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对于没有天赋的人来说,一般就画个爱心,画个小花,写几个字。他们把皮肤变成了画板痒到怀疑人生的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荨麻疹又被称为“瘾疹”“鬼风疙瘩”“风蓓癗”等。中医古代文献又称“风瘩癌”“风疹块”“赤白游风”“风疹”“痦瘤”,因皮疹时隐时现又称“隐疹”。《诸病源候论》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本病是一种以皮肤作痒,搔之起风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但是,勤劳善良勇敢乐观的人们,却利用荨麻疹“搔之起风疙瘩……消退后不留痕迹”这样的特点(也就是皮肤划痕症),将荨麻疹玩出了花来。

小编导读: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小编我就“有幸”体会过~)。这种病有两个特点——

1. 痒,非常痒,跟针刺一样,不挠不舒服,挠了更加痒。

2. 此病有皮肤划痕症现象。也就是人为的用指甲在皮肤上划痕或用钝器划皮肤后 该处就会隆起 呈现为边缘带有红晕的条索状肿块,同时伴发瘙痒。本来是个难忍的疾病,但就有那么些脑洞清奇的妙人儿,把荨麻疹生生变成了艺术……

痒到怀疑人生的病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荨麻疹又被称为“瘾疹”“鬼风疙瘩”“风蓓癗”等。中医古代文献又称“风瘩癌”“风疹块”“赤白游风”“风疹”“痦瘤”,因皮疹时隐时现又称“隐疹”。《诸病源候论》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本病是一种以皮肤作痒,搔之起风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的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但是,勤劳善良勇敢乐观的人们,却利用荨麻疹“搔之起风疙瘩……消退后不留痕迹”这样的特点(也就是皮肤划痕症),将荨麻疹玩出了花来。

他们把皮肤变成了画板

对于没有天赋的人来说,一般就画个爱心,画个小花,写几个字。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1)

有一些真正的艺术家们。比如43 岁的英国艺术家 Sarah Beal,她是这个圈子内的名人(能相信吗?荨麻疹画已经有“圈子”了~),就已经在身上创作图画三年了。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2)

尽管有很多人喜爱她的作品,同时也有一些英国民众质疑她的这种创作形式。

但是,Beal 从不理会这些质疑的声音,她告诉周围的朋友——

你离艺术太远,只是因为你还没得荨麻疹。

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无惧痒痒的。

当然还有一些人进行了各种更加复杂的艺术创作。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3)

荨麻疹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创作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有的人忍受孤独,有的人忍受贫困,而他们则是如坐针毡。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体内组胺的代谢,这些巨作只能保存不超过半小时。

荨麻疹从何而来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总由先天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

就分类来说,分为风热犯表、风寒束表、胃肠湿热、卫表不固、气血两虚、气血瘀滞六种证候。

世界上有什么皮肤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又好看的皮肤病了)(4)

中医治疗荨麻疹进展

除了传统的中药治疗以外,近几年,中医临床上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也不断更新,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

1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

主穴取膈俞、肺俞、心俞,配穴取血海、曲池、合谷、足三里。主穴不留针,起针后立即在针刺处拔罐,选择大号火罐,火力要大,留罐15分钟。配穴采用轻刺激,快速进行,以酸胀为得气,留针30分钟,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治疗36例,总有效率97.2%。

2中西药封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川芎、防风、茵陈、栀子各20g,多塞平20片,研细末备用,制成封脐散。取20g封脐散加陈醋调湿,填塞脐窝,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治疗2周。治疗60例,总有效率88.33%。

3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荨麻疹

取穴上肢曲池、合谷,下肢血海、足三里。抽取维丁胶性钙针剂,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每日选用两组穴位,4次为1个疗程。治疗44例,有效率为100%。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宋坪、杨志波主编),《皮肤病常用中药治疗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宋兆友、宋宁静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