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用这个方法复发率很低(白塞病如何个体化)
白塞病用这个方法复发率很低(白塞病如何个体化)BD患者的全身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激素、生物制剂等。临床中,医生可根据各种药物对BD特定症状的疗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对于有重要脏器受累者,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在疾病缓解2~5年后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全身药物治疗首先,建议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其次,不宜进食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还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果发生口腔或生殖器溃疡,建议进行伤口护理,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局部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皮肤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缩短病程,适用于复发不频繁、症状较轻、无需持续性系统治疗的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激素缓释剂有助于眼部炎症的控制。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塞病(BD)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出现的疼痛性皮肤黏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等,亦可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肺、肾等器官/系统。
BD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根治药物。依据《白塞综合征诊疗规范》,BD主要治疗目标是迅速抑制炎症,防止复发,防止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延缓疾病进展。治疗药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脏器受累情况、患者特点及患者的偏好来选择。
一般治疗
首先,建议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其次,不宜进食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还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果发生口腔或生殖器溃疡,建议进行伤口护理,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局部治疗
局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皮肤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缩短病程,适用于复发不频繁、症状较轻、无需持续性系统治疗的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激素缓释剂有助于眼部炎症的控制。
全身药物治疗
BD患者的全身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激素、生物制剂等。临床中,医生可根据各种药物对BD特定症状的疗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建议。对于有重要脏器受累者,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在疾病缓解2~5年后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结节性红斑和疼痛性溃疡有一定疗效。急性关节炎患者也可首选NSAIDs和秋水仙碱治疗。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治疗BD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皮肤粘膜受累的患者。秋水仙碱(0.5mg,每日2~3次)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善结节红斑和口腔溃疡,并可预防复发。还有研究显示,秋水仙碱对女性外阴溃疡有显著疗效。
3.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25~50mg,每晚1次)对口腔、生殖器溃疡和假性毛囊炎有效。此外,沙利度胺(50~100mg/d)可用于食管溃疡,及常规治疗无效的肠白塞综合征。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使用沙利度胺,可致胎儿畸形,长期应用可能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不良反应。《风湿性疾病患者围妊娠期药物使用规范》指出,女性患者应在妊娠前4~12周停用沙利度胺,男性患者应至少在准备生育前4周停药。
4. 阿普斯特
阿普斯特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口腔和外阴溃疡,且不良反应少。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BD相关口腔溃疡。此外,有研究提示,经阿普斯特治疗后,患者的生殖器溃疡有减少趋势。这一结果有待针对性研究验证。
5.激素
全身性激素用于秋水仙碱无效的结节红斑,急性单关节炎也可考虑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对于孤立前葡萄膜炎的患者,主要治疗是眼表散瞳药物和激素滴眼液。但是若患者伴有预后不良因素(青年、男性、发病年龄小)应考虑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累及眼后段的患者应给予全身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环孢素A、α干扰素或TNF-α抑制剂治疗。
此外,激素治疗有助于溃疡的快速愈合,可用于中重度肠白塞综合征,建议起始剂量泼尼松0.5~1.0mg/kg(或等效剂量甲泼尼龙或泼尼松龙)。对于心血管病变,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伴动脉瘤时应使用高剂量激素和环磷酰胺。
6. 免疫抑制剂
BD治疗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硫唑嘌呤可用于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其联用泼尼松或可作为葡萄膜炎的一线治疗。对中重度活动期肠白塞综合征患者,国内常用环磷酰胺(每2周0.4~0.6g)诱导缓解,硫唑嘌呤(2.0~2.5mg/kg/d)用于维持缓解和预防手术后复发。他克莫司可用于治疗环磷酰胺有禁忌和难治性肠白塞综合征。激素联用免疫抑制剂还是实质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的基础治疗。
7.TNF-α抑制剂
一般情况下,对于常规治疗无效、难治性或复发性患者,可使用TNF-α抑制剂,例如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等。越来越多的回顾性长期数据显示,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对BD眼部的皮肤粘膜表现具有治疗作用。
目前,何时停用TNF-α抑制剂仍有争议。有研究提示,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实现缓解至少3个月后,或可通过延长给药间隔来减用药物。
8. 细胞因子抑制剂
针对BD发病机制中涉及的促炎因子的新治疗药物正在探索,例如IL-1β、IL-6和IL-17抑制剂。IL-1β抑制剂阿那白滞素治疗葡萄膜炎的回顾性研究已显示有效;初步研究显示其治疗皮肤粘膜病变,部分有效。IL-1β抑制剂Canakinumab和Gevokizumab治疗葡萄炎也已显示出疗效。
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IL-6抑制剂托珠单抗治疗葡萄膜炎有效,但是治疗眼外表现无效。并且可能导致口腔生殖器溃疡恶化。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皮肤粘膜病变,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显示有效;但是,其治疗葡萄膜炎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显示无效。
参考文献:
1.van der Houwen TB van Hagen PM van Laar JAM. Immunopathogenesis of Behçet's disease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Semin Arthritis Rheum. 2022 Jan 10;52:151956. doi: 10.1016/j.semarthrit.2022.15195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038644.
2.郑文洁 张娜 朱小春 等. 白塞综合征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 2021(10).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0604-00398.
3.张文 李懿莎 刘冬舟 等.风湿性疾病患者围妊娠期药物使用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11):946-953.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0527-0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