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个国际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国际护士节听没有翅膀的天使)
第108个国际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国际护士节听没有翅膀的天使)赵颖是一名癌症患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期。王英是省肿瘤医院疼痛病房的一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她们的交集,随时可能因病情的变化,戛然而止。 “哇,你星期五过生日?那我们陪你,要热闹庆祝才行 。”王英一边给赵颖(化名)打针,一边语调欢快地聊着家常。“太好了,我老公已经帮我定好了蛋糕。”在她的感染下,赵颖开心地笑着。 视频 实习生 刘文 通讯员 彭璐 梁辉 吴靖 安宁疗护护士:温柔陪伴,让更多人笑着挥手告别
省人民医院耳鼻喉一科护士长刘小白给患者理发。
省人民医院男护士在上海支援抗疫。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 供图
2022年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
“护士”这份职业,用爱和责任诠释医者仁心。人们总说,护士们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在这一光辉形象的背后,她们承受着苦和累,与患者一起抗争病魔。护士节来临之际,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近多位“白衣天使”,听他们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琪
视频 实习生 刘文 通讯员 彭璐 梁辉 吴靖
安宁疗护护士:
温柔陪伴,让更多人笑着挥手告别
“哇,你星期五过生日?那我们陪你,要热闹庆祝才行 。”王英一边给赵颖(化名)打针,一边语调欢快地聊着家常。“太好了,我老公已经帮我定好了蛋糕。”在她的感染下,赵颖开心地笑着。
赵颖是一名癌症患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期。王英是省肿瘤医院疼痛病房的一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她们的交集,随时可能因病情的变化,戛然而止。
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生一大课题。作为一名副主任护师,王英每天所做的,就是通过专业的服务,为患者们提供身体、心理、精神各方面的照料,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因患妇科癌症,24岁的李萍(化名)去世一段时间了。这个女孩的坚强,面对离别的释然,都让王英难以忘记。
李萍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优秀上进,却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遭遇癌症晚期。大量腹水、肠梗阻、剧痛,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煎熬。父母痛心不已,将女儿送到了省肿瘤医院疼痛病房。
止痛,处理大量腹水,身体稍微舒适的李萍就乐观地和父母交谈,向医护倾诉。“我问她有什么心愿,她说就想喝一口可乐。”王英很心疼,因为肠梗阻李萍只能打营养液,无法进食。
李萍24岁生日前三天,王英和其父母商量后,为她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会。王英买来可乐,为李萍在食道置了导管,李萍心满意足地喝到了可乐,再配合医护将可乐引流出体外。几天后,李萍离开了,非常安详。
用专业温暖服务,陪伴患者“生命最后一站”。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癌症离开的人数超过了280万,半数以上的肿瘤末期患者都有安宁疗护的意愿,但我国的安宁疗护才刚刚起步。
“生命的末端,因疾病带来痛苦,‘优逝’服务非常重要。”王英说,自己2015年进入疼痛病房,成为一名生命末期的“摆渡人”。“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王英是湖南省首批学习并从事安宁疗护的护士,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笑着挥手道别。
30年资深护士:
时隔12年,当年小患者送来三双毛线鞋
今年是刘小白从事护士职业的第30个年头。作为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一科护士长,这些年里她和同事们“琢磨”出8项国家专利,数次列入湖南省卫健系统的“记功簿”,成为全省护理业的“明星人物”。
“有时候滴药管脱落,药水滴到患者切开的伤口及周边,导致伤口皮肤溃烂,看着心疼。”刘小白和同事们反复琢磨、实验,最后用注射器创新了一种“固定套”,把注射器横向剪开,开设氧气管插孔和滴药管插孔,这项“创新”获得了国家专利。因为勤于思考,刘小白和同事们一起先后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器官堵管器、临床护理治疗车、吸痰用物手推车、移动分隔板……每一项专利都很简单,却饱含智慧,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临床护理。
刘小白家中,珍藏着一份特别的礼物——三双手工毛线鞋。“这个礼物,值得一辈子收藏。”这份礼物来自患者,并不是送给刘小白的,而是送给她孩子的。
“那年我还是护士,怀着孕。”挺着孕肚的刘小白,遇到了一个来自邵阳的小患者。12岁的男孩,左手手掌受伤,除大拇指外,四个手指齐齐切断。孩子喊痛,刘小白看着眼泪都掉下来,一直细心照顾。小患者出院时,陪诊的爸爸拿不出那么多钱,还差53.5元。当时月工资仅173元的刘小白,毫不犹疑地拿出了53.5元,带着这位窘迫的父亲办理了出院手续。
“小白姐,你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12年之后,一个年轻的男子找到了刘小白,问出这样莫名的问题。这人是谁?刘小白正疑惑时,男子伸出左手,半个手掌。当年的小男孩结婚了,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来到医院感谢帮助自己的护士姐姐。小两口还带了礼物,三双给孩子的毛线鞋,还有自家地里种的花生。
“这是礼物,也是激励。”作为医护人员,刘小白始终怀着赤诚之心。2016年,在跑步途中,刘小白救下84岁的晕厥老人;坚持做义工,志愿服务几百个小时……无论何时,当好一名 “白衣天使”,这是她的事业。
“男丁格尔”援沪:
上海曙光西院ICU里的“F4”
在医学界,男护士因稀缺,常被称为“大熊猫”。在湖南第三批援沪医疗队中,湖南省人民医院派出26名队员,其中四名90后“大熊猫”男护,被队友称为医疗队“F4”。
从4月23日开始,在接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ICU的半个多月里,“F4”相互协助,为危重症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进驻曙光西院ICU病房后,负责照顾的患者年龄最大为100岁,平均年龄达85岁。
“作为男护,有很多优势,我们当然要第一时间上前线。”“F4”中资历最深的罗俊,来自急诊医学科的急危重症专科,熟练掌握ECMO、呼吸机、血透机等各种急危重症操作技能。他告诉记者,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男护有体力优势。以接管的ICU来说,没有男护,一个俯卧位病人是很难翻过来的。
黎晋主动承担护理病情最重的病人,为了将一位90多岁的老人照顾好,每次喂水、输液、进行身体监测及侵入性操作时,他都小心翼翼。老人常常念叨着想家,黎晋陪他聊天,加油打气。“很开心的是,老人战胜了病魔,平安出院。”黎晋坦言,虽然这些是ICU中平凡的日常,但看到病人康复后的认同,会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一份职业的自豪感。
宋徽珉和曹又兴都是ICU中的“老将”。宋徽珉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就深入抗疫一线,2021年支援张家界,这次是他第三次走上抗疫一线。
4人表示,作为“90”后男护,当展现自我风采,肩负时代使命,为上海“疫消云散”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手记
提一盏灯,温暖每个人
护士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被誉为“提灯女神”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护士的工作虽然平凡琐碎,却又重要而伟大。无数年轻人在青春时期走入护理门,一生都怀着奉献精神为患者服务。
为临终患者温暖“摆渡”的王英、为患者交纳住院费的李小白、奔赴疫情一线援沪的罗俊、黎晋、宋徽珉、曹又兴……他们只是护士这个群体的缩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付出的努力,收获的感动和继续奋斗的方向。
护士节,为所有“南丁格尔”致敬。提一盏灯,照亮和温暖着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