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上体育课?语文老师教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上体育课?语文老师教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的转句“路人借问遥招手”,和诗的结句“怕得鱼惊不应人”,实际上是一句话分两说,字面上是写,路人问路稚子只是远远地招手,怕的是惊动鱼儿才不回应路人。实际上是写,路人过问胡令能为什么隐居不出仕为官,胡令能只是远远地招手,怕的是惊扰了另一个自己才不回应路人。诗的承句“侧坐莓苔草映身”,字面上是写,稚子侧坐莓苔青草掩映身体,实际上是写诗人隐居圃田绝不出仕做官。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的起句“蓬头稚子学垂纶”,字面上是写灰头土脸的孩子在河边垂钓。实际上是写不曾入仕的自己在圃田隐居。

为什么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上体育课?语文老师教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1)

任课老师们在教授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时,说《小儿垂钓》是一首儿童诗。这是因为,这些老师们不知道为写小儿垂钓而写小儿垂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不知道为状物而状物,为写景而写景没有任何意义一样。实际上,《小儿垂钓》是一首借事喻事诗。所借之事,是小儿垂钓一事,所喻之事,是诗人隐居一事。所以,《小儿垂钓》字面上是写垂钓的稚子小儿,实际上是写隐居的诗人自己。

胡令能,河南郑州中牟县人,生活在中唐贞元年间至宝历年间 。年轻时家庭贫困,但拒绝出仕,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中年以后隐居中牟圃田,仍然拒绝出仕。古代隐士之所以有资格被称为隐士,首先隐士是“士”,比如进“士”,“士”绅,出“仕”的官员等等,而胡令能既没有“士”的名号,又要学着“士”们的样子避世隐居,不免幼稚可笑。某日,胡令能偶遇垂钓的小儿,想到隐居的自己,触景生情,遂以学习垂纶的蓬头稚子自比,以《小儿垂钓》为题,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的起句“蓬头稚子学垂纶”,字面上是写灰头土脸的孩子在河边垂钓。实际上是写不曾入仕的自己在圃田隐居。

诗的承句“侧坐莓苔草映身”,字面上是写,稚子侧坐莓苔青草掩映身体,实际上是写诗人隐居圃田绝不出仕做官。

诗的转句“路人借问遥招手”,和诗的结句“怕得鱼惊不应人”,实际上是一句话分两说,字面上是写,路人问路稚子只是远远地招手,怕的是惊动鱼儿才不回应路人。实际上是写,路人过问胡令能为什么隐居不出仕为官,胡令能只是远远地招手,怕的是惊扰了另一个自己才不回应路人。

由此我们知道,《小儿垂钓》是一首借事喻事诗,更是一首借事自嘲诗。所借之事,不用说是小儿垂钓之事,所自之嘲,是他嘲笑自己家贫如洗还来学习隐居,是他嘲笑自己不曾入仕还要学做隐士。由此我们就会更加明白,任课老师们把《小儿垂钓》这首诗说成是儿童诗,会有多么荒谬。它的确是描写儿童的诗但它绝对不是儿童诗,就像描写江海山川的诗绝对不是江海山川诗一样,就像描写老叟老妪的诗但绝对不是老妪老叟诗一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