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乏防秋燥试试这几招(告别暑热做好6件事)
解秋乏防秋燥试试这几招(告别暑热做好6件事)中午的时候,适当午睡。而且秋天阳气减弱,人更要早些睡觉,以顺应阳气收敛。春困秋乏。夏天刚过,酷热消耗了人体的大部分能量。秋天气温下降,不再酷热难当,晚上可以多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和精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一到,意味着酷热的天气结束,天气正式转凉。
和立秋相比,处暑属于季节交替的时间点,早晚温差变大,空气干燥,一定要注意这六点。
1、早睡早起,防止秋乏
春困秋乏。
夏天刚过,酷热消耗了人体的大部分能量。
秋天气温下降,不再酷热难当,晚上可以多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和精力。
而且秋天阳气减弱,人更要早些睡觉,以顺应阳气收敛。
中午的时候,适当午睡。
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精力。
也可以适当饮茶,提神醒脑,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秋天主肺,干燥的天气最容易损伤肺气。
所以秋天人容易咳嗽。
加上气温变冷,更容易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
要更加注意肺部养护。
可以多吃百合、梨、石榴、莲藕,生津止渴,祛燥润肺。
少吃一些辣椒、胡椒等食物。
防燥润肺,秋天才能少生病。
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开始变大。
但是切忌过快加衣。
秋天刚开始,稍微冻一下,才能更好地适应冬天的寒冷。
过快加衣,人的耐寒能力可能无法得到锻炼,冬天到来的时候,容易感冒。
当然,老人和孩子不要轻易秋冻。
早晚及时加衣,晚上盖好被子,防止感冒。
如果遇到秋雨,气温骤降,记得及时添加衣物,不要盲目秋冻。
4、收敛情绪,平稳心性
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万物凋零,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压抑起来。
所以古人常常秋季登高。
登高远望,一切糟糕的心情都烟消云散。
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心情不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节。
看看书、听听歌、出去走走。
多和朋友们一起出游,登高望远,愉悦身心,排解忧愁。
5、适度运动,调养精神
三伏天不宜活动,一动就是一身臭汗。
处暑之后天气慢慢变凉,早晚变得凉爽舒适起来,可以适当进行锻炼。
但是秋季干燥,为了避免出汗过多,也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
散步、太极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不仅促进血液流动,还能提高肺部功能,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保持精神愉悦。
处暑时节,早上天气凉爽,中午炎热,晚上寒气上升。
所以要早动晚静,早上早起锻炼身体,提高新陈代谢,拥有一天的好状态。
6、循序渐进,慢贴秋膘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夏天出汗过多,胃口也不好,所以人的身体容易被掏空。
秋天是最佳的进补时节,俗称“贴秋膘”。
但是要注意温补。
羊肉火气过大,尽量少吃。
可以多吃牛肉、鸭肉。
多吃瘦肉,少食肥腻,不然容易消化不良。
还可以吃些苹果、莲子、山药,都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儒风大家 ID:rufengdajia 作者 :儒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