自嘲是“无业游民”(注意,只许自嘲),但一番感慨后,最终会以给自己加油打气、青春无悔这类热血Slogan收尾。其实并不是,多独特都是平常。每个人的身边一定至少有这样一个人:TA放弃了父母在家乡为自己安排好的有车有房有好工作的生活,独自跑来北上广寻梦,过着住隔板房、吃黄焖鸡、在高冷的写字楼里加班到凌晨的日子,然后深夜发张朋友圈,中心思想是觉得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放弃已有的轻松生活来换取现在的辛劳到底值不值得。一番感慨后,最终会以给自己加油打气、青春无悔这类热

文/思小妞

年轻人都犯的毛病(年轻的时候都有这个毛病)(1)

01

收到一位读者朋友的留言,他说“今天辞去了别人眼里的好工作!我不期待别人能理解我的举动。这是自己纠结、思考了很久之后的选择,觉得该为自己25岁的人生好好活一把了。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活在按部就班的庸碌生活里。也许现在的选择不一定比我之前安稳工作的日子过得更好,但一辈子总要试一次。”

斩钉截铁的决心和斗志穿过屏幕上的一排表情包扑面而来。

我想起自己二十多岁时,也有个类似的举动和感受。总觉得自己的举动是独一无二、不被理解的,有着一种孤芳自赏的骄傲。好多年后回头再看才发现,下定决心辞职的人每秒一抓一大把、下定决心追求自己梦想的人一颗小石头砸过去能中一大片,以为摆脱现在的生活就是摆脱了大部分人过着的那种庸常、重复的日子。

其实并不是,多独特都是平常。

每个人的身边一定至少有这样一个人:

TA放弃了父母在家乡为自己安排好的有车有房有好工作的生活,独自跑来北上广寻梦,过着住隔板房、吃黄焖鸡、在高冷的写字楼里加班到凌晨的日子,然后深夜发张朋友圈,中心思想是觉得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放弃已有的轻松生活来换取现在的辛劳到底值不值得。一番感慨后,最终会以给自己加油打气、青春无悔这类热血Slogan收尾。

或者是,TA已经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年,然后以壮士割腕般的“惨烈”向大家宣布自己辞职了,因为不想和单位的李大姐、王大哥那样在一个单位、一座城市宅一辈子,过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TA会自嘲是“无业游民”(注意,只许自嘲),但一番感慨后,最终会以给自己加油打气、青春无悔这类热血Slogan收尾。

02

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可能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起码,我曾是,且上述两种全中。在跳出原有生活圈的当下,会觉得自己燃爆了,现在回头看,觉得自己抖的那点小机灵真可笑。

安稳日子遍地都是,只是自己不屑;好工作也是手到擒来,只是自己嫌弃。因为自己的人设必须是与众不同的,所以统统放弃!

想展现自己独特没有错,可放弃原来的生活、换个城市工作、搭乘几次最后一班的地铁并不不独特。成千上万的小青年都在过这样的日子,怎么偏偏自己就自动带上了烈士的气质和英雄的光环呢?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段开始成熟、但毕竟还没有熟透的年月吧。

就像我在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家里安排的工作,当时把自己感动坏了,你看,亲朋好友们都是靠着关系找工作,有几个人能如我这般勇敢自己单枪匹马跑到大上海来打拼的?25岁以后,再看那时的骄傲,简直觉得自己病得不轻,努力的人很多,无关乎城市大小、工作好坏。

因为病一直没好,所以30岁的时候还把自己感动了一把。你看,我“一大把年纪”放弃上海的现世安稳折腾来美国,多厉害。自己周围30岁的朋友们早都过上了安营扎寨、安居乐业、老婆/老公孩子热坑头的日子,只有我敢抛弃当下,选择走向而不是回避未知。后来冷静下来,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确实病得不轻,难道安稳的生活犯法了?折腾就折腾呗,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03

而且,别人的“那种”生活怎么就成了庸常呢?谁都要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这是生理上的;还有喜怒哀乐、一周五天、勾心斗角、起落输赢,这是精神上的。世界再奇妙,人人不都要经历这些事儿么?只是有的人干的开心、干的漂亮、能够立个flag去追逐、追到了扛着胜利的大旗迎风挥舞。

更多的人过着没这么Drama的生活。大家默默耕耘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说不上有多喜爱,但迫于现实压力也好、成长环境也罢,总之没能树起什么Flag,可谁也没投机倒把、撸社会主义羊毛,自己踏踏实实存钱买房、结婚生子、享受着和另一半瘫在沙发上慢慢变老的岁月。

这样的“平凡生活”干嘛要被嗤之以鼻、放在鄙视链的最底端?

怎么说呢,大家都不太愿意和“碌碌”、“平凡”、“普通”这类平淡的词扯上关系,我们希望自己“不走寻常路”,好让自己的人生着色鲜艳。但事实是,天下根本就没有“不寻常的路”只有“前人走过的路”和“走过一遍又一遍的路”。

扎克伯格从放弃哈佛去创业成为世界顶级富豪是稀罕,可这一套比尔盖茨不早就玩过了么?Twitter和Yahoo的创始人也没落下。可见,峥嵘岁月都有平凡一面。

所以,别再瞧不上庸常的生活了,“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

04

其实我理解每个人嘴上说着“平平淡淡才是真”,骨子里有多不想被贴上“普通人”这个标签,我自己也会和命运抗争、拧巴,总觉得即使不能修成仙,好歹也做个牛人吧。追求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并没什么错,但我们得Know your limit,在“底线”的这一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首先,不要瞧不上任何一种生活。

那些我们想甩掉的、犹如每天都是从复印机里Copy出来日子,在深处其实都暗含着一股或坚韧、或隐忍的力量。一辈子能够把一种生活过得彻头彻尾、有滋有味、心甘情愿的人,都是狠角色。

其次,记住自己生理上的独特就好,但不要把这种独特放大到处事的态度和姿势上。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确都是独特的,但活在这个世上不是只靠生物学这一个角度。性格、情商、技巧、能力、三观都会从方方面面影响我们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些维度搭建起来的人生矩阵会有区别但说到底都是大同小异。

比如,多优质的企业都存在办公室斗争、再有钱的人都会担忧自己被打回原形、多幸福的女人也会偶尔冒出“万一……”这样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自己的圈子里好好过活,没必要满世界去Highlight自己的人生。

05

再次,好好锻炼身体争取长寿、多经历一些事、让自己努力够着去看看目及之处更远的地方,才能淡定面对所谓的奇人异事和光怪陆离。活久、见,不怪。

最后,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时,“做”永远比“决心”更重要。

虽说心理学把“表决心”这码事看得极其有仪式感,特意强调有了这个动作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我们都知道,“表决心”和“真正改变”之间差着远不是50%这么点距离。而且现如今flag遍地都是,却很少见到旗下站着埋头干活的人。

所以,亮不亮出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端着态度坚持走下去。更何况,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在乎你的态度和决心。关系好的、有点人情味的,点个赞、说句“加油”,然后几秒之后忘记已经很够意思了。

比如像我,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把这整篇的想法都浓缩成了“支持你!”三个字回复给了那位读者。

END.

思小妞 坐标美国 “轻职场”概念创始人 LinkedIn专栏作者 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

微信公众号/思小妞的犄角旮旯 ID/sixiaoniu52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