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秋季养生最佳方法(中老年养生牢记)
中老年秋季养生最佳方法(中老年养生牢记)率谷穴:在头颞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当咀嚼时颞肌最隆起处。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 大筋外侧凹陷处。风、雨、雾、寒、热、燥国医大师朱鹤亭提醒中老年朋友:大寒时节,要防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热和大燥。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处。
1月20日为大寒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但大寒前后天气虽冷,但已到冬季结束之际,隐隐之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并不像大雪、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寒。
在这样一个时节里,中老年朋友该如何养生呢?下面看看几位专家的养生建议吧!
大寒养生有“六防”:
风、雨、雾、寒、热、燥
国医大师朱鹤亭提醒中老年朋友:大寒时节,要防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热和大燥。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处。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 大筋外侧凹陷处。
率谷穴:在头颞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当咀嚼时颞肌最隆起处。
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人迎穴: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防大雨
遇到大雨的时候,如果没有被淋湿,就盛一盆不太烫的热水,把两只脚放上。放上以后,两只脚对着搓脚心,搓完了脚心以后,再顺着五个脚趾一直推到内踝和外踝的昆仑穴、太溪穴、解溪穴,然后用热水浸泡两脚。
-
昆仑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太溪穴: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3防大雾
遇到大雾的时候,用热毛巾捂鼻子,不用真把毛巾放在鼻子上捂着不动,而是敷一下拿起来。捂了鼻子以后,从后脖子到前脖子,再从前脖子到后脖子,敷一遍。
4防大寒、大热
大寒大热的时候,切一段葱白,剁碎了以后用开水沏开,然后把手洗干净,用两个手指头蘸着葱水开始揉鼻子,这样可以预防感冒。
还可以用温水蘸湿毛巾擦腋下穴位极泉穴,擦完极泉穴,擦颈淋巴,擦完颈淋巴以后,擦腹股沟淋巴,再擦腘窝(膝后区的菱形凹陷)淋巴,擦这几个地方可以散热。
-
极泉穴:位于腋窝定点、腋动脉搏动处。
5防大燥
大燥的时候,就是特别闷,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都感到胸闷憋气。
很烦躁的时候,就用药物。用草豆蔻和肉豆蔻煎水,在煎好的水里放一点冰片,用来擦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身柱穴,上、中、下脘穴,命门穴。
-
身柱穴: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
上脘穴:在胃的上部,肚脐上方5寸的位置。
-
中脘穴:肚脐上方4寸的地方。
-
下脘穴:在肚脐上方2寸处。
-
命门穴:位于背部,在腰部的第二和第三节腰椎棘突之间,和肚脐处于一个平行线上,并且和肚脐对应。
大寒养生要补一:
补肾气
大寒是冬三月之末,这个时候还可以继续精神调养、早睡晚起、补充肾气。
1多吃益肾的食物
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李佃贵提醒中老年朋友们,这个季节可以多吃益肾的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以抵抗寒冷,而且能够润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2常抬脚跟肾气足
中医针灸师迷罗告诉中老年朋友:脚心有涌泉穴,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补肾气的效果。
老年朋友肾气不足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动一动就心慌、心跳得厉害。每天简单练习几次抬脚跟,每次几分钟,就能把肾气提起来。下午5点左右的时候,肾经气血最旺,能事半功倍。
长期坚持下去,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腰腿痛、消化不良、失眠、头晕头痛等。
大寒一过,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节气又将周而复始。中老年朋友们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对应节气特点的养生方式,就能拥有健康一年。
“新老人(微信号xinlaoren)”是中国最大的中老年人网站“枫网”官方微信,我们致力于关注您的健康和生活,为您提供最可靠、最精致的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