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撤否量增逾三成(IPO带病闯关决不允许)
ipo撤否量增逾三成(IPO带病闯关决不允许)那么,上述4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后,迟迟未有进行回复,尤其是当中的ZJGX,若扣除监管10个工作日发出问询所用时间来看,该企业接到首轮问询至今也已有80天,留给企业回复问询的时间已不多。而当前注册制板块中以此为由撤材料的企业早有案例,如此前申报科创板终止后二次申报创业板的XXXC在回复问询中提到此前终止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回复审核问询时长超过3个月。由此来看,HZJ与YRXC距离最近一次更新均已近二个月,而另一家ZJGX最近一次更新至今已90天,且仍处于第一轮问询未回复状态,已十分接近监管机构限定的3个月期限。同时,最新3月3日更新状态的JZFS在被抽中现场检查时,企业正处于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的状态,直至3月2日才恢复审核,且该企业在中止前仍未回复监管第一轮问询。抽中企业开启拖字决?据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统计,1月31日被抽中现场检查的4家未撤材料的企业中,科创板与创业板企业各占一半,其中,有3
1月2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1月31日,20家注册制申报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一时间被抽中企业纷纷撤材料,截至最新已有16家企业撤材料,占比高达80%,令市场侧目。
而监管同样关注到这一点,从近期监管的表述来看,IPO材料“一撤了之”的现象或成为过去式。但与此同时,我们不禁好奇,剩余的4家未撤回企业当前IPO进度如何?
1
3家企业被抽中后未更新动态
抽中企业开启拖字决?
据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统计,1月31日被抽中现场检查的4家未撤材料的企业中,科创板与创业板企业各占一半,其中,有3家企业最新更新日期停留在去年的12月及1月份,被抽中后企业再无更新。
根据IPO审核流程规定,上市委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首轮审核问询,需要再次问询的,在收到回复后10个工作日内发出,以此类推。而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问询时间则不超过3个月。
由此来看,HZJ与YRXC距离最近一次更新均已近二个月,而另一家ZJGX最近一次更新至今已90天,且仍处于第一轮问询未回复状态,已十分接近监管机构限定的3个月期限。同时,最新3月3日更新状态的JZFS在被抽中现场检查时,企业正处于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的状态,直至3月2日才恢复审核,且该企业在中止前仍未回复监管第一轮问询。
那么,上述4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后,迟迟未有进行回复,尤其是当中的ZJGX,若扣除监管10个工作日发出问询所用时间来看,该企业接到首轮问询至今也已有80天,留给企业回复问询的时间已不多。而当前注册制板块中以此为由撤材料的企业早有案例,如此前申报科创板终止后二次申报创业板的XXXC在回复问询中提到此前终止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回复审核问询时长超过3个月。
因此,上述企业是否存在以时间换空间,用拖延来回避监管?
2
4家未撤企业,信披、合规、板块定位与行业定位均遭质疑
对此,我们仍以企业此前回复的问询及公开披露资料作为主要依据,来探索企业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看:
1、JZFS(第一轮未回复):数据前后不一,信披存问题
根据企业3月2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企业在更新的2020年1-9月电脑散热器的销量上出现前后不一,同时存在“516.21万件”与“517.15万件”两个不同的数据。与此同时,图中2020年1-9月企业产品“电脑散热器”、“工业散热器”及“机箱”三者产销率计算均存在问题。
数据显示,电脑散热器产量446.96,销量516.21,产销率应为115.49%,而招股书上产销率却为86.58%,显然是算法上产销数字对调计算产生错误,而工业散热器与机箱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在该企业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对于特别风险其中一项“境外经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提示中,公司增加了主要产品除成品风扇及导热膏外的其他主要产品被豁免征收关税将于2020年12月31日到期这一事项,而公司目前主要出口至美国产品被征收25%关税。而根据企业披露,境外销售收入占企业各报告期营收比例均超70%。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ZJGX(第一轮未回复):三战IPO,挂牌期间收监管警示函
ZJGX资本市场对其并不陌生。2003年12月,GX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并于2009年被ST,该年6月,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将全部资产、负债置出至ZJGX,并注入华夏幸福,退出A股。2015年ZJGX挂牌新三板,2016年12月企业曾递交IPO招股书,后于2018年撤回,而原因则是为拟对部分股东持股情况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ZJGX自2015年8月1日挂牌新三板开始至2016年5月4日期间,公司资金被多个关联方违规占用,累计被占用资金分别为4825万元、3270万元和900万元,合计8995万元。2016年11月18日,公司因关联方违规占用公司资金8995万元,而收到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的警示函。
3、YRXC(第二轮问询已回复):2019年IPO被否,创业板定位被质疑
根据YRXC招股书对公司主营描述显示,公司主要从事功能性涂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阶段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功能性涂料包括食品饮料金属包装涂料、油墨和 3C 涂料。
2019年企业IPO申报被否,会上,发审委对公司提出5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除了企业大客户存在的诉讼之外,就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竞业禁止问题。发行人的实控人在竞争对手苏州PPG任职十余年,2012年才离职,但发行人的前身却是2006年成立的,被要求说明是否存在损害所任职单位利益,同时,发行人核心技术形成也备受质疑。
与此同时,苏州PPG曾先后两次提起侵权之诉,最新一次是2020年10月对发行人及其实控人提起诉讼,而其实际控制人陈勇则出具的承诺函,承诺全额承担苏州PPG 诉讼事项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2747.64万元)。也因此,关于核心专利形成与未决诉讼贯穿企业本次IPO的两轮问询中。
除此以外,在第二轮问询的最后,上市委同样关注了企业的创业板定位问题。要求其补充披露各项主要业务符合创业板定位的相关特点。
4、HZJ(第二轮问询已回复):核心行业定位与研发费用投入连遭问询
根据问询回复,HZJ企业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是一家致力于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的供应商。在第一轮问询中,关于所属行业定位要求说明其是否准确,而企业的回复并未让上市委满意,在第二轮问询中的开篇,上市委再次追问,要求其充分选取权威、客观依据来说明其符合行业定位。
对此,发行人回复称和保荐机构查询了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发改委等国家权威机关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通过百度、谷歌等引擎搜索等,却均未能找到“智能关键通用零部件”的权威定义。因此,“发行人主要通过论述发行人的智能开关和智能控制器同时属于智能零部件、关键零部件、通用零部件,并结合相关权威机构认定意见,论证发行人主要产品智能开关和智能控制器属于“智能关键通用零部件”。”
与此同时,该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充足也遭受上市委连续问询。首轮问询上市委要求发行人结合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说明近年来未取得发明专利的原因,技术研发能力及研发投入是否不足。
根据首轮回复,在第二轮问询中上市委再次提出“2017 年-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的审计报告金额与加计扣除认定数存在较大的差异,2017 年-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认定数的合计金额小于 6000 万。与此同时,公司研发人员包括定岗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对此,发行人称,其申请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均小于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主要因为税务口径和会计口径下研发费用的认定存在差异,税务口径下发生的部分研发费用不允许加计扣除。而在保荐机构核查中则认为其人员划分准确适当。
最后,综合来看,上述4家企业在IPO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信息披露问题、企业合规性、申报板块定位与行业定位问题,而这些都是上市委在审核中主要关注的重点,也是近期部份被否的企业存在的问题。
而当前的共识,不仅是提高上市企业质量,也应意识到IPO冲关,不行即撤现象或将成为过去。3月20日,易会满最新讲话中对于最近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的高比例撤材料等热点现象,提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总的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