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红色教育基地简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羊山红色教育基地简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车在行驶、人的思想也在奔驰。车向远方奔跑着,千思万绪也在涌动。汉中到宝鸡的高速路,目前通车的路段只是汉中---留坝,到了留坝就得下高速走老路。过了留坝张良庙,车开始爬上坡。从张良庙到柴关岭沿途一路有紫色槐花树夹道相迎,让人感慨:有时沿途风景胜过目的地的风景。旅游游的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看哪哪都美! 车在年轻导游《夜走灵官峡》的朗读声中匀速行进着。车上许多人、也包括我眼眶湿润了,我们感受到宝成铁路修建的艰辛,钦佩宝成铁路建设者们的伟大奉献精神。感恩前辈的艰辛付出才换的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周六早上7:30,从汉中到灵官峡专线旅游大巴已上路。灵官峡在宝鸡凤县与甘肃交界处,离凤县城5公里,距汉中160多公里。 旅游大巴很快从汉中褒河开上了汉中到留坝的高速路上。我是第一次在这条新修的高速路上行驶。大巴在连城山下快速行进,很快就过了白色漂亮的石门大桥,来到最长的连城山隧道(行车约20分钟
《夜走灵官峡》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我顺着铁路工地走了四十多公里,只听见各种机器的吼声,可是看不见人影,也看不见工点。一进灵官峡,我就心里发慌。这山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目下,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真是寸步难行!但是,最近这里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
我肚里饿,身上冷,跌了几跤,手掌也擦破了。算啦!到山崖下边找个避风的地方蹲上一阵,天明十点钟赶到材料厂也不迟。晚上瞎摸乱闯,跌到深谷里就把我这材料队长“报销”了!
抬头看,一条小路通到绝壁上的石洞里。石洞门口还挂着布帘子。无疑,这里住着工人。我抓住树枝爬上去,钻进石洞。奇怪!石洞门口有个小孩,看来不过七八岁。他坐在小板凳上,两个肘子支在膝盖上,两只手掌托住冻得发红的脸蛋,从帘子缝里傻呵呵地向外望着对面的绝壁。我进来,他看了一眼,又朝外望着。
周六早上7:30,从汉中到灵官峡专线旅游大巴已上路。灵官峡在宝鸡凤县与甘肃交界处,离凤县城5公里,距汉中160多公里。
旅游大巴很快从汉中褒河开上了汉中到留坝的高速路上。我是第一次在这条新修的高速路上行驶。大巴在连城山下快速行进,很快就过了白色漂亮的石门大桥,来到最长的连城山隧道(行车约20分钟),随后依次穿过段家梁隧道、垭姑山隧道。新修的汉中到留坝高速路宽敞平展、车行驶在路上很舒服,高速路整体非常漂亮,像一条玉带飘动在群山万壑之中。
这时,漂亮的导游拿起了话筒问:“大家知道我们今天旅游的目的地是哪里?”大家齐声回答:“灵官峡!”导游又问:“大家读过60年代语文课本上的《夜走灵官峡》吗?”车上立马有人说、读过、读过!甚至有人还说他曾在那里干过几年......立马车上的人都激动起来。看来车上很多人是带着或缅怀历史、或追忆某种精神而来的。我也是有备而来的,我读过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最近我又在腾讯网上看到西安美女作家田青的微电影《再走灵官峡》,感慨万千地也想再走灵官峡。
车在年轻导游《夜走灵官峡》的朗读声中匀速行进着。车上许多人、也包括我眼眶湿润了,我们感受到宝成铁路修建的艰辛,钦佩宝成铁路建设者们的伟大奉献精神。感恩前辈的艰辛付出才换的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车在行驶、人的思想也在奔驰。车向远方奔跑着,千思万绪也在涌动。汉中到宝鸡的高速路,目前通车的路段只是汉中---留坝,到了留坝就得下高速走老路。过了留坝张良庙,车开始爬上坡。从张良庙到柴关岭沿途一路有紫色槐花树夹道相迎,让人感慨:有时沿途风景胜过目的地的风景。旅游游的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看哪哪都美!
车三个半小时后到达了宝鸡凤县灵官峡。灵官峡地处陕甘边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大峡谷,地势险峻,易出现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1981年8月风县发生特大水灾,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铁轨悬空。有一段隧道铁轨被洪水淹没毁坏,后经过紧急抢修,铁五处完成了宝成铁路灵官峡段改线任务,损毁段现已废弃。成为铁路建设遗迹。
为了继承和发扬宝成铁路精神,现将废弃的隧道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隧道铁路文化主题景区-----灵官峡景区。整个景区依托深厚的宝成铁路文化历史,以弘扬宝成铁路建设精神为宗旨,在原景观旅游、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的基础上,把它打造成了集佛教文化旅游、探险体验旅游等资源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进入景区,峭壁上于右任手书的“灵官峡”三字遒劲有力。峡内谷静幽深,江水丰沛,奇峰怪石姿态万千,山泉涧溪抛珠撒玉,丹霞地貌红崖斗险等自然景观令人遐想联翩。
(灵官峡祈福桥)
景区正面山体上将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全文一句一字地雕刻在石壁上,如一页巨型的书卷翻开在天地之间。
我们走进了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
首先进入传奇历险宫~隧道中,立即感觉到凉爽宜人。
高拱的旧隧道里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当年修建宝成开山凿石的工地场景一一再现出来:“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前方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宝成建设者们浴血奋战,气吞山河的勇气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辛。
( 成渝爬在我的膝盖上,伸长脖子,望着我的眼睛,问:“叔叔!明天还下雪?说呀,叔叔!明天还下?”
我把那冻得发红的小鼻子按了一下,说:“天上要通电话,我一定给你问问。可是——”)一摘自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
体验馆里模拟的当年灵官峡宝成铁路日夜奋战的工地场景,使每个来访者都有身临其境,真有夜走灵官峡的感觉。
宝成铁路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心酸历史,“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宝成铁路的修建历时半个世纪,中国人从民国时期就开始策划,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凿穿了秦岭、打通了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塞。
据《史记》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岭,千百年来就像一道大屏障,将关中平原和巴蜀盆地分割开来,无论是军事、贸易还是文化交流,秦岭都是必经之路。因此,改变这个交通,从古至今人们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当贯穿秦岭山脉的隧道后,验证了这一历史推论。
人能感天,川蜀人民“愚公移山”的精神打通了秦岭隧道,创造了世界奇迹!
(网络图片)
如今,宝成铁路天险变坦途、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宝成铁路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长4245米。整个路段坡度大、坡长、弯道多。尤其是宝鸡至秦岭一段为了克服地势高落差大,过杨家湾站后就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8”形迂回上升,线路叠层3层,高度相差达817米,即为著名的“观音山展线”。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观音山展线”,坡度最大达30‰,,是我国正线坡度之最,上坡时需要三辆电力机车前拉后推方可爬上秦岭站,下坡时一路刹车、火花四起,蔚为壮观。所以在观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场面。再经2364多米长的秦岭大隧道穿过秦岭垭口,即进入嘉陵江流域并到达秦岭站;越过秦岭线路后就是一段下坡沿嘉陵江而下至四川广元,秦岭至汉中略阳间先后十四次跨越嘉陵江。观音山这段工程,是中华民族铁路史上的伟大壮举!
宝成精神、永放光芒。就在1月份,宝成铁路入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我随几位对宝成铁路建设很熟悉的老师傅一起爬上山顶,想从山顶再看看灵官峡的险峻。
峡内原始生态植被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享有“松中皇后”美誉的白皮松傲立绝壁,遍布山野,其他珍稀动植物更是随处可见。峡谷中山泉水量充沛,甘洌清甜。
(白皮松傲立绝壁)
右边现居城固307的退休老师傅说:“当时机械化程度低,没有现在的挖掘机,挖方只能用锄头和铁锹,再把土方用扁担肩挑出去,手经常被打出血……” 队伍中还有一位穿红衣戴白色太阳帽的退休阿姨也在工地上干了好几年,但她说:无论当年有多艰苦,现在看来都值!多年后、再走灵官峡,看到这里的一点一滴都很亲切,都觉得很值得怀念。当然更怀念那些为宝成铁路而献身的战友们。" 听到一些讲述,他们一生历尽苍桑、受尽磨难,而他们依然认可的是,这条砍山跨江的铁路,曾是中国人破解“蜀道之难”给出的最佳答案。
如今,西成高铁即将开行,已有五十九年历史的宝成是否将就此歇下、长卧秦岭?铁路部门有关人士透露,“西成高铁开通后,宝成线普速列车有可能减少,释放出的时刻,将会为更多进出四川的货物列车提供空间,宝成铁路仍然能够为四川、为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走出历险宫,就进入地势险峻、道路曲折、植被遮天蔽日的一线天景点。从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塑像下走过,就踏上了在原址上修复的临江古栈道。凤县地处秦、蜀、陇交界地带 素有“川陕咽喉、秦陇锁钥”之称,自古便为关中、西南两大地区交通要道,站在栈道上,可以近距离感受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
穿过古栈道,就进入了以“奇、险、秀”为鲜明特色的流珠峡景点。
“川陕咽喉、秦陇锁钥”
宝成精神“志在千里”。
箭在弦上、桨在船上,一旦启航的命令发出,这些待命的船定会乘风破浪而行。
走到这里,我的心一下敞亮多了!阳光温暖了我们所有人的心。我们很快又融入到美丽羌族姑娘们的欢乐表演中。
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感恩前辈建设者们伟大的奉献精神。
同一群美丽的羌族女性,在舞动中,摇曳出一幅~灵官峡新家园的美好风情画卷。
用歌声,讲述一篇篇山水情怀,用灿烂的笑容,将历史缅怀。
近六十年,斗转星移,天地变换。当年那风雪中的工地变成了风光旖旎的灵官峡景区,那“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变成了一群群休闲度假的游客,那“机器的吼声”变成了游客的欢笑声。当年文章中那种凝重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了,一群与宝成、成渝的儿女们年龄相仿的羌族美女笑颜如花、幸福地载歌载舞,歌唱并享受着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
灵官峡景区不远处,一辆崭新的现代列车呼啸而过,车后的气浪像滚滚红尘般被拋洒的四散。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向前的,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地进步着!但宝成精神,永放光芒。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拼搏与创新精神!
心灵福至
2018年5月26日记于汉中
作者:美篇@心灵福至
来源:作者投稿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