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速度比正常人快是因为什么?心跳快慢会影响健康吗
心跳速度比正常人快是因为什么?心跳快慢会影响健康吗既然心跳快对健康不利,那么心跳慢,是不是就不会影响健康?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也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很大负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心律失常、心脏衰竭等。心脏跳动的快慢,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国外曾有一项长达26年的随访调查,受试者是35-84岁的人。根据长期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心脏跳动过快的人,死亡的风险更高,其中男性尤为明显。心跳过快会影响健康,主要是由于长期保持过快的心跳,交感神经持续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加重身体的负荷,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也会加快。
老王和老李是多年的邻居,前段时间两人都退休了,所以他们约定每天去家旁边的公园晨练。但对于晨练项目,两人却起了争执。
老王觉得生命在于运动,练的时候就应该动起来,所以想要和老李一起晨跑。
但是老李觉得,乌龟心脏跳动很慢,寿命却可以达到上百年,自己要是和老王一起跑步,心跳速度就会加快,寿命不就缩短了。所以老李更愿意静养,每天到公园打坐、下象棋,就可以算是晨练了。
根据这个故事,有些人不免产生疑问:心脏跳动快慢,对身体健康还有寿命,到底有没有影响?相信很多人都想老王和老李一样,保持着不同的观点,下面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心脏跳动快慢,会影响健康吗?心脏跳动的快慢,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国外曾有一项长达26年的随访调查,受试者是35-84岁的人。根据长期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心脏跳动过快的人,死亡的风险更高,其中男性尤为明显。
心跳过快会影响健康,主要是由于长期保持过快的心跳,交感神经持续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加重身体的负荷,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也会加快。
这种现象也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很大负担,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心律失常、心脏衰竭等。
既然心跳快对健康不利,那么心跳慢,是不是就不会影响健康?事实并非如此。
就拿运动员来说,虽然运动的时候,他们的心率要高于常人,但平静时他们的心率要比常人更低,这并不是健康的表现。
运动员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这会对心脏造成很大刺激,长此以往心脏结构就会重铸,平静时的心率会下降。因此,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出现了心功能减退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心肌肥厚。所以说,心脏跳动慢,同样会影响健康。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重视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
一般来说,若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甲亢、心力衰竭等问题,可能会出现心跳快的情况,例如甲亢患者因为体内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兴奋,从而导致β受体增多,心跳也会加速。
而患有甲减、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人,易存在心跳慢的表现,如甲减患者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各系统处于的代谢状态减缓,心率也就随之变慢。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心跳快,还是心跳慢,都可能影响健康。
通常情况下,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应该保持在60-100次/分,若能保持在此范围内,说明你的心脏很健康。若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原因造成。如果长期处于正常范围以外,则应考虑病理因素,及时至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心跳的快慢可能是身体健康程度的指标。常言道:心跳越快,寿命越短,这一说法有何依据呢?
二、心跳越快,寿命越短?除了乌龟的例子外,其他动物的心率及寿命,也被当作心跳越快,寿命越短的“证据”:
小白鼠心率900次/分,寿命2年;
大象心率30次/分,寿命50年;
鲸鱼心率20次/分,寿命80年;
可以看出,心率较快的小白鼠的寿命很短,而心率较慢的鲸鱼的寿命较长,很多人认为,这个说法运用于人体,不就是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吗?其实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因为人体是非常复杂的个体,抛开疾病因素不谈,有很多生理因素,都会对寿命造成影响,例如性格、饮食、生活习惯等。并且目前没有研究可以证实,心跳越快寿命越短。
而从疾病上来看,可以影响寿命的疾病太多了,而且能够影响心率的疾病也有很多。其中有一些疾病会导致心率减慢,例如甲减、先天性心脏病。
如果这类患者的心率不能及时干预,生命安全可能随时受到威胁。即使疾病不会影响心率,也有可能直接影响寿命。
另外,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使自己的心率减慢,寿命就可以得到延长吗?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所以说,只要心脏跳动正常,身体也在健康状态下,那么寿命也会相对较长。与其纠结于心脏跳动快慢,不如想想如何养护自己的心脏。
对于如何养护心脏,很多人都是半知未解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心脏喜欢和讨厌的事情。
三、心脏喜欢和讨厌的事情,你都知道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国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之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今,心血管相关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成为重大健康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约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情况做出改变,恰逢9.29日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今天我们借此机会详细了解一下心脏相关知识。
首先是心脏喜欢的事情:
坚持体育锻炼。
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肌的收缩性,增加心脏的输出量,让我们的心脏变得更有力。并且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内脂肪得到燃烧,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大家每周运动5天,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不过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例如,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可以进行打太极、慢走等慢性运动。
健康饮食。
建议大家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因为高糖、高脂肪类食物摄入后,会对心脏、血管造成损伤,容易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此外还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因为长期摄入钠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同时对心脏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控制体重。
我们都知道,身体内脂肪水平较高,心脏负担会随之提高,从而增加心脏疾病的患病率。因此建议将BMI控制在18-25以内,可以从运动、饮食等方面,控制自己的体重。
其次是心脏讨厌的事情:
久坐不动。
比起运动,很多人更愿意躺平,长期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减少心脏的工作量。长此以往,心脏功能可能会逐渐衰退,严重时甚至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熬夜、疲劳。
若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甚至熬夜工作,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若不能及时改善,可能会造成血管、心脏的损伤,从而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绞痛发作的可能。
抽烟喝酒。
香烟当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例如尼古丁、焦油等,其中尼古丁会不断对心脏的传导系统造成刺激,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心肌缺氧,严重时或许会诱发心脏病。
当酒精进入人体后,会随着血管流经身体各处,其中就包括心脏,此时心肌细胞受到刺激,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情绪波动。
当人体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状态下,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的情况,此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对心脏造成刺激,频繁情绪波动时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四、研究发现:若想心脏健康,建议晚上10-11点睡觉曾有研究发现:晚上10-11点睡觉,患心脏病的风险会降低。研究人员共分析了8万多名43-79岁参与者的睡眠情况。
通过长达5年多的随访,有3172人患上心血管疾病,其中1371人12点后睡觉,1196人在11-12点睡觉,473人在10-11点睡觉,131人在10点前睡觉。
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后,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在12点后睡觉,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而10-11点睡,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不过,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受试者的年龄不包括43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79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对于受试者的睡眠质量,研究中并没有关注,不过证实了睡眠与心脏的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写在最后心脏是否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无论心脏跳动快慢,只要维持在正常水平,都属于健康的状态。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应当多做对心脏有益的事情,并关注心脏的异常表现,若有异常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方爱玲. 精神紧张、性别与心脏健康[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8(07):39.
【2】饶志坚 常芸 王世强 马晓雯. 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的不利影响[J]. 体育科学 2016 36(06):46-54 72.
【3】刘志鹏 冯杰莉 赵威.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脏结构及功能[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 40(04):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