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方面的风格:人像摄影的各种风格教程
人像摄影方面的风格:人像摄影的各种风格教程如果一件商品设计的符合大众,那就销售比较好,如果比较小众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买单。而艺术恰恰是跟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所有的产品都是迎合大众的审美产生的,所以大众的审美是艺术的土壤,强势文化必然影响艺术的方向。① 主干部分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艺术,这也是学院派,没有倾向性。② 分支部分,有部分人喜欢的艺术,有倾向个人风格,喜欢的人没有那么多③ 分支部分,小部分人喜欢的艺术,倾向个人风格特强,喜欢的人比较少
做人像摄影行业的一定听过:日系、韩式、法式、ins、古风等等风格,也看过一些教模仿色彩、追色的大师讲调色。
很抱歉的告诉大家,这种教学没有价值,只能看一下什么工具干了什么,这不是学习应该学的东西。
视觉艺术是讨好眼睛的艺术,学任何视觉艺术都要先弄明白眼睛喜欢看什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才符合当今社会民情,什么才是顾客大众需要的。这些年影楼越来越没落,是因为影楼没有能力给顾客提供想要的,影楼的审美价值观满足不了顾客,影楼的原创力讨好不了顾客的眼睛。
像这棵树
① 主干部分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艺术,这也是学院派,没有倾向性。
② 分支部分,有部分人喜欢的艺术,有倾向个人风格,喜欢的人没有那么多
③ 分支部分,小部分人喜欢的艺术,倾向个人风格特强,喜欢的人比较少
如果一件商品设计的符合大众,那就销售比较好,如果比较小众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买单。而艺术恰恰是跟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所有的产品都是迎合大众的审美产生的,所以大众的审美是艺术的土壤,强势文化必然影响艺术的方向。
就像我之前讲的,现在摄影大部分是刺激感、新鲜感,并不是美的满足感。艺术没有绝对的自由,是要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取舍,美化与理想化。前段时间陈漫的作品为什么大众不喜欢? 是因为价值观、不符合当今社会民情,没有讨好我们的眼睛。
也别把艺术想象的多么高傲,艺术本身就是服务顾客的。那些西方著名油画是一些有钱人定制的,那些艺术家都是有钱人养着的,没有顾客艺术早死了。当今的艺术已经成了资本圈钱的手段,艺术家如果真的为了陶冶性情,不是富二代早饿死了,艺术家现在哪有不是富豪的?他们只是为资本服务的员工。
现在的摄影只是通过 “特别” 来博取新鲜感、刺激感,这不是真正的美,无法长存。
1、特别的构图
2、不同的视角
3、不太常见的服装
4、不常见的色彩
5、不常见的造型
6、穿越来越少的衣服
7、不常见的妆面
8、不常见的道具、素材
像用这些方式刺激达到满足感,并不是美,只是一时不一样的刺激。也不是时尚摄影的本质或婚纱照的本质,只是用这种方式到了一种新鲜感的刺激感。
那些美的东西是可以长存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美的东西。就像张艺谋在采访中讲的,这只是在一个时代的那段时间的美(刺激感),三五年就过去了,这个美不是永存的,真正的美不是在这里。
视频链接地址:人像摄影的各种风格教程
就像我之前讲的,人像摄影是围绕着人物的五官特点,通过方方面面营造出适合五官气质的氛围,让整体散发出适合的气质,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劲往一处使” 。
电视剧《天道》丁元英评价《流浪者之歌》不同版本的演绎,非常好的解释了艺术应该怎么表达,这跟我们摄影后期的表达是一样的。
视频链接地址:人像摄影的各种风格教程
这首《流浪者之歌》是以流浪者的角色表达,穆特演成了贵妇,海菲兹演成了帝王。虽然这两位艺术家技艺没有问题,但他们始终不是流浪者,表达不出流吉卜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
也就是她们的演奏没有准确的表达出这首歌要表达内容,只是在技艺、技巧方面表达的很精湛。
视频中的 “匠气” 是讲的学校里的训练标准,在学校必定都是经历过繁琐的技巧洗礼,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病就是足够严谨也足够专业,但是少了灵气,这份技巧的洗礼让学生太依赖那些标准、规则,也就是所谓的匠气。
打破这些规则,丢掉这些训练标准才能提高境界,有可能成为大师,拥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没有这些规则、标准的训练也很难成为大师,不是不能,是比较难。
木心先生在提到中国诗词时讲的:“《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不能因为红楼梦里的诗在红楼梦里好,就单独拿出来当作是非常美的东西,红楼梦里失望诗脱离了红楼梦这个大环境,就失去了诗的意境。
采访中张艺谋导演讲:一个时代的审美理念里的其中一个审美理念,这种阶段性的美不是真的美,三五年甚至几个月就过去了。
这种阶段性的美因为一些有资源、有话语权,又不懂美的人制定了一些美的限制(标准),造成了阶段性的美。就像很多歌手的音乐因为营销,红了几个月销声匿迹了。这种阶段性的是因为不符合美的标准,只是这个有话语权的人认为是美的,但也是一个时代的审美理念中的其中一个审美(像ins 调色、飘纱裙摆、夜光婚纱、3d4d5d的素材),这个美不是真的美,只是一时的刺激感。
毛戈平老师画的赵露思不好看,并不是毛戈平老师画的不好,本身这就是一个挑战甜美变成熟妩媚的妆容。露思目前的其实是非常甜美少女的,不适合成熟妩媚。整体感破坏了,劲没有往一处使。
不能因为这个眼睛好看、这个嘴巴好看,就一定要给所有人都画化成这样,要根据人物整体的气质来觉得适合什么。
露思的眼睛、嘴巴、鼻子,线条是比较尖的,气质比较偏冷给人比较女神感、距离感;但是露思的眉形弯、下垂,脸上的肉感比较饱满,性格比较开朗,整个人看起来柔和了很多,整体偏像甜美更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露思的性格会沉稳许多,胶原蛋白流失肉感也会没有那么饱满,露思可以把气质偏向冷一点,穿着打扮偏向大小姐一点。
在艺术创作里面,感性与理性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我在公众号讲的内容,是融合了古今中外在绘画、以及其他艺术方面的著名大师思想的融合,不信可以看看下面这些大师的名言
1、艺术不能脱离现实、不能不符合逻辑。像齐白石老人讲的:“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艺术不能被一些框框条条限制住,很多人调色总是讲高光不能过,暗部不能太黑,对比色、邻近色、中长调、中短调这些是最基础的框,这个框都破不了怎么进入更高境界,就像许麟庐先生讲的:“寻门而入,破门而出。”要根据画面来确定关系,而不是拿着一些初级标准来确定,就像画面的高光,该曝光过的时候就要过
3. 艺术是理想化的就像高尔基说的:“ 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 爱献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太生活化了也就没有艺术了。”还有雷诺兹 “艺术使自然更完美。”
4. 艺术要有真实,理性、也就是科学的表达,也要有感性的表达;就像诗人戴望舒说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托·卡莱尔也说过:“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著名《美学原理》的作者克罗齐也说过:“ 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