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病理结果: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癌术后病理结果: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怎么看1. 基本信息: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板块,基本信息、肉眼检查、附图、病理诊断,我们来一一解读。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怎么看?所谓宫颈癌的术后病理检查,就是在手术完成后,医生对患者体内取下的组织,如子宫、输卵管、淋巴结等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特殊染色、分子病理、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病理分析,汇总出病理学检测报告。这个检查报告囊括了活检组织的外观、细胞结构、已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未发现病理性改变等一系列信息,对后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手术,并不是宫颈癌治疗的终点,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还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治手术。
这些补充治疗对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而术后病理检查,就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后续治疗的重要标准。
那么普通人要如何看懂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怎么看?
所谓宫颈癌的术后病理检查,就是在手术完成后,医生对患者体内取下的组织,如子宫、输卵管、淋巴结等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特殊染色、分子病理、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病理分析,汇总出病理学检测报告。
这个检查报告囊括了活检组织的外观、细胞结构、已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未发现病理性改变等一系列信息,对后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板块,基本信息、肉眼检查、附图、病理诊断,我们来一一解读。
1. 基本信息:
这部分内容主要记录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送检材料等信息。
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是否有保有生育功能的诉求,如果患者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但送检材料里出现全子宫字样,可能出现了意外情况,要及时询问医生。
2. 肉眼检查
这部分内容是进行病理检查的医生肉眼观察到的情况,主要对送检材料进行了描述,并记录了不同区域、组织采样的状态、数量。
比如:左骼总,灰粉脂肪样组织一堆,直径2.5cm,触及结节6个,直径0.5-1cm。就是指,在左骼总取部分样品,样品直径约为2.5cm,其中有6个结节,直径在0.5-1cm之间。
此外,肉眼检查部分应该含有对可疑癌肿形状、边缘、质地、位置的记录,以及对癌细胞浸润情况的描述。
比如,肌间下见结节2个,切面灰白实性编织状,质中,7-9点处浸润最深,肉眼见位于宫颈肌壁2/3。
上述信息比较通俗化,很容易理解。将这部分信息与后续病理诊断综合,对病理分期有一定帮助。
3. 附图
不同的检测机构会在报告上呈现出不同的图片,我们需要重点观察显微镜下呈现的图像。那是对细胞病理改变最直接的描述,病理改变属于原位癌、鳞癌,还是腺癌,一目了然。
● 原位癌:可见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病变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
● 鳞癌:可见网状、团块状浸润间质。
● 腺癌: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相,腺癌细胞可呈乳突状突入腺腔。
当然,没有医学基础的患者及家属,看起来会比较吃力,也很容易弄混,我们可以记住一个小窍门,那就是细胞看起来越不规整、越不典型,发生病理改变的可能性越大。
4.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术后病理报告最重要的内容,相当于进行病理检查的医生将自己观测到的所有的信息加以总结,并给出最为专业性诊断与治疗建议。
在这里必须记录的内容是,癌症的类型、分化程度、侵犯范围、脉管内是否有癌栓、脉管内是否有癌细胞、癌累及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综合以上四个板块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 显微镜下图像(3附图) 癌症的类型 分化程度,则能够反映癌症的病理表现;
● 可疑癌肿信息(2肉眼检查) 侵犯范围=TNM分期,则能够帮助医生做出针对性治疗;
● 浸润情况(2肉眼检查) 脉管内癌栓、癌细胞 癌累及范围 淋巴结转移情况,能够看出肿瘤细胞血管、淋巴管侵犯的情况,也能大概得出整体的预后情况。
所以通过一份报告,我们可以得知肿瘤的良恶性质、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
总而言之,宫颈癌术后病理报告并非“天书”,按照步骤一一解读,很轻松就能读懂。
但要注意的是,读懂病理报告是为了缓解焦虑情绪,对患者情况有更深的了解,进而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所以好的诊断才是治疗的关键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