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特效片(heronuke八大特效片带你看特技进化史30年)
重温特效片(heronuke八大特效片带你看特技进化史30年)罗伯特·泽米斯基创新地让动画人物和真人同台演出,那只充满质感的兔子罗杰没有任何破绽,仿佛真的“活了”起来,站在真人的旁边。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让特效技术逐步迈向了CG角色时代,日后《指环王》、《黄金罗盘》等大片中的CG人物都有兔子罗杰的影子。突破点:动画与真人同台《星球大战》混合了诸多文化,运用了模型拍摄、幕布技巧、特效化妆,甚至包括“给人穿上机器人外壳”等原始特技,传统技巧先进方法一起上,反而带来新鲜的趣味。特效公司“工业光魔”随影片一齐诞生,成为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效电影公司,并成为特效行业的标杆。《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作为电影史上票房最早破亿的电影,《星球大战》被认为开启了特效电影的一个新时代,特效场面正式开始“大卖特卖”。同时,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电脑制作图像被运用到了电影作品中,不但取代了传统特技,也令视觉效果的魅力已经大大超过了电影故事本身。在不断突破之余,这些电影之间也有前后继承关系,没有彼得·杰克逊创造的角色“咕噜姆”以及罗伯特·泽米斯基最先运用的“表情捕捉”技术,就没有卡梅隆的《阿凡达》。
《星球大战》
1977年 《星球大战》
突破点:模型拍摄、特效化妆
《星球大战》混合了诸多文化,运用了模型拍摄、幕布技巧、特效化妆,甚至包括“给人穿上机器人外壳”等原始特技,传统技巧先进方法一起上,反而带来新鲜的趣味。特效公司“工业光魔”随影片一齐诞生,成为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效电影公司,并成为特效行业的标杆。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88年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突破点:动画与真人同台
罗伯特·泽米斯基创新地让动画人物和真人同台演出,那只充满质感的兔子罗杰没有任何破绽,仿佛真的“活了”起来,站在真人的旁边。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让特效技术逐步迈向了CG角色时代,日后《指环王》、《黄金罗盘》等大片中的CG人物都有兔子罗杰的影子。
《终结者2》
1991年 《终结者2》
突破点:数字技术制作的人物媲美真人
液态机器人T-1000跳到直升机中变身成了飞行员、最后被阿诺的炮火轰成两半的场面令人记忆犹新。它前后耗费了40余个特效镜头,看起来丝毫不比今天的特技逊色,同时这个角色也引发了“数字技术制作的人物能否取代演员”的讨论。
《侏罗纪公园》
1993年 《侏罗纪公园》
突破点:摄影技术达到惊人效果
长颈龙、霸王龙——斯皮尔伯格和SGI硅图像以及工业光魔等几家特效公司合作,耗资上千万美元才能完成十分钟左右的电脑特效镜头,但斯皮尔伯格没有用CG技术,而是借助恐龙模型来拍摄,再加上传统的前投影技术、幕布技术、摄影机的高速移位等等,居然也达到了惊人的效果。
《黑客帝国》
1999年 《黑客帝国》
突破点:电脑特效
从《黑客帝国》开始,电影特效和电脑特效画上等号,该片运用电脑特效处理爆破和动作场面,提供了以酷为美的特效镜头,包括用360°旋转镜头表现打斗、子弹时间、虚拟世界,概念和手段引起广泛关注和模仿。
《指环王》中CG制作“咕噜姆”
2001年 《指环王》
突破点:CG技术、人物动作表情捕捉
导演彼得·杰克逊几乎动用了所有的电影特效技术:模型、特技化妆、绿幕、CG技术、人物动作表情捕捉等等,新旧特效手段一应俱全,更前所未有地创造了全CG制作的角色“咕噜姆”,堪称当时最为复杂的数字合成人物,不但动作活灵活现而且表情惟妙惟肖,演技不输片中真人,在咕噜姆出现几分钟后,观众就完全接受它是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角色。而它所用到的技术,是通过前期扫描真人表情和动作,再经过后期电脑处理完成。咕噜姆的诞生标志着电影特效又前进了一大步。
《金刚》
2005年《金刚》中8米多高的金刚在银幕上的一举一动皆令人震惊。
突破点:新老特技的完美结合
8米多高的金刚和同样高大的三只史前巨龙上演精彩打斗,除了运用自己最为擅长的CG技术之外,彼得·杰克逊在模型制作下了很大工夫,证明了新老特技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王道。还有阴森恐怖的骷髅岛、上世纪30年代的纽约街景,都将该片推上经典片位置。
《阿凡达》中蓝皮肤的纳威人
2009年 《阿凡达》
突破点:3D技术和CG完美结合
在拍摄完《泰坦尼克号》以后,卡梅隆就没有过电影作品问世,他的目的就要等到3D电影的环境和技术成熟了,才着手制作《阿凡达》这部电影。由于该片大量结合3D技术和CG角色,被认为带来了真人3D影像的革命,传统2D电影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