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男孩救逃狱犯人(囚犯千里转监救病儿)

男孩救逃狱犯人(囚犯千里转监救病儿)小华得知真相后,有点难过,但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开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白血病,也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张惠丽说,几乎没听儿子抱怨过。“我想抱怨也没用,心情不好,对病情不好的嘛。不过我确实着急,一般看到其他人40多天就能出仓了,我的时间却比较久。为这个,护士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郭元老’。”小华说完,引得张惠丽大笑起来。“我之前告诉他今天出院,他还不信,觉得我几次欺骗他,直到看医生把回家要用的药拿过来才相信,这次是真的。”张惠丽笑着说,去年4月儿子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时,她最开始隐瞒真相,后来被小华发现。“我这个妈妈,在儿子眼里,怕是没有信任感咯。”张惠丽说。小华和妈妈走出医院无菌仓待了80多天终于出院半个月前,张惠丽就告诉小华,他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没想到,小华突然因体内出现病毒导致血小板降低,最低时血小板值只有11,不得不推迟出院时间。从3月初入仓起,小华已经在仓内待了2个月。

在无菌仓待了80多天的小华,今(23)日顺利出仓,跟母亲张惠丽一起出院回家。换完衣服,小华把衣物、拖鞋整齐收拾好,兴奋地对张惠丽说:“原来外面的温度比仓内高啊,太久没下床,我都有点不会走路了。”

出院,意味着小华与白血病魔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生也迎来新希望。“从现在起,可能比婴儿还要小心呵护他。经历了这场病,我只希望他能好好活着。”张惠丽说。

2017年4月,小华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经过配型检测,唯一能够给小华移植造血干细胞的只有父亲郭某,但那时郭某正在甘肃省兰州监狱服刑。为了挽救这名18岁少年的生命,经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特批,郭某由甘肃调回四川省崇州监狱服刑。今年3月15日,从郭某体内提取的造血干细胞顺利移植到小华体内。

新闻回顾:

男孩救逃狱犯人(囚犯千里转监救病儿)(1)

小华和妈妈走出医院

无菌仓待了80多天终于出院

半个月前,张惠丽就告诉小华,他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没想到,小华突然因体内出现病毒导致血小板降低,最低时血小板值只有11,不得不推迟出院时间。从3月初入仓起,小华已经在仓内待了2个月。

“我之前告诉他今天出院,他还不信,觉得我几次欺骗他,直到看医生把回家要用的药拿过来才相信,这次是真的。”张惠丽笑着说,去年4月儿子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时,她最开始隐瞒真相,后来被小华发现。“我这个妈妈,在儿子眼里,怕是没有信任感咯。”张惠丽说。

小华得知真相后,有点难过,但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开始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白血病,也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张惠丽说,几乎没听儿子抱怨过。“我想抱怨也没用,心情不好,对病情不好的嘛。不过我确实着急,一般看到其他人40多天就能出仓了,我的时间却比较久。为这个,护士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郭元老’。”小华说完,引得张惠丽大笑起来。

张惠丽解释,40多天出仓的病人会住到普通病房继续观察,而小华是从无菌仓出来后直接出院,整个骨髓移植过程非常顺利,小华恢复得比较好,因此出院甚至比其他早前出仓的病友更快。

男孩救逃狱犯人(囚犯千里转监救病儿)(2)

小华向主管医生赠送锦旗

“我只希望他能好好活着”

小华的主管医生刘芳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小华目前状况很好,体内病毒已经治好,血小板也在稳定上升,目前属于安全水平,但还有很多注意事项,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前几个月尽量减少外出,在家静心休养,可以适当做些运动等。

“从现在起,可能比婴儿还要小心呵护他,我们会和他一起努力。经历这场病,我只希望他能好好活着,是不是儿子?”张惠丽轻轻摸着小华的头,又握了握他的手。

原本,小华今年要高考,但之前曾休学一段时间调养,现在又因住院耽误,小华说,可能很难再返回学校读书了。“这个病出院后也要休养一两年才能正常融入社会,我想之后身体好些,参加一些培训机构,把想学的知识补上。在家这段时间,可能学习做做面包糕点吧,我喜欢这个。”

18岁的小华说话做事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经历病痛折磨,小华说,他不觉得遗憾,以后还有时间。“住在医院,我看到了很多比我小的娃娃,病情更严重,我感到很庆幸。唯一遗憾的是没法和同学一起毕业,今年高考后大家也各奔东西了,可能以后很难见到。”

男孩救逃狱犯人(囚犯千里转监救病儿)(3)

妈妈张惠丽和儿子小华

“无论再陌生,总归是爸爸”

小华5个月大时,父亲郭某便因故意伤害罪入狱服刑。经过配型检测,唯一能够给小华移植造血干细胞的只有郭某,但那时郭某正在甘肃省兰州监狱服刑。为了挽救小华,经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特批,2018年1月,郭某由甘肃调回四川省崇州监狱服刑。

这么多年来,小华只跟父亲每年通1、2次电话。在小华记忆中,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这个称呼也很陌生。移植手术前,张惠丽带身体尚可的小华到崇州监狱探望郭某,这也是小华和父亲近17年来第一次相见。小华远远就喊了声“爸爸”,这让张惠丽惊讶也很欣喜,原本以为两人见面会尴尬,没想到聊得还不错。

“无论再陌生,总归是我爸爸,当时心里有一种想喊他的冲动。可能以后也不晓得该怎么跟他相处,但我愿意慢慢培养跟他的感情,两人互相适应对方吧。

为了准备小华回家,张惠丽提前两周就开始收拾房间,换新床单被套、打扫卫生、消毒液和紫外灯消毒房间、装空气净化器、清洗空调过滤网……张惠丽说,她从没想过会成功转监,顺利手术,直到最后出院。“这一切就像做了一场梦,有点曲折,有点累人,但结局是好的,我要感谢所有人。”(文中张惠丽、小华为化名)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瑜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刘艳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