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外籍环甲关节与甲状软骨内缘相连上借环杓关节与杓状软骨相连2、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下、环形、构成喉底壁前部狭窄称环状软骨弓后部宽阔称环状软骨板

一、常见的喉部疾病有哪些?1、喉炎-在喉疾病中最常见。2、喉异物-异物嵌顿于声门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应积极抢救。患者有吸入异物的历史,呈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发声障碍。应立即通过喉镜取出异物;若无此条件,应先行气管切开解除窒息。3、喉麻痹-可由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发声异常。4、喉职业性损伤-由发声不当或发声过度所致,也可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刺激性气体,烟雾、外伤等。主要表现为声带充血、肿胀、力弱或形成声带小结和息肉。5、声带小结-是位于声带边缘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小结节,两侧对称。其病理改变早期为组织水肿,晚期为纤维增生。治疗首先是发声休息;可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局部进行透热疗法帮助水肿吸收。经保守疗法治疗无效的应在喉镜下切除小结,以后进行发声训练,纠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习惯。6、声带息肉-喉部慢性炎症或长期发声不当致粘膜极度水肿,可形成息肉。一般位于声带边缘或两侧声带的会合处──前联合。声带息肉妨碍声带的闭合,故多有嘶哑;大的息肉阻塞声门,可引起呼吸困难。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7、喉外伤-常因交通事故、喉插管、刎颈自杀等引起。软骨支架缺损或移位、肉芽和瘢痕组织增生等均可导致喉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喉狭窄的治疗方法是切除增生组织,并进行喉扩张,手术可通过喉镜进行,也可由喉正中裂开进行。8、喉肿瘤-喉良性肿瘤以多发性乳头状瘤为常见,好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可能由病毒引起,肿瘤常先侵犯声带和室带,然后扩散至喉的其他部分,甚至侵入气管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喉乳头状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可配合冷冻或涂鸦胆子油,效果不定,容易复发。恶性肿瘤中以喉癌最常见。二、喉部正常影像解剖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正中,上通咽腔下接气管,上界为会厌上缘,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分为声门区,声门上区及声门下区。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

1、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外侧壁甲状软骨板

前缘:前角(喉结)

后缘游离:上角和下角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3)

2、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下、环形、构成喉底壁

前部狭窄称环状软骨弓

后部宽阔称环状软骨板

上借环杓关节与杓状软骨相连

外籍环甲关节与甲状软骨内缘相连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4)

3、杓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

不规则三梭锥体形,尖向上,底向下 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并籍环杓关节相连,底有二个突起,前端声带突,后外侧肌突。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5)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6)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7)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8)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9)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0)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1)

4、会厌软骨: 位于喉的前上部,呈上宽下窄的叶状,下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方,平时耸立开放,吞咽时向后下反转关闭喉。在舌根与会厌之间有舌会厌谿,会厌后方为喉前庭。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2)

5、会厌前间隙

位于会厌软骨之前,为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锥体形间隙,内充满脂肪组织。

其上界为舌骨会厌韧带,前界为甲状舌骨膜和甲状软骨前上部,后界为舌骨以下部分的会厌软骨。

舌骨下会厌软骨有许多穿行神经和血管的小孔与该间隙相通,故会厌癌易循这些小孔向会厌前间隙扩展。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3)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4)

6、喉旁间隙

喉与甲状软骨间的间隙,由下向上渐宽,内充脂肪,是一个狭长纵形间隙,其前上方可与会厌前间隙相通。

声门上区癌易在侵及会厌前间隙后循此间隙向下发展至声门区。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5)

7、喉腔:

  • 声门上区:声带之上,室带以上喉腔称为喉前庭。声带与室带之间的腔隙为喉室。室带(假声带),由室韧带、肌纤维及粘膜组成,前端起于甲状软骨前角的上中段内面,后端止于杓状软骨前上面。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6)

  • 声门区由声带构成,喉室下方由声韧带、肌纤维和粘膜构成,前端起于甲状软骨前角中段内面,后附着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厚约5mm。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裂隙称声门裂,发音时声带内收。
  • 声门下区为声带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以上的喉腔,正常气道与环状软骨间粘膜厚度不超过1mm。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7)

三、检查方法

1、X线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8)

平片:侧位片观察喉部结构,正位片主要观察喉外伤和异物。

特殊检查:主要采用体层摄影,侧位体层以矢状面正中向两侧各0.5cm间距共摄3张,正位体层分别在平静呼吸、闭气及发“依”音照片,观察声带活动限度。

2、CT

1、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喉腔中轴与扫描线垂直;

2、扫描范围自环状软骨下缘至下颌角会厌上缘,层厚3-5mm;

3、发音状态扫描:让病人连续发“E“音,这时声带内收,可较好显示声带、梨状窝、咽后壁及杓会厌壁的形态及病变。

3、MRI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19)

  • 采用颈部线圈,下颌上抬,垫高肩部以抬高喉部;
  • 横断面扫描与声带平行,扫描范围自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层厚3-5mm;
  • 冠状面显示声带、室带、喉室、胸廓入口等情况较好;
  • 矢状面显示舌根、会厌、会厌前间隙、声带前联合较好;
  • 检查时病人喉部放松,平静呼吸,尽量减少吞咽动作以减少伪影。

四、正常影像表现1、 X线检查

侧位片可清楚显示会厌溪、会厌、声门上区、声门下区

正位体层摄影可清楚显示喉前庭、喉室、声带(真声带)和声门下区结构,在呼气、吸气、闭气、发音时可见声带的活动度及其形态。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0)

2、CT、MRI检查

喉软骨:软骨骨化及髓腔形成的程度。

1、年轻人软骨未骨化,T1及T2WI等信号,CT等密度,与其它软组织较难区分。

2、30岁以上成年人T1WI中央高信号代表脂肪及黄骨髓生成。年老时骨化变为皮质骨,信号减低。CT为高密度。

3、会厌软骨由弹性软骨组成,T1WI略低于肌肉,T2WI略高于肌肉。CT呈等密度,少有钙化。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1)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2)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3)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4)

正常喉部CT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5)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6)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7)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8)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29)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30)

耳鼻喉鉴别诊断(喉部疾病影像学检查与分型)(3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