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禅道人生三境界(以儒做人以道养生)

禅道人生三境界(以儒做人以道养生)1.慈悲心:慈悲心其实是一种关注人间的崇高情怀,类似儒家讲的道德心。禅家讲“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以禅清心:境界无边,禅修五心以道养生:儒家的智慧,若时比喻为一种太阳的精神,那么道家精神就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含蓄!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

禅道人生三境界(以儒做人以道养生)(1)

以儒做人:孔子和孟子,从道德到政治,一方面树立了伟大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又设计了系统的政经制度。他们的思想逻辑就是要求先做人,然后才能做事,做好人,才能做好事。用儒学的术语,叫做“内圣外王”,朱熹所谓《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遵循着这个逻辑。因此儒学实际上是从伦理到政治,是一种伦理政治学

一切都围绕着做人,做有道德的人展开,因此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就成了儒家的核心诉求。

以儒做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孔子告诉我们“下学上达”。

我们平日的学习都是下学,看似很平常,但是只要坚持这个下学,你的知识水平、文化品位、道德境界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提高,也就是不断地实现上达,不断接近那个理想

以道养生:儒家的智慧,若时比喻为一种太阳的精神,那么道家精神就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含蓄!

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

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

禅道人生三境界(以儒做人以道养生)(2)

以禅清心:境界无边,禅修五心

1.慈悲心:慈悲心其实是一种关注人间的崇高情怀,类似儒家讲的道德心。禅家讲“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2.平常心:平凡中有伟大,这就是禅的开悟。因此禅宗又讲平常心、平常事。普愿和尚说“平常心是道”,“随所住处恒安乐”

3.清净心: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就是以禅清心的境界。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自由心:培育自由心,就是要挣脱名缰利锁,跳出十丈红尘,实现超然的精神境界。实现这个精神境界,用佛家的说法,首先要能够舍得,能够放下。舍得什么?佛家说:“内舍六识,中舍六根,外舍六尘。”

5.自然心:李翱赞颂药山的诗极有禅宗气象,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禅道人生三境界(以儒做人以道养生)(3)

最高的存在都通往自然。老子告诉我们“道法自然”,儒家也讲“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禅的自然心,体现为人生的顺其自然,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顺其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好像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