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退出大病互助计划?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入局
怎么退出大病互助计划?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入局经过2017年的沉寂之后,在2018年10月,由于机缘巧合,网络互助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玩家“相互宝”,一经推出,全民追捧,在2019年11月,短短一年时间,会员数超过1亿人,将网络互助,由千万级推到了亿级,随后点滴互助(滴滴公司)、美团互助360互助等相继问世,网络互助进入互联网巨头群雄逐鹿的局面。网络互助作为新生事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以及法律法规约束,开始显现乱象,虚假夸大宣传,资金池监管问题,2017年集中治理网络互助,不得与保险挂钩,短期内清退了1/3的互助平台约50家。从此“互助不是保险”是每个网络互助的标配。“康爱公社”可以说张马丁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是“草根的中国梦”,而真正的团队化经营出现是2014年7月上线的e互助,e互助是由深圳点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起,隶属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anhua Inc.(泛华金融控股集团),自此互助行业迎来企业玩家,有保险和金融行业经验。2
网络互助,为大病保障提供一种渠道,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它的前世今生如何,值不值得加入。
自2011年第一家网络互助“康爱公社”诞生以来,带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正向价值观,以及大病互助的保障属性,迅速发展起来。在2016年,水滴、轻松入局,带来网络互助的爆发式增长,再到2017年的集中退潮,2018年支付宝上线“相互宝”,到2019年11月分摊会员突破1亿人,同时2019年互联网巨头美团、滴滴、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网络互助,各家大平台完成战略布局,网络互助仿佛成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介入金融领域的突破口。
本文从通过对比各个互联网平台公开数据,带你整体了解网络互助,认识这款成本低廉的风险管理工具,了解它的利与弊。
- 起源
2011年最早的网络互助是“康爱公社”,原名“互保公社”,“抗癌公社”,创办者张马丁先生,母亲因为癌症去世,父亲因为大病残疾,在2007年便开始探索互助模式,在2011年正式上线。而医疗互助的想法源头是在赔母亲看病时,一位病友找医院开具证明材料。将证明材料提供给基督教会,教友提供募捐。将这种方式推而广之,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网络互助平台。
- 团队化
“康爱公社”可以说张马丁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是“草根的中国梦”,而真正的团队化经营出现是2014年7月上线的e互助,e互助是由深圳点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起,隶属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anhua Inc.(泛华金融控股集团),自此互助行业迎来企业玩家,有保险和金融行业经验。
- 平台化
2015年2月网络互助出现新业态,“壁虎互助”自身建立网络互助平台,同时为其他平台输出技术,进行合作开发模式,在2016年6月28日,由2000名保险代理人发起设立全民互助计划。同时与新浪微博合作运营新浪微博的互助计划。
- 爆发期
2016年是网络互助的爆发元年,在2016年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相继上线,这两家在大病众筹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一入场,将互助计划由原来的百万级用户,推高到千万级用户的层次。
- 乱象整治期
网络互助作为新生事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以及法律法规约束,开始显现乱象,虚假夸大宣传,资金池监管问题,2017年集中治理网络互助,不得与保险挂钩,短期内清退了1/3的互助平台约50家。从此“互助不是保险”是每个网络互助的标配。
- 群雄逐鹿
经过2017年的沉寂之后,在2018年10月,由于机缘巧合,网络互助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玩家“相互宝”,一经推出,全民追捧,在2019年11月,短短一年时间,会员数超过1亿人,将网络互助,由千万级推到了亿级,随后点滴互助(滴滴公司)、美团互助360互助等相继问世,网络互助进入互联网巨头群雄逐鹿的局面。
截止到2020年6月相关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网络互助优势- 优势一、成本优势
成本相对较低的风险转移工具,由于网络互助平台未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等,所以网络互助平台“投入少量资金即可获得高额保障”等属于“误导宣传”,是被明令禁止的。
但是由于网络互助未来分摊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简单以现有数据来衡量未来,只说已有数据,互助分摊金额相对较低,大病互助金额有限。
以相互宝为例,目前中青年计划,6月第1期分摊3.96元,折合年化分摊金额接近100元。
网络平台尤其是大的平台进入市场,依托原有客户群体,自带流量,网络平台的获客成本相对较低。
- 优势二、 正向价值观导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导向,直接救助患病会员,带有慈善属性,有些依托于众筹平台,相比较众筹的相对熟人,网络互助对于大众化的互帮互助。全都当作慈善了,是很多互助会员的心声。相较于众筹,网络互助平台,更多的保护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会员,同时是先付出后回报,也优于众筹的纯付出形式。
正是这种略带慈善的互帮互助精神,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成为网络互助发展的优势。
- 优势三、疾病覆盖范围广
目前主要的互助平台对于疾病的互助范围还是相对广泛的,常见的高发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多个肢体缺失等。
除了e互助主推专项防癌计划之外,其它几个网络互助平台都包含多种重大疾病,出现较晚的360互助,甚至将30种轻症责任纳入到互助范围。
各主要互助平台覆盖疾病种类
网络互助劣势- 劣势1-随时解散风险
网络平台存在随时解散,而无法享受保障的问题,在各互助平台的条款中都有写道,因不可抗力或者,政策因素,平台有权利终止互助计划。
2017年集中整治网络互助平台,违规假借保险名义宣传揽客,以及资金池风险出现,在2017年有80%的网络互助平台关停。大量的平台会员失去了保障。因为网络互助平台,本身无法无规可依,仅仅凭借契约精神,在法制社会下,存在的政策风险不容忽视。
- 劣势2-平台任意修改规则
从已经加入的互助平台来讲,本身是会员与受助会员的互帮互助的行为,但是规则却是平台来进行制定和修改,更多是通知权利和义务双方,而不是真正的有权利和义务的双方去修改和制定规则。
- 劣势3-保障期限短或者有限
疾病的发病率是随着人的寿命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大多数的网络互助,在疾病高发的老年阶段,降低了保障金额,或者是直接取消了保障,也就是最该有保障的期间,反而是没有了保障。综合几家网络互助平台的保障年龄,仅仅成立最早的康爱公社以及成立较晚的360互助,对于发病较高老年阶段有相应互助保障。
互助其实也是舶来品,从世界保险史来看,互助共济是现代保险的萌芽,古埃及的石匠互助共济、古罗马的“格雷基亚”互助共济组织,以及中世纪欧洲的各种行会的互助共济组织。
这些互助共济组织都为现代保险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互助共济发展这种自发性的模式发展到有合同约束,法律保障的现代保险。而我国没有经历过互助共济阶段,直接推广的是保险,导致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了诸多问题。
互助共济能够很好的提供风险教育,让人们认识疾病的客观存在,以及转移风险的必要,同时互助共济本身作为自发性的组织会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发展到现代保险。
而我国目前各大互助平台,其实也都往保险方向转型,依托 众筹(公益) 互助 保险的模式,实现自身的盈利诉求。
- 短期的风险管理渠道
一款随时可能叫停的风险管理手段,不管是不可抗力也好还是政策因素也好,没有法律保护的事项,要承担随时可能被叫停的风险,同时由于互助计划的灵活性,自身也随时可以选择退出,两个方面所以网络互助只能当作短期的风险管理渠道,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作为长效,除非政策明亮。
- 成本会上升
因为互助计划都有等待期的设置,90天或者180天,随着度过等待期的人越来越多,以及加入计划的人群年龄增长,发病率,申请互助的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前期低成本优势相对会减少,同时随着成本上升,健康人群退出计划的概率也会增加,变相又会增加分摊成本。
下表数据以相互宝自2019年1月第2期有公示数据,加入30天-39岁计划分摊金额,展示相互宝分摊人数以及分摊成本的变化。
相互宝互助人数、分摊人数、30-39岁计划分摊金额
根据相关数据展示在2020年5月第2期公示中分摊人数已经低于2015年5月第1期人数,分摊人数自成立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 后付费的有多少加入多少,先付费的三思而后行
目前来说各大网络互助平台还处于红利期间,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少,能够获得较高的保障,并且0元加入,后付费,获得保障的门槛相对较低。而先付费模式存在资金池监管问题,据统计各大网络互助平台,因为先付费而沉淀的资金高达38亿。从不考验人性的角度出发,先付费的需要三思而后行。
网络互助只能作为补充总体而言,网络互助因为劣势的存在,只能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手段的一种补充,无法律法规监管、无机构监管,平台可以任意修改规则,不可抗力和政策因素、管理层道德风险、会员的逆向选择风险等,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本身我们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工具自身存在的风险也需要规避。
有能力获得更好风险转移手段的网络互助只是一种补充,而没有能力购买保险产品的低收入群体,网络互助又是一种必备,如果连互助都没有,那风险来临的时候,只能是众筹或者自己承担。
网络互助目前如此盛行,人们的保障需求旺盛,而网络互助能够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对较高但是期限较短的高额保障。国际上互助共济的发展归宿是社保,而我们的归宿目前未知,涉及到1.7人的切身利益,有法可依,规范发展,已经迫不及待。
互助不是保险,互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共济的风险管理渠道。
数据来源:各互助平台公开数据
文字编辑:程兆 AFP金融理财师(AFPCN20272938) 中国寿险管理师-中级
风险管理、金融理财规划、家庭保障方案设计,欢迎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