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因此,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感染源,其中大部分为链球菌属;感染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因此临床应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十分重要。

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面部以及颈部等多处。由于口腔颌面部存在能够连通的多个潜在交通间隙,出现炎症时容易扩散到邻近组织间隙,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多间隙感染,再者病原菌存在口腔内部,细菌繁殖速度较快,可导致病情的快速发展。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1)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为其中常见急症之一,一般主要来源为牙源性和腺源性感染,不仅病情发展迅速,而且一旦引起多种并发症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颌面间隙面下部为主要的感染部位,其中下颌下间隙最为多见,革兰阳性菌为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以星座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相对较少,且主要感染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2)

随着近年来临床经验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的出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群也在不断变化,为了解口腔颌面部间隙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菌体类型、感染部位和耐药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参考,一项研究分析了某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46例的临床资料,采集感染者颌面和口咽间隙的脓液加入含有疱肉培养液的管中,分别在厌氧和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3)

研究结果显示,64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多为急性炎症,发病原因中牙源性感染占62.07%,其次为腺源性感染占17.18%,外伤性感染占12.69%;以眶下间隙、颌下间隙和咬肌间隙等部位感染为主;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7株占74.81%,以星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0株占25.19%,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干燥奈瑟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为11.11%和11.54%;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相对较敏感,耐药率为31.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较敏感,耐药率为10.00%。

因此,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感染源,其中大部分为链球菌属;感染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因此临床应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十分重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