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肿瘤筛查是否要做完:动辄肿瘤筛查究竟值不值

肿瘤筛查是否要做完:动辄肿瘤筛查究竟值不值筛查应符合哪些条件?2.即使都能做到,筛查的费用和获益如何进行评价?人们注意到:未能获得早期诊断乃是癌症治疗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而难以早期诊断是因为“癌症早期并无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就医,一旦出现症状又已不是早期”,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肿瘤医生。人们终于想到“筛查”!在正常人中发现疑似患癌症的人,这些人本无症状,他们的癌症应该是早期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1.筛查能不能早期发现癌症?早发现后能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早期治疗是否真能使病人获得较好的预后?

癌症

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为1400万,死亡例数820万。据估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分别达2000万和1200万。201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350万,死亡250万,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1人被诊断出患癌,每14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

癌症可以治疗,且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少部分病例甚至可以治愈,但总体来说治疗效果不佳。癌症也可以预防,要避免内外环境因素引发人体内的基因突变,但目前也难尽如人意。

既然治疗困难、预防亦属不易,有无其他解决途径可寻呢?

人们注意到:未能获得早期诊断乃是癌症治疗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而难以早期诊断是因为“癌症早期并无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就医,一旦出现症状又已不是早期”,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肿瘤医生。

肿瘤筛查是否要做完:动辄肿瘤筛查究竟值不值(1)

人们终于想到“筛查”!在正常人中发现疑似患癌症的人,这些人本无症状,他们的癌症应该是早期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1.筛查能不能早期发现癌症?早发现后能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早期治疗是否真能使病人获得较好的预后?

2.即使都能做到,筛查的费用和获益如何进行评价?

筛查应符合哪些条件?

癌症筛查不同于临床医疗,它是面对无病人群、群体性的社会工作,因此癌症筛查除了需要严格的生物学评价外,还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的评价。

首先,并非每种癌症都适合进行筛查,适合筛查的肿瘤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高发的肿瘤。

2.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肿瘤。

3.有可检出的“播散前期”的肿瘤,只有这种尚未扩散的肿瘤,通过手术治疗才有可能治愈。

4.有适合用于筛查的方法,这一方法应符合下列条件:对筛查肿瘤的早期发现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即肿瘤皆应检出,极少漏诊,而查出阳性者确实是肿瘤,即很少是假阳性;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受检对象的接受性强;对筛查检出的可疑病例有早期确诊方法的肿瘤;具有有效的(根治或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有实施可能的治疗方法的肿瘤。

事实上符合这些条件的肿瘤是不多的。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筛查的肿瘤为: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前列腺癌;日本做了很多的胃癌筛查工作;我国在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的筛查方面曾经做得很有特色。

肿瘤筛查的争议在哪里?

即使如此,关于肿瘤是否适合筛查的争议声仍不绝于耳,目前国际上比较被认可的只有乳腺癌与宫颈癌的筛查。

学术界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筛查的目的是什么

对筛查持否定意见者认为,筛查并未减少癌症的发生;相反,由于提前发现病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只会“增加”癌症患病人数,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癌症的医疗费。其实,筛查并不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其目的应是减少该癌症的病死率。如:美国的健康保险计划筛查了3.02万名40岁~64岁的妇女,经18年随访,证实减少了乳腺癌病死率23%;荷兰的宫颈癌筛查,使受检者宫颈癌病死率下降80%。即使不能降低该癌症的病死率,至少也应该取得了显著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筛查能否降低该癌症的死亡率

持否定意见者有时能举出某筛查项目并未降低死亡率的例子。其实,筛查本身并不能减少该肿瘤的病死率,亦不能显著延长检出病例的生存期。筛查只是为可减少病死率、延长生存期的治疗——而且主要是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机会。若不能实施有效的治疗,则筛查无意义。

生存期延长与领先时间的争议

领先时间是指病人因筛查而在发病前被提前诊断出来的时间,这段时间算作病人的“生存期”其实是不妥的。故若不能准确判定领先时间的长短,而认为筛查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是没有意义的。

成本与效益之比问题

筛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取得的效果(即减少了癌症病人死亡)的利弊应进行权衡。如将人力、物力都折成费用算,那么花多少钱能减少一位癌症病人死亡是适合的?这是一个伦理学问题,需要多方论证达成共识才行。

筛查本身给社会公众带来心理影响

肿瘤筛查难以绝对避免假阳性的出现,被检出的人会出现恐慌,一些受检者自我认定可能患有癌症,也会由此产生心理障碍及过度诊断。假阴性则会带给人们虚假的安全感及疾病来临时可能的疏忽。

哪些人应列为筛检对象

这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需要组织伦理委员会论证。

检出病人治疗效果会不会更好

通过筛查检出的病例,治疗是否确实比经临床诊断、接受相同治疗的病例更有效?

“化整为零”可否取代筛查?

癌症筛查的种种难度来自它的“群体性”,能否避开这道槛,“化整为零”使癌症早期发现常态化?

其实人们患某种癌症的机会并不均等,如吸烟者易患肺癌,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患者易患肝癌,母亲或姐妹患乳癌者易患乳癌等。这些人可称为某种癌症的“高危对象”,所以癌症的筛查应该针对这些高危对象下功夫,比如可以做下面的选择。

1

机遇性检查:

当癌症高危对象因非癌症原因就医时,被医师建议进行相关防癌检查。例如可以建议有肠癌家族史、肥胖、吸烟、50岁及以上的人做肠镜检查。

2

主动性检查:

癌症高危对象因对自身患某种癌症的关切,自主进行定期防癌检查。

癌症筛查,即使如某些发达国家投入巨资的大型项目,其实质也只是为了研究而已。因为它不可能包括全体民众、持续永久。所以对战胜癌症来说,癌症筛查只是一种研究手段,而不是目的。

研究的成果应该转为公共卫生项目(如对特定人群的防癌体检)或如前述之机遇性检查与自主性检查,即实现常态化才有价值。当然,这需要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其实,癌症早期发现的基础也即在于此。

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杨秉辉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