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反渗透净水器选择(RO反渗透净水器DIY教程)
RO反渗透净水器选择(RO反渗透净水器DIY教程)二、其它滤芯。常见的净水器是5级结构,即有5级滤芯,RO膜在第4级,第1级一般用PP棉,235级一般都是活性炭。陶氏filmtec 3012-500G的官方参数1985年,Filmtec成为了陶氏化学(Dow Chemical)的全资子公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氏膜的由来。既然是打造最高端配置,那么本次RO膜毫无疑问选择了陶氏Filmtec,因为我不喜欢带压力桶,就选了500G的来做大流量无桶机。出水口感个人觉得是真的比国内某龙头膜好。要说陶氏Filmtec膜的缺点,做工粗糙肯定跑不了,白色胶布封口那里就不说了,已经成为陶氏膜的特征了,但集水管那里都有点毛糙,做工远不如国产膜,图片上传后可能看不清,容不得有瑕疵的完美追求者要谨慎考虑。
要是看过这篇文章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之前我在值得买那里发过了,看作者名只要是制流行那就是我了。
几年前觉得自来水水垢太多了,用超滤净水器没多少天就要刷热水壶,受够了就想换台反渗透纯水机,因为不想买带压力桶的机器但当时电商平台上的大流量无桶机相当少价格又贵全都五千以上且所用的RO膜都不是我当时意向中的陶氏膜(当时陶氏还没有上市500G这种大流量膜),遂迟迟没找到满意的机器,后来无意中发现净水器是可以DIY的,而且很简单,就自己DIY了符合自己要求的净水器。这几年几乎把自己想试又买得起的配件都试过一遍了,为自己也帮过别人组装过很多台机器。两年前刚好要组装一台各种配件都符合我要求的超高端配置,当时就想着顺便写一篇尽量详细的教程,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DIY之前配件的选择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尤其是对饮水安全比较重视,对配件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话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第一次DIY时足足花了1个多月才把各种配件选好,但有些东西还是掉坑里了,比如当时选了某家店的自卷膜用了不到一个月发现不对劲就换了,另外当时对有些东西不了解咨询的时候被某些店恶劣的态度和随意不专业的回答气到爆炸,经过几年时间不间断的研究学习和测试,总结出如下配件的选择:
一、RO反渗透膜。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整机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最先说,RO反渗透膜根据材料和结构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最初是工业用的,后来才应用到家用净水器上,家用成品膜目前的标杆仍然是陶氏Filmtec膜,既然不直接说陶氏膜而加上Filmtec,就得先了解一下陶氏膜和Filmtec这个公司的历史,反渗透技术虽然在1950年代就发展起来了,但1963年是反渗透在商业化上成功播下种子的一年,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市的北极星研究所(North Star Research Institute)在这年成立并开展脱盐技术的研究,研究所的卡多特(J. E. Cadotte)等人在多年时间里开发出了多种用不同材料制备的膜,并为开发复合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7年,卡多特与其他3人一起成立了Filmtec公司。后来Filmtec公司开发的芳香聚酰胺复合膜是当时在性能上最具优势的RO膜,可以说是膜分离行业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并奠定了Filmtec行业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1985年,Filmtec成为了陶氏化学(Dow Chemical)的全资子公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氏膜的由来。
既然是打造最高端配置,那么本次RO膜毫无疑问选择了陶氏Filmtec,因为我不喜欢带压力桶,就选了500G的来做大流量无桶机。出水口感个人觉得是真的比国内某龙头膜好。
要说陶氏Filmtec膜的缺点,做工粗糙肯定跑不了,白色胶布封口那里就不说了,已经成为陶氏膜的特征了,但集水管那里都有点毛糙,做工远不如国产膜,图片上传后可能看不清,容不得有瑕疵的完美追求者要谨慎考虑。
陶氏filmtec 3012-500G的官方参数
二、其它滤芯。常见的净水器是5级结构,即有5级滤芯,RO膜在第4级,第1级一般用PP棉,235级一般都是活性炭。
这是我本次用的1235级滤芯,23级的活性炭滤芯推荐用CTO,强烈不建议使用颗粒炭滤芯,前三级水压高水流大,相对于后置来说前置的颗粒炭滤芯黑水会很多,长期使用会使管路很黑且太多黑水进入膜壳里面会粘附到膜片上面,会使膜寿命变短,好点的CTO只要使用前先打开冲洗球阀冲洗干净就基本上不会有这个问题,到时间之后更换滤芯时可以看到第三级的CTO表面仍然很干净没有第二级CTO产生的黑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PP活性炭复合滤芯用的其实是颗粒炭或类似颗粒炭,也会产生很多黑水。
第一级PP棉用过几个品牌的之后觉得沛毅和溢泰的比较好实际的价格也比较合适,下边是沛毅的,上面是溢泰的,实际价格沛毅的比溢泰的贵点,我现在基本上都用溢泰的,精度选1微米或5微米都可以,感觉不出有多大差别,但我喜欢用1微米的。
前置的活性炭滤芯对余氯的吸附能力很重要,因为RO膜很怕余氯,个人可以用余氯测试剂测试活性炭滤芯的吸附效果,非常经济又方便,虽然不能作为权威结果但是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这是之前测试的各个品牌的单根CTO的余氯吸附结果,我这里自来水的余氯很高,水压也大流速快,拥有测试活性炭余氯吸附能力的良好条件,溢泰的那款CTO没有NSF认证,其余4款都有,最右边是自来水,余氯很高,以前看小区的水质检测报告大约是0.65ppm。最左边两个白色字体的表示目测没有颜色可以粗略判断余氯被吸附完了,溢泰的颜色很浅但还是有一点颜色,最后两个颜色较深,单根无法使用因为会漏掉不少余氯,表现较差也就不写上全名。但这次测试不够直观,因为我按照余氯测试剂的使用方法只取了10毫升水样本,后来发现水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影响测试结果的,从此以后测试时都取半杯左右的水,效果就很好,可惜那些表现差的CTO不想再用了,没法再进行重新测试拍图了。
使用寿命方面,前置的第二和三级我以前用KX 力晶测试过,用了6个月大约处理总共60吨(6万升)自来水之后,余氯测试仍然还是无色的。
放心的后置活性炭可选择的比较少,试过大约6个品牌的,目前我觉得溢泰和沛毅的较好,都有NSF认证,都是自己目前比较喜欢的品牌心理上比较放心,这次用的是溢泰的这款后置活性炭滤芯,需要拧接头。左右是新旧标签的区别,右边那两个接头是JG的,在下文会介绍到。
三、滤瓶和膜壳。滤瓶和膜壳尽量选台湾品牌的,比如溢泰、兆隆、沛毅、CCK等。下图这机器用的就是兆隆的滤瓶和膜壳,3012大膜壳目前也只有兆隆真正有NSF认证。
我之前选的是沛毅的滤瓶,太高了跟框架不匹配换成了CCK的,膜壳选的是溢泰的(现在难买到),这膜壳配套的扳手挺特别,看到膜壳内部中间的那个孔吗?那就是插RO膜集水杆的孔,也就是纯水出水口了,看看它跟膜壳外面哪个口是想通的就分得清纯水口和废水口了。
四、快接头和水管。我用过JG、中荷、CCK、某CC、某M、某泉、某通、某星、以及某些店所卖的没怎么用力就被我拧裂的没标品牌的快接头。最好的是英国的JG,全称是John Guest,这应该也是国内能接触到的行业最好最高端的快接头品牌了,价格超贵,但我觉得不算完美,我用的时候发现它没办法随意一插就保证稳妥不漏水,也很难凑成一套。本次用的全部都是中荷的,它的双密封圈是优势,接头类型也多很容易凑全一套,这是我个人认为国产最好的快接头,也是目前唯一有NSF认证的国产快接头品牌,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好品牌和好产品。CCK比中荷略贵,也很难凑成一套。其它没有说全名的就不推荐了,要么实在太差,要么变得跟以前不一样加上山寨货多,要么就是用起来不安心。
净水器的水管一般都叫做PE管,最好的仍然是JG的,管子比较硬价格也超贵,市面上销量比较大的是CCK的,我这次用的是溢泰的,比较柔软,个人感觉比CCK的好。
如果是完美追求者,把快接头和水管全部换成JG的话,大约要多花600-1000。
五、电气件。各种电气件看下图吧:
写到这里发现如果把各种电气件的照片都单独发上来会导致篇幅太长,只好把这张图提前放出来,下面还会再露脸。
增压泵:净水器隔膜泵的世界霸主是aquatec和shurflo,但现在很少有净水器品牌使用了,估计他们在家用净水器行业会没落,价格战打起来了谁会用那么贵的东西,但是他们在其它行业还是很牛逼,他们垄断了一些别的品牌无法跨越的水泵专利技术。shurflo的我没接触过,aquatec的试过一个非原装进口的,比较失望。本次使用的是三角洲204型号的400G泵,204型号比205的贵,买的时候要注意别用204的价格买到205。三角洲前身是台湾一全,泵上面的E-Chen就是一全的意思。用陶氏500G的膜但是配这个400G的泵的原因一是这个泵也算能发挥出陶氏500G的最大流量了,二是500或600G的泵噪音会更大价格也更贵。
电脑板:我用的这个控制器的电路板是点球做的,这公司的产品质量好稳定性好不会像有些较差的板子那样容易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组装步骤还需要提到这电脑板就在后面再细说。
进水电磁阀、废水电磁阀、高低压开关:这些都用了科博的。
电源:这次用的是冠宇达24V 5A的,跟电源配套的母头是卖家送的,一线品牌净水器的电源几乎被冠宇达垄断了,没多少选择。几年前问过电源行业的朋友推荐的是明纬,但它主要是工业用的,不涉足净水器,当然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型号来用,只不过付出的精力和花费要比直接选择冠宇达多。
六、纯水龙头。这次选择的是有NSF认证的立宽龙头,市面上非常难找到有NSF认证的净水器龙头,立宽是罕见的除部分新款外全型号龙头都有NSF认证的品牌。作为净水器纯水最后接触的配件,龙头的质量关乎饮水的安全,差的铜龙头怕铅和其它重金属超标,不锈钢的龙头看似很安全,但其实一样暗藏风险。在这里墙裂建议不管用什么龙头每次用水前都把存在龙头内部的那一点水先放走,可能就多花一两秒时间而已。先声明一下,立宽龙头我经手过两个但都送人了,自己目前还在用着八十多块的不锈钢龙头,正在等待立宽价格便宜点的款式但不知什么时候能等到。
这次用的立宽龙头,初看包装似三无产品,再看龙头差点被闪瞎狗眼,我有个群友用过这款龙头之后发出惊叹说阻尼恰到好处,后面还有句儿童不宜不敢说。看表面好像是晶钻电镀工艺(不太懂这方面的知识要是说错请专业人士指正),这种工艺国内很多好点的龙头都用上了倒不稀奇,主体有隔铅工艺就比较罕见,但这款跟我的购物清单上那款不一样,这款更贵,因为要送人,就加钱选了这款,重量比那款更重,还带独立的计时模块,打开龙头时有个灯在闪,感觉比较拿的出手。
七、管剪。建议要有一把,因为净水器的水管还是要尽量剪平整,这个本来是归类到其它的,我最初是买几块钱一把的,但是后来我在这东西上花了大价钱 ,想起来巨亏 ,不拧出来说一下感觉对不起自己的钱。
黑色是JG的,对,就是那个快接头和PE管最好的品牌,猜猜这把管剪花了多少钱?算了还是不说出来了,怕被值友们嘲笑交了智商税,有次想打造一款接头和水管全用JG的机器,一冲动把这管剪也买了,事后吐血,剪它家自己的管子竟然会偏,但刀片是真的非常非常锋利,放到古代会是一把吹毛断发的利刃。红色的是CCK的,刀片跟JG的对比简直是把钝器,但非常好用,是目前我感觉最好用的一把管剪,十来块不会超过二十块一把,需要经常剪管的可以入手,但只用一次的就别了,随便买把几块钱的就行。
八、其它。生料带是国内大厂邦手的,这个比其它不知名的好太多了,还嫌不够好的话可以买进口的。框架本来想选店家自己做的不锈钢的,但组装无泵的之后觉得不适合沛毅滤瓶就换了白色的喷漆铁框,如果净水器整机不挂起来的话推荐用这种类型的框架,换滤芯轻松,如果直接让滤瓶三脚着地,以后换滤芯会很辛苦。各种固定螺丝店家有送号称304的螺丝,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不需要另买,滤瓶扳手膜壳夹等店家也有送,水压表建议选择2分外牙的,因为有中荷的接头可以配套,如果是1分外牙的就只能选择比中荷差的接头。TDS检测笔,这个看个人愿意花多少钱,愿意买贵的可以买几十上百的,感觉无所谓就买个10块以内的,因为不是精确度很高的专业仪器测出来的数值只能作为大概的参考。余氯测试剂,这个建议备一瓶,可以随时监测自来水余氯情况,很便宜,一块钱一瓶,我试过好几家店的,测出来的结果都很有参考价值,在哪家买配件就在哪家凑单免邮买一瓶。还有个配件这里是用不到的但也顺便说说,有些人喜欢带压力桶的机器,因为初始出水量大,这里墙裂建议用沛毅的压力桶,因为纯水在里面存放的时间太长了,压力桶品质严重关乎饮水安全,不在乎的就随意吧。
配件全家福,螺丝、扳手、膜壳夹、子母夹、电源母头线都是店家送的
淘宝订单截图,已经两年了。框架不在订单上,立宽龙头另外换了一款,但当时总价都包含了,现在价格可能也有变化,陶氏膜价格这两年在走低。
配件都介绍完了,终于可以动手了,但组装之前得先有工具
螺丝刀和扳手是必须要有的,螺丝刀手动或电动的都行,扳手不能太小,开口要比厨房龙头软管的螺母直径大。右边三张图的东西可有可没有,对DIY影响不大,分别是压线钳、接线端子、热熔胶枪、热缩管(这个我也没用上)、缠绕管、尼龙扎带、标签。
第一步要把框架组装好
准备装滤瓶,先缠滤瓶接头生料带。
接头缠好之后都拧到滤瓶盖上,右边是第一级,注意IN和OUT,不要接反了。把管子插好之后将三个滤瓶盖用螺丝固定到框架上。
安装膜壳夹和水压表,中荷2分内牙接头虽然有垫片,但因为水压表螺纹杆不够长,还是需要缠上生料带才不会漏水的
接下来安装增压泵的接头,3分口的
练过大力金刚指的狠人可以试试徒手拧进去,没练过的就拿扳手充分利用杠杆原理拧进去,注意最后阶段需要降低杠杆长度用最小的力慢慢拧,可别大力出奇迹拧爆了
用卖家配的螺丝将泵安装到框架背板上,注意螺母要在泵这边
接下来新手可能需要仔细地对照着下面的图纸来接了,重点:减压阀、滤瓶、进水电磁阀、增压泵、止逆阀、废水阀、废水流量调节阀、后置炭滤芯,这些配件都是有方向的,要看清楚上面的箭头或者IN和OUT,可别装反了。当然了,RO膜也别装反,膜壳上的纯水和废水口也别弄反。前置三级滤芯因为用的是PP棉和CTO,安装时就不需要分方向。
有泵的反渗透方案我依然选择搭配厨房冷水龙头做成双出水方案,不需要双出水只想要单出水的把冷水角阀那个4转3的中荷快接头换成一个三通,冷水龙头那里用一个球阀作为前三级滤芯的冲洗阀就行。严格按照这图来组装就不会导致莫名其妙的问题。电气件的连接图上面已经贴出来了,后面到了电气件接线的步骤时也会再看到。
泵装好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一半了,照着图纸在第三级滤瓶和增压泵的中间接上进水电磁阀,一二级滤瓶之间的低压开关也接上
装膜壳和RO膜,膜壳拧上接头,RO膜照这个方向来安装,要插到底插到位,可能要用力压一下
装后置活性炭滤芯的接头
将装好RO膜的膜壳、后置炭滤芯都装上来,膜壳纯水管路装上止逆阀之后再接上高压开关
将组装好的可调废水组合阀装到废水管路上,放在框架这上面还是钻到背板那里固定就看个人喜好了,放在上面这里比较方便调节废水大小,不过一般装好使用之后很少有人会经常去调废水的
现在又需要用到电气件的接线图了,知道这图等今天等了多久吗
这个图我已经做出来好多年了,就为了等这一天能露两次脸
电脑板的背面也有接线的说明,看明白了就很简单,把电脑板盒子放到框架上面,然后将各种线接到对应的地方就行
顺便拆开这块板点评一下,里面用的是点球公司的控制板,这公司的控制板应该是DIY界能找到的最可靠的了,不像某些板子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做工和用料也很不错。不过缺点还是有的,按键在背后,不太好按。另外TDS检测值不太准确,不过这几乎是所有电脑板的通病。
电脑板和进水电磁、高、低压开关、可调废水组合阀接好线之后,需要连接电源线了,因为买的电源是圆头的,卖家配了根母头线,这样跟电脑板对接时就不需要剪掉电源的圆头了,电源母头线和电脑板上的电源线都压上端子,记得要防呆设计,这样正负极就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插反了。要是有万用表最好用电阻档测测电源母头的红黑线是否按照标准做成对应的正负极,以及是否存在短路的可能,如果没有万用表就算了,这么基本的东西厂家一般不会做错。
电源母头线跟电脑板的正负极线接好,打上胶,泵的接头也打上,反正胶条多的是,如果对接线端子那里还不放心,就包上绝缘胶布吧,有大小合适的热缩管也行,我买了热缩管,但感觉还不如直接包胶布就没用上。
到此整机就组装好了,剩下的就是将整机整理整理了,该用扎带固定的地方就捆住它,用缠绕管把电线包好弄好看点,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都不记得当时有没有缠绕了,也没找到照片,估计当时下班之后才组装,忙到差不多通宵忘了缠了,组装时如果手机不帮忙需要N小时,手机来帮忙就需要3N小时了,惨!
这电脑板有漏水检测功能,净水器安装到厨房之后,可以拿两三张纸巾上面放点盐然后不要让盐直接接触到检测板隔一张纸包好,放在地面上,这样如果漏水了,检测板接通了就会报警,屏幕会闪,同时关闭进水电磁阀,嗯,只对进水阀后面的水路漏水才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但自己DIY的机器不可能将进水电磁阀放到净水器水路最前面遭受自来水的污堵导致出问题,双出水也必须将进水电磁放到第三级滤瓶之后,因此这个漏水检测板的作用就变小了,但全部涉水配件都如此好,再在进水处加个减压阀防止水锤冲击,不是很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可能漏水,如果厨下经常潮湿的话建议不要装这块板,经常接通报警会使自己很麻烦。
安装纯水龙头,这种接口只要正确安装好就非常牢固,水管几乎不可能脱落,比快接的那种方式靠谱多了,快接龙头由于进水杆是金属的,快接头跟金属杆卡接之后存在快接头崩脱的小概率事件。
双出水,如果只需要单出水那么把左边的中荷接头换成三通
安装到厨下之后可以通水测试了,但给RO膜通水前要先冲洗干净前三级滤芯,先不要通电,打开冷水龙头把前三级滤芯冲洗干净(如果是单出水的就打开冲洗球阀冲洗),冲洗几分钟就差不多了,不过要是有一两次不小心忘了冲洗前三级也没关系,只要用的是好CTO,黑水很少,一两次没冲洗对RO膜的损害不会很大。
前三级滤芯冲干净之后,通电,由于电脑板的程序设定,此时会自动打开废水阀,泵启动冲洗1分钟,如果自动冲洗一直都不停止,那就去拧废水调节阀把废水调小,顺便根据原水TDS把废水比调到合适的大小,再重复开关几次龙头,让纯水管路彻底没有空气电脑板能检测到高压开关状态的变化冲洗就会结束了。自动冲洗结束之后就可以打开龙头制水了,这里贴一下陶氏filmtec膜的官方资料吧
重点:第一个小时内制备出的产水必须废弃!这点对所有RO膜都适用,虽然现在家用的RO膜基本上都是干膜,但因为制造膜片时需要用到铸膜液溶剂,每个品牌的技术不一样使用的溶剂可能也不一样,但正式用水前都需要先将残留在膜片上的溶剂冲洗干净,另外将膜片卷制成膜成品时需要用到胶水粘合剂以及其它辅材,也需要将这些东西冲洗干净。重点:这也是为什么推荐使用有NSF认证的大品牌的成品膜而不推荐使用市面上各种来路不明的自卷膜的原因。
这龙头之后送人了,没有真正安装到水槽上,打开龙头时蓝色指示灯会在闪烁,好像累计打开1000分钟之后指示灯会变成红色。这块电脑板检测的TDS值不太准,仅能作为参考。
还是看看用TDS测试笔测试的结果吧,制水时通过调节废水的大小把膜前压力调到约5公斤,废水比纯水多,原水TDS=107,纯水TDS=6,废水TDS=168(废水值一般没必要测,纯属爱好),脱盐率=94.39%
家里没有专业的量器,刚好这个煲带1升的刻度,就用它来测试出水速度,膜前压力约5公斤,装满1升水耗时49.43秒,相当于1.21升/分钟。
将膜前压力调到约7公斤,装满1升水耗时38.14秒,相当于1.57升/分钟。这里要说明一下,7公斤的数值是在第二天才测的,当时弄到太晚了就没一次性测完
这下废水比纯水少一些,原水TDS=108,纯水=6,脱盐率感觉跟5公斤时没多少差别,但因为废水少了,废水TDS确实变高了。陶氏Filmtec的膜初始脱盐率一般都不高,我这里大约94%,有些人那里水质或者前置滤芯跟我这不一样可能初始脱盐率还会更低,需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达到官方标称的脱盐率,这也是很多人疑惑认为陶氏膜不好的原因,但它产水的口感确实好,长期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比别的膜好。在工业方面,因为要考虑膜的使用成本,需要定期进行各种清洗,跟另一个行业巨头海德能对比,陶氏膜在多次清洗之后脱盐率仍然比较稳定。我们家用的没有专业设备,千万不要进行反冲洗(指从原膜壳纯水口进水,进水口或废水口出水),控制不了压差,一反冲膜基本上就报废了。
除去温度影响的因素,上面测试出来的数据表明本次组装的机器出水速度跟下面陶氏官方的参数基本一致,这次组装好的机器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再观察一下这根RO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脱盐率
大约使用2周之后的测试结果,脱盐率有97点多了,嗯,感觉不错呢,不过这是在打开龙头制水约3分钟之后才接的水,刚制水1分钟之后的纯水TDS还没这么低,依然慢热。
大约使用1个月之后的测试结果,依然是制水3分钟之后才接水,这次脱盐率有98.95%了,感觉很牛逼了,不过限于这种TDS笔不是很专业,数值只能作为参考,真正的脱盐率还有其它参数还是得看陶氏膜的官方说明,以官方数据为准。
最后看一下北方水处理的老板用比TDS测试笔专业很多的多项水质检测仪测试的新RO膜冲洗时各项数值,也是仅供参考,各地水质不一样可能同样时间下的测试值都不一样,制水20分钟后TOC值还没有降到最低,脱盐率也还没有达到最高,脱盐率的变化跟我上面用TDS笔测试的结果相似。
好了,有泵的RO反渗透净水器DIY教程到此就写完了,请大家关注点赞留言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