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怎么回事:面部皮肤病科普 一 :激素依赖性皮炎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怎么回事:面部皮肤病科普 一 :激素依赖性皮炎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色丘疹甚至脓疱。轻微外界刺激即可诱发,如空调密闭环境、日晒、情绪激动、热水洗头、刺激性食物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时间>1月),出现特殊炎症状况。原治疗部位炎症复发或反跳,常表现为阵发性潮红和鲜红斑片,表面光滑,皮肤萎缩变薄,皮纹不明显。患者自觉烧灼感、刺痛感、紧绷感,部分瘙痒。主要发生在面部,又称红脸综合征,也可以发生在阴囊(红色阴囊综合征)。
但短则半年,常则数年,就会出现皮肤越来越敏感,换个化妆品就不行,需要不断加大激素强度才能控制症状,类似于吸毒后产生的戒断表现。
所以激素依赖和过敏完全不同,真的用了某个产品过敏,只要及时停用合适处理就会好转,反而没有这么麻烦。
2
临床表现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时间>1月),出现特殊炎症状况。
原治疗部位炎症复发或反跳,常表现为阵发性潮红和鲜红斑片,表面光滑,皮肤萎缩变薄,皮纹不明显。患者自觉烧灼感、刺痛感、紧绷感,部分瘙痒。
主要发生在面部,又称红脸综合征,也可以发生在阴囊(红色阴囊综合征)。
轻微外界刺激即可诱发,如空调密闭环境、日晒、情绪激动、热水洗头、刺激性食物等。
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色丘疹甚至脓疱。
常有皮肤干燥,脱屑,结痂等。
一旦停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戒断反应”。
3
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表现和发生与面部的脂溢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鉴别不难。
因为可以发生在其他类型面部皮炎治疗后,所以要注意是否伴发。
无论从临床表现、诱因、发病机理和治疗来看,容易和玫瑰痤疮混淆。
玫瑰痤疮多为原发,而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生于长期误用糖皮质激素类产品后,既往病史及病情演变对于鉴别很关键。
国外也有学者提出“激素诱导型玫瑰痤疮”这一概念,两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4
治疗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一定要停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或药膏。
熬过这段痛苦时刻,才会逐步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同时做好抗炎治疗。
比如口服复方甘草酸酐片、羟氯喹等。
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兼有抗毛细血管增生。
外用他克莫司或匹美莫司近年来趋于谨慎,虽然不是激素,但面部长期使用这些免疫抑制剂也会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停用容易复发。如果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好转后逐步减量停用,并配合其他治疗。
布特等外用抗炎药膏不产生依赖,且基质偏油起到保湿锁水作用,部分人有效。
HHD患者皮肤会感觉很烫很干很难受。
红肿灼热明显的可以湿敷缓解,也可以冷喷或选择一些靠谱的活泉水喷雾。
停用成分复杂或不明的化妆品,但基础护肤必不可少。干燥紧绷的做好保湿工作,如外涂尿囊素、乳膏基质等保湿剂或者外用舒敏、保湿、修复类护肤品。
贝复济(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各种EGF(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对恢复皮肤有作用,具体用量用法疗程需要进一步观察。
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血管反应性高且焦虑烦躁的,可以口服黛力新缓解。
舒敏之星、LED(黄光、红光及830近红外)等光电治疗有助于抗炎、舒缓、镇静。稳定期针对毛细血管扩张也可以选择光子或脉冲染料激光,但一定要选择合适时机并沟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