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病毒 受害者(湖北QQ黏虫)
qq病毒 受害者(湖北QQ黏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邹某发展下线会员100余人,致全国范围内大量QQ账号、密码被盗,共非法牟利20余万元。 目标电脑被“种马”后,该电脑使用的QQ账号、密码会上传至邹某的网站管理平台,供QQ盗号者取用。 今年1月16日,黄石警方获悉,有人在网上大肆贩卖一种叫“QQ黏虫”的木马病毒,经验告诉民警,这很可能是一条黑色产业链的源头。随后,黄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迅速开展深入调查,于次日在辽宁省鞍山市一小区内,成功抓获该木马病毒制作者邹某。警方查明,2017年3月开始,邹某租用服务器建立网站,在网上贩卖其编写的QQ木马盗号软件,供付费会员下载。会员在缴纳每月1100元的租用费后,获取该木马的使用权限,然后在网上寻找特定目标种植木马。
正风报道网湖北讯(记者 叶春木 通讯员 王佳 叶伟)“QQ黏虫”木马会伪装QQ
登陆界面,诱骗受害者在钓鱼窗口提交账号密码。
6月13日,黄石市公安局对外通报,在省厅的支持下,该局开展净网战役,成功斩断一条“网上制马、售马、种马、盗号、诈骗一条龙”黑色产业链。
网上贩卖“QQ黏虫” 非法牟利20余万元
今年1月16日,黄石警方获悉,有人在网上大肆贩卖一种叫“QQ黏虫”的木马病毒,经验告诉民警,这很可能是一条黑色产业链的源头。
随后,黄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迅速开展深入调查,于次日在辽宁省鞍山市一小区内,成功抓获该木马病毒制作者邹某。
警方查明,2017年3月开始,邹某租用服务器建立网站,在网上贩卖其编写的QQ木马盗号软件,供付费会员下载。会员在缴纳每月1100元的租用费后,获取该木马的使用权限,然后在网上寻找特定目标种植木马。
目标电脑被“种马”后,该电脑使用的QQ账号、密码会上传至邹某的网站管理平台,供QQ盗号者取用。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邹某发展下线会员100余人,致全国范围内大量QQ账号、密码被盗,共非法牟利20余万元。
假老总发指令 黄石企业被骗48万元
“小陈,你把48万元保证金打到跟我们有业务来往的李总的公司。”4月15日上午,黄石某企业财务人员龙某接到了“老总”的QQ指令。
在此之前,龙某被拉进一个“企业交流群”。在群里,龙某看到自己的“老总”也在群内。 不久,“老总”通过私聊告诉龙某,他刚刚谈了一笔合同,对方已把保证金汇给自己,为了证实自己说的不错,“老总”还发了一张自己已经收到汇款的截图,后续的情况要龙某关注。
之后,“老总”称因为合同出了点问题,让龙某把48万元保证金退还。对此没有怀疑的龙某,随后将48万元转到了“老总”提供的账户。
第二天,龙某碰到老总,告知其已办理退还保证金一事,这才发现所谓的“企业交流群”和“老总”都是骗子精心设下的骗局,赶紧报案。
接警后,黄石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调查,发现是邹某贩卖的会员所为。
随后通过进一步调查,诈骗嫌疑人磨某浮出水面。
斩断黑色产业链 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通过调查,办案组奔赴广西省宾阳县及天等县展开行动。通过全面摸排,警方查清了躲藏在宾阳县和天等县的3个利用木马程序进行QQ盗号,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
4月17日,犯罪嫌疑人陆某等9人在天等县落网;李某等5人在宾阳被抓获;5月23日,民警在广西宾阳将磨某抓获。
目前,黄石警方已查明陆某、李某等团伙盗取QQ号码5万余个,实施网络电信诈骗28起,诈骗金额累计126万余元。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办案民警彭星桓介绍,骗子一般情况下会事先在目标企业网站上搜集信息,然后找到财务人员的QQ实施盗号,再把自己的QQ更换成跟老板一模一样的昵称和头像,传递一个类似财务报表的文件,而木马早已植入其中。一旦财务人员接收文件点击运行,就会弹出假的QQ“重新登录”窗口,诱导其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然后将其发送到木马作者搭建的服务器上。公司财务人员的QQ账号、密码信息被盗取后,假老板就开始发号指令,实施诈骗。
黄石警方提醒广大网民:QQ系统设置里不要勾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以免被文档图标的可执行程序蒙骗;如果在打开一些文件后出现了QQ重新登录的提示,应警惕;在聊天群共享、网盘等非可信来源下载网络资源时,应保持安全软件开启状态,对陌生文件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再打开。同时接到上级和亲戚朋友的“指令”、“求助”时,付款之前应先打电话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正风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