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能防治骨质疏松吗(对治疗骨质疏松有特殊作用)
维生素k能防治骨质疏松吗(对治疗骨质疏松有特殊作用)这种通过抑制骨破坏来抑制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唑来磷酸、阿仑膦酸钠。而这种双磷酸盐类药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说发热、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症状。双磷酸盐类的药物还能直接破坏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使其很难和骨细胞进行反应;或者是抑制损伤的破骨细胞修复、诱导破骨细胞发生凋亡,从根本上减少了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破坏。如果是血液中的钙浓度过低,骨形成和骨破坏的平衡就会被打破,骨骼中的钙会游离到血液中,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血钙需求。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骨骼中的钙得不到补充,就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所以,目前市面上治疗骨质疏松的原理可以通过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实现。抑制骨破坏的药物主要是双磷酸盐类,双磷酸盐可以和身体骨骼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就像一层保护膜一样,把骨骼表面包裹起来,能够防止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在
骨质疏松其实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人体的骨量减少、骨小梁的微结构被破坏导致的骨强度的下降,骨脆性升高,易出现骨脆性骨折。其实对于骨质疏松,很多患者脑海中浮现的想法就是多补钙,钙充足,骨骼韧性自然会增加,就会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
事实上,骨质疏松的成因十分复杂,虽然是直接变现为骨量的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但作为全身性骨病,肯定会涉及到各种在身体之间的反应,所以骨质疏松的治疗不能单单补钙,往往还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
所以,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方法,以及维生素K在治疗骨质疏松中到底有何作用。
常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其原理骨质疏松并不是单纯的缺钙,和身体内骨破坏和骨形成这两个过程有很大的关系。骨破坏和骨形成是人体维持骨骼活性,提高骨骼强度的重要反应,通过破坏和形成,实现骨骼中的钙和血液中的钙相互交换,不仅能增加骨骼强度,还能维持血钙稳定性。
如果是血液中的钙浓度过低,骨形成和骨破坏的平衡就会被打破,骨骼中的钙会游离到血液中,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血钙需求。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骨骼中的钙得不到补充,就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所以,目前市面上治疗骨质疏松的原理可以通过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实现。
- 抑制骨破坏,唑来磷酸等药物
抑制骨破坏的药物主要是双磷酸盐类,双磷酸盐可以和身体骨骼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就像一层保护膜一样,把骨骼表面包裹起来,能够防止破骨细胞对骨骼的吸收,在途径上限制了骨破坏。
双磷酸盐类的药物还能直接破坏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使其很难和骨细胞进行反应;或者是抑制损伤的破骨细胞修复、诱导破骨细胞发生凋亡,从根本上减少了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破坏。
这种通过抑制骨破坏来抑制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唑来磷酸、阿仑膦酸钠。而这种双磷酸盐类药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说发热、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症状。
所以,如果患者不能服用此类药物,也可以选择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也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降低接触受体等方式,减少骨破坏,缓解骨质疏松的进展。
看完了抑制骨破坏的药物,接下来看看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 促进骨形成,激素类药物
有些药物能够刺激骨形成和骨破坏,但若是能够控制用药频率、用药量,就会表现出促进骨形成的效果,比如说特立帕肽。特立帕肽的别名叫做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本质就是合成激素的一种,在连续输注的时候可以引起甲状旁腺素PTH浓度上升,导致骨重建功能增强,所以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除了激素之外,还有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能促进骨形成,且某些微量元素还会和骨骼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能够大幅度提升骨骼的强度。
比如说锶元素,研究中指出锶元素可以调节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可以说锶元素能把骨髓干细胞转换成骨细胞;锶元素还能促进骨基质蛋白的合成与沉淀,简单点说就是帮助骨的再生;再者,锶元素还能替代少量的钙,从而提升骨骼的强度,缓解骨脆性的增加。除此之外,维生素对骨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就像被大家所熟知的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且还能对骨细胞有直接作用,促进骨矿化。所以很多时候骨质疏松患者都会把维生素D和钙片一起使用。
说了这么多,维生素K对骨质疏松有什么作用呢?难道和维生素D作用一样吗?
维生素K在治疗骨质疏松的特殊作用据2022年1月在沈阳医学学报发表的论文称,维生素 K 在体内经过循环代谢产生的还原型维生素 K,能够调节谷氨酰胺γ-羧化酶催化的γ-羧化过程,在骨组织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K是如何缓解骨质疏松症状的?维生素K是骨钙素分子结构中γ-羧基谷氨酸残基羧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之一。骨钙素在调节骨钙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是诊断是否患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在维生素K的促进下,骨钙素发生了反应,反应产生的物质和钙的结合能力增强,从而促进骨骼的矿化。
维生素K也能和成骨细胞细胞核内的受体相结合,促进骨基质蛋白的分泌、骨胶原增多。在进行的体外实验中,也发现维生素K能够促进成骨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
维生素K不仅能够促进骨骼的形成,还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破坏。维生素K抑制骨破坏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 维生素K可以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降低破骨细胞的数量;
- 抑制某些酶的合成、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降低骨吸收;
- 抑制白细胞介素-1 (IL-1) 等骨吸收因子和核因子 κB (NF-κB) 等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进而抑制骨吸收 ;
- 抑制溶酶体,使溶酶体的降解骨基质减少,造成破骨细胞数量下降,减少骨吸收。
维生素K和前面提到的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原理上基本相似,那维生素K和治疗药物相比,有没有什么优点呢?又有什么不足?
维生素K的优劣第一点就是维生素K副作用较小,无论是磷酸盐还是降钙素,亦或者是激素类药物,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水平。而维生素K本身就是在身体中存在的物质,肠道某些菌群即可合成维生素K。正常服用,除了维生素K过敏患者,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很少出现。
第二点维生素K适用面较广,有些特殊人群的骨质疏松,比如说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其是0~3个月、3个月~1岁的儿童,生长发育很快,很可能因钙的缺乏出现骨质疏松以及佝偻症。而一般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尚未确定,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孕妇,建议避免此类药物。
而治疗剂量的维生素K,对孕妇、儿童不仅能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还对其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所以适用范围较广。国外就曾用维生素K2来治疗妊娠、哺乳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在经过维生素K的治疗后,疼痛大幅度减轻,且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
第三点就是维生素K对骨质疏松症状缓解的效果要逊色于雌激素。维生素K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缓解骨质疏松的原理基本上相同,但研究显示,维生素K的效果要弱于雌激素。且维生素K治疗骨质疏松时,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也就是说服用就能起到作用,一旦停药作用很可能就会消失。
虽然维生素K效果不如抗骨质疏松药物,但维生素K在很多食物中均有出现,也就很容易补充。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K呢?
维生素K获取途径?前面我们提到,在身体肠道某些菌落中可以合成维生素K。但中老年人的肠道功能可能因衰老的原因,菌落的能力出现了下降,导致了维生素K的不足,所以就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K多存在于绿色蔬菜中,比如说菠菜、生菜、圆白菜,但肉类中很少,鲜肉、鲜鱼中的维生素K的含量,在每100克食物中竟然1毫克不到。所以希望大家注意合理地搭配膳食,荤素搭配。
因为维生素K参与全身骨骼的合成,所以其最适摄取量和体重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每公斤体重摄入10~20微克即可,若是有经常流鼻血、服用抗生素、胆囊炎、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
维生素K效果一般,但获取方便,在食物中就可以摄取到充足的剂量。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在配合上维生素K的补充,骨质疏松的症状一般来说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医生有话说骨质疏松几乎是中老年人避不开的话题,随着医学的发展,骨质疏松的面纱也被逐渐解开。目前市场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在骨破坏和骨吸收这两个方面进行治疗。
而维生素K在体内刚好和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作用相同,均可够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虽然维生素K的作用比不上这些专门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但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泛,在之后的骨质疏松药物中应该能有一席之地。
当然了,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