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的王近山埋怨杜义德(病重的王近山埋怨杜义德)
病重的王近山埋怨杜义德(病重的王近山埋怨杜义德)“别这么说老杜,不管我来不来你都不能死。你还记得在定陶说的话么?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等到退休后要在一起好好的出去转转。”杜义德紧紧握住王近山,声音哽咽。“老杜你来看我,我很开心,这下就是死也无憾了。”王近山身上的烟消云散,他挺起身子看向门外充满期待。果然看到正在走进病房的杜义德:“老杜,最后的时候还能见到你,真好,只是你来得太晚了。”“说什么呢老王…”杜义德看着努力撑起身子的王近山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杜义德的眼中涌出热泪,晕染了视线,他快速上前拉住王近山手将他搀扶着躺下,因为病痛的原因他在这个老人身上再也见不到那个指点江山、笑谈戎马的“王疯子”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1978年4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里,患有胃癌的王近山身形消瘦、眼窝凹陷正躺在病床上安静休息。
“吱~”
一名护士突然推开病房门,迈着小碎步走到这个老人身边轻声呼唤:“王首长,您的老朋友杜义德来探望您了。”
王近山听到了护士的话显得很激动,浑浊的眼睛忽然变得清澈明亮:“老杜来了?在哪儿呢?”
王近山身上的烟消云散,他挺起身子看向门外充满期待。果然看到正在走进病房的杜义德:“老杜,最后的时候还能见到你,真好,只是你来得太晚了。”
“说什么呢老王…”杜义德看着努力撑起身子的王近山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杜义德的眼中涌出热泪,晕染了视线,他快速上前拉住王近山手将他搀扶着躺下,因为病痛的原因他在这个老人身上再也见不到那个指点江山、笑谈戎马的“王疯子”了。
“老杜你来看我,我很开心,这下就是死也无憾了。”
“别这么说老杜,不管我来不来你都不能死。你还记得在定陶说的话么?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等到退休后要在一起好好的出去转转。”杜义德紧紧握住王近山,声音哽咽。
王近山听后,两只眼眶通红转头移向窗外渐渐出神:“是啊,我很想与你,我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和平的年代好好看看这山这河。但是就我现在的身体来看恐怕是没办法履约了。”
杜义德明白了王近山的意思,他很想做些什么,但生死是上天的安排,他能做的只有多陪陪这个老朋友。
只是王近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一直见客,所以杜义德只待了一个小时就走。
在分别时病房的气氛很凝重,他们都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但两人还是故作轻松笑着分别。
渡江毙马初相识王近山与杜义德第一次见面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强渡嘉陵江的战役中。
杜义德在战斗承担了为红军部队搭建浮桥的工作,因为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浮桥虽然如期搭建完成但是在承载方面却有缺陷。
于是杜义德做出规定让红军战士们率先渡江,不重要的物资包括骡子、马匹都到到最后才能渡江。
在杜义德的要求下红军的渡江井然有序,既保证安全,效率又很高。
这时却发生了一个意外,红军渡江的队伍忽然停在了桥头,造成拥挤,发现不对的杜义德赶忙上前察看情况。
这才发现是有人不听规定居然牵了两匹马上桥,而这两匹马还好巧不巧的卡在了浮桥连接的地方,任凭怎么拽拉也出不来。
杜义德见到这样的情况当即大怒,他对着拉马的那人拉大声响:“你是怎么回事!不知道马要留到最后才能上桥么!你这么搞让后边的同志怎么办!”
杜义德虽然说话很冲,但还是想赶紧解决问题。不料那人这时也火了,脾气比杜义德还要大:“你给我喊什么喊!我就上桥了怎么了,这两匹马是给首长牵的今天必须过江。”
杜义德听到这人这么理直气壮,脾气比自己还大当即就忍不住了,再看看后面越积越多的队伍他当即拔出手枪击毙了这两匹马,并命令战士们将马推下江。
那人见到杜义德敢这么做,居然也拔出配枪指着他的脑袋,两人就这样陷入对峙,谁也不肯让谁。
关键时刻领导徐向前赶了过来,命令两人放下枪,并加以调解。
杜义德这才知道跟自己对峙的是大名鼎鼎的“王疯子”王近山,出于对革命英雄的钦佩,他选择了和解。
而王近山则在接受批评后对徐向前说杜义德的脾气和自己一样,他很喜欢。
就这样两人相互原谅,也算不打不相识。
定陶合作创佳绩1946年7月,在第六纵队建立近一年时,正在邯郸工作的杜义德被刘伯承和邓小平派去第六纵队担任政委。
在得知这项任务后,杜义德很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好友王近山就在第六纵队担任司令。
是的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自杜义德毙马后,一直到延安时期,王近山都与他保持着联系,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两人因为趣味相投关系越来越密切。
1946年8月下旬,陇海战役获得胜利后,国民党迅速派出王牌部队对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部队在定陶展开包围。
面对当时的危急形式,刘邓立刻组织了军事大会,并在会上提出:“把敌军引诱到大杨湖展开战斗,予以歼灭。”
只是任务已经提出该派谁执行呢?
刘邓看着会上默不作声的各纵队司令和政委十分无奈,如果是平时这些英勇骁将恐怕早就按捺不住了,但现在刚刚经历了陇海战役,部队人困马乏、装备消耗严重,而敌人是战力强大的王牌部队,没有人有完成任务的信心。
可就在这个时候王近山看着沉默的会议站了出来:“让我们六纵队去!两位领导,我们还能打让我们去。”
说着王近山给杜义德传了个眼色,作为好友杜义德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站起请战:“两位领导,跟老王说的一样我们六纵没问题,交给我们吧!”
邓小平看着接连请战的两人很是欣慰他夸赞道:“王近山不是疯子,他是革命英雄主义!”
最后在王近山与杜义德的默契配合下克服困难,果然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成功按计划全歼了敌军。
也正是在定陶战役获胜后,王近山与杜义德的关系更加要好,一次王近山意外出车祸被送往后方治疗时他告诉杜义德要在革命胜利后与他一起看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互帮互助终于在经过数年的艰苦战斗后,新中国建立了。王近山与杜义德都因为军功获得了中将军衔,并被委任要职。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杜义德被派到海军方面工作,王近山在北京任职公安部副部长,两人也就此分开。
后来到了1964年,新中国的政局发生动荡,王近山因为坐椅子上厕所的问题被降为大校,发配到黄泛区农场任职副厂长。
但是有谁知道王近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腿上有旧伤,只要蹲下了就站不起来了,不得已才选择在椅子上开出孔洞用以解决问题。
在面对指责时王近山大声喊道:“你们说我腐败,难道坐在椅子上上厕所就是腐败?你们可以自己坐上去试试,看看到底舒不舒服!”
尽管王近山已经确实有难言之隐,但那些指责者还是选择忽略。
在农场工作时因为腿上的原因王近山的生活很不方便,好在工人会帮助他,而且他也经常受到好友杜义德的来信和鼓励。
“老王,在农场的生活还好吗?你的事情我正在帮忙向领导反映,但是现在的情况依旧很不明朗,恐怕你还要受很多的苦。但是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
“老杜,我生活的很好。农场里的工人都会帮助我,请你不要担心了。至于我的问题,顺其自然就好,你要小心不被牵连。”
像是这样的书信王近山与杜义德一直在进行,直到数年后王近山被恢复名誉派往南京工作,两人的书信一直没有间断。
近山病逝,只余义德但是两人见面的次数却随着书信的来往逐渐减少,一直到王近山确诊胃癌,杜义德才有机会放下工作来到南京探望。
这时的王近山是一个只能躺在病床上延续生命的人,杜义德在病床外站了很久才敢进去面对自己的好友。
他真的变了,那个牵着马与我对峙的“王疯子”再也找不到了,杜义德握住王近山的手很久也不肯松开。
1987年5月10日,饱受癌症折磨的王近山离开了人世。得知消息的杜义德当即哭红了眼,不停地呼唤“王近山、王疯子!你不能死,我们还要一起去看看新中国!”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任凭杜义德如何王近山也回不来了。
一段时间过后杜义德已经从好友去世的悲痛中走出,可每当想起王近山他都会说:“功名太薄于近山同志。”
杜义德说的没错,王近山去世的太早了,才不过63岁。他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打仗,却没有享受多少的和平。
后来杜义德曾撰写了一篇名为“缅怀近山战友”的追忆文章,在文章中他表示:“我与王近山同志是真挚的好友,在长时间的动荡环境中,我们彼此帮助、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彼此战斗。我们能有如此成就,带领一支伟大的革命队伍是离不开彼此的,因此对于王近山同志的牺牲,我表示非常的遗憾,同时王近山同志的牺牲也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王近山早早离去,而杜义德也在2009年9月与世长辞。他们的离去代表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也带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但是他们之间真挚的伟大友情却能一直流传下来,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