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汇总为孩子收藏:整理小学阶段常用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汇总为孩子收藏:整理小学阶段常用数学公式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a (b c)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 b=b a

极客数学帮总结数学 公式,整理了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让同学们能够整体复习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常用公式。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汇总为孩子收藏:整理小学阶段常用数学公式(1)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 b=b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a (b c)

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 c)-(b c) ab=(a-c)-(b-c)。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 - c = a - (b c)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a - b)×c= a×c - b×c

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

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 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a÷b=(a×c)÷(b×c) a÷b=(a÷c)÷(b÷c )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整除与除尽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

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

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又称既约分数。

最简分数又叫既约分数 既约分数可理解成已经约分过的分数 也就是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假分数虽然是大于1或等于1的分数,但如果符合以上定义也是最简分数。

互质数:对于两个数来看: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对于多个数来看:若干个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正整数,叫做互质数。

分数实质上就是两个正整数相除的商的另外一种形式,它的分子就是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分数线相当于“÷”号;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千万不可颠倒;分数与正整数的关系是双向的。

一、 真思考,准确填空

1.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写作( )平方米,改写成用“亿平方米“做单位的数是 ( )亿平方米。

2. 18/24=( )÷8=0.75=( )%=( ):( ) 。

3.3.012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2小时15分=( )小时。

4.循环小数1.1234812348„„用简便方法记作( )。

5.实际产量比原计划增加20﹪,实际与原计划产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

6.A=2×2×3,B=2×3×3 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 )。

7.用边长为1厘米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 )。

8、一个梯形,上底长a厘米,下底长b厘米,高h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a=b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 )形。

9、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一年全年有( )天,到2008年的10月16日是( )周年。

10.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48升的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内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物体放入桶中,桶内还有( )升水

二。耐心审题,周密判断

1.在同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越长,两地的实际距离也就越长。( )

2.一只钟的分针长8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走过了25.12厘米( ),分针转一周扫过的面积是( )。

3.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并且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3、5的公倍数。( )

4.用12.56分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 )。

5、在一个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三.慎重考虑,合理选择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B.小华身高1.2米,她在平均水深是1米的水池中游泳是绝对安全的。

C.园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D.如果ab=cd(a、b、c、d均不为0),那么a︰c=d︰b

2.一根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两个( )的面积。

A.底面圆 B.长方形 C.底面圆或者长方形。

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21米,第二次用去21。第( )用去的数可用百分数表示。

A.一次 B.二次 C.一、二两次

4.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长方形 B. 等要三角形 C. 圆 D. 平行四边形

5.把一根长1米、底面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3.14 B.6.28 C.12.56

四.细心计算,力争准确

1.直接写出得数。

7÷0.01= ; 1 - 3/7= ; 138 98=; 1.7÷2.5= ;0.36×10=

2.2×99 2.2= ;2/3 1/4= ;11/49×21=; 6/5÷5/6=; 10.2 80﹪=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6-(2.6 0.25÷25﹪)

1200÷〔56×(3/7-3/8)〕

(6/13×1.7 7/13×1.7)÷7/10

1375 450÷15×25

3.解方程。

9.5x-3x=5.6 7.4

91︰31=121︰x

4.列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

(1)4.5的54减去1.6,所得的差的一半是多少?

(2)一个数的21比12少6,求这个数?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六·一”儿童节那天,新华书店图书优惠20﹪.《上下五千年》原价78元,《儿童十万个为什么》原价60元,小明“六·一”节这天买这两本书,应该付多少钱?(

2、下图是甲、乙、丙三人独做一项工程所需天数的统计图,请看图解决下列问题。

(1)三人合作需要多少天?

(2)甲乙先合作两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要做几天?

3、五年级学生春游,买了一些苹果和雪梨。买来苹果180个,比雪梨的3倍少12个。买了雪梨多少个?(用方程解)

4、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5/6。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远?

5、深圳到北京的飞机票下浮(降价)10%后票价为1350元,飞机票原价是多少元?

答案:

(1)三人合作需要多少天?

一、1、 1103000000 11.03

2、6 , 75% , 3:4。

3、3 , 12 , 2(1/4)或者(2.25)

4、 1.12348 (12348为循环节,十分位上的1与8的上面有点)

5、6:5

6、 6 ,36

7、10

8、(a b)h÷2 平行四边形

9、 336 44

10、 32

二、√×√ √ √

三、D A B B A

四、五略

六、

1、(78 60)×(1-20%)

2、略

3、设梨X个

3X- 12= 180

4、60×(1 5/6)

5、1350÷(1- 10%)

以上就是极客数学帮整理的有关于数学 公式总结,整理小学阶段常用数学公式的全部内容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