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教育名言(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司马迁教育名言(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出身史学世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遇到了好的老师,便是司马迁成长故事的关键词。那时的他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被理想照亮了的有为少年。从《太史公自序》里,我们能看出司马迁对父亲司马谈充满了崇拜和敬仰。司马迁十岁时,跟随他的父亲到了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董仲舒是西汉的哲学家、经学家和思想家,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建议,并被汉武帝采纳实施。而孔安国是孔子十世孙,西汉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等作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司马迁出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种畜牧的生活。他年仅十岁时,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已习诵《左传》《国语》和《尚书》等古文了。”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学者和史学家,曾在建元、元封年间担任太史公。他的先祖司马氏“世典周史”,远祖重黎氏“世序天地”。司马迁出生时,他
《史记》读书笔记之《太史公自序》⑥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作为现代家长,我们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就是最好的答案。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司马迁世谱家学、著书目的和《史记》总揽概要。清代文学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论:“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列传也。”笔者认为,这里的“自己列传”,可理解为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两代太史公的列传。
现摘录《太史公自序》中的部分经典句子,从司马迁的成长足迹和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发愤著书所走过的心路历程里,探寻他成功的密码。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辈的全力托举1.“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司马迁出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种畜牧的生活。他年仅十岁时,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已习诵《左传》《国语》和《尚书》等古文了。”
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学者和史学家,曾在建元、元封年间担任太史公。他的先祖司马氏“世典周史”,远祖重黎氏“世序天地”。司马迁出生时,他的家族已有一千多年的修史传统了。
据司马迁说,他父亲司马谈的学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司马谈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做过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究,写有著名的学术论文《论六家要旨》,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珍贵文献。
从《太史公自序》里,我们能看出司马迁对父亲司马谈充满了崇拜和敬仰。司马迁十岁时,跟随他的父亲到了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董仲舒是西汉的哲学家、经学家和思想家,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建议,并被汉武帝采纳实施。而孔安国是孔子十世孙,西汉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等作品。
出身史学世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遇到了好的老师,便是司马迁成长故事的关键词。那时的他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被理想照亮了的有为少年。
2.“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迁二十岁时,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二十岁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人生尚未定型,而二千多年前二十岁的司马迁完成“读万卷书”后,已开启“行万里路”的研学模式,奔赴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他带着父亲的重托和家族的使命,开始了人生中的壮游,虔诚地寻找名人曾经生活过的足迹,丈量厚重的历史踪迹,网罗天下的放失旧闻、王迹所兴等历史资料和人间轶闻,为《史记》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珍贵的资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模式,对于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来说,实施起来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是交通工具和通信设施尚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呢,但年仅二十岁的司马迁就做到了。司马迁的成长经历是非凡的,这得益于他学识渊博、胸怀大略的父亲司马谈的用心培养。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 都是父辈的全力托举。
司马谈的简短遗嘱,诠释了拷问灵魂的哲学三问3.“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
公元前110年的某一天,生命垂危的司马谈握着儿子的手,哭泣着交待遗嘱。时年,汉武帝举行了汉朝的封禅典礼,而他的父亲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待司马迁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与他的父亲见了面,而那时他的父亲因心中愤懑致病,濒临死亡。
司马谈的这句话,为儿子司马迁诠释了“从哪里来”的问题。
4.“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死之后,你必定要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
想着千年祖业,将要断送在自己的手里,生命之火即将燃尽的司马谈内心有太多不甘,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司马迁的身上。他反复叮咛司马迁,不要记忘他想要撰写的著述,一定要继承祖业,传承司马氏家族的孝文化,“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继承父亲的遗志,传承家族修史传统,是司马迁的使命。作为太史公的儿子,司马谈弥留之际的话语,为司马迁诠释了“我是谁”的问题。
5.“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公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司马谈要求儿子要继承司马氏家族的使命,专心于历史的记录和编著,为后世留下有份量的史书,以恢复家族的荣光。司马迁低下头流着眼泪说:“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这是一个充满悲壮而又凝重的交接仪式,也是一个濒危生命对活着的后代寄予光宗耀祖厚望的最后时刻。父亲的临终嘱托,司马迁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是他余生将要抵到的远方。这也回答了哲学三问的最后一个问题“到哪里去”。
发愤著书,便是隐忍苟活的全部意义6.“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而能绍明世,正易经,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这段话意思是:“我父亲生前曾经说:‘自周公死后,经过五百年才有了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谁能继承圣明时代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意本《诗》、《书》、《礼》、《乐》的人吗?’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怎么敢推辞呢!”
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开始缀集历史书籍和国家收藏的档案文献。那时那刻,司马迁著书立说的理想已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不再仅仅为荣耀司马氏家族,而逐渐转化继孔子五百年后续写《春秋》担当历史大任的史学家。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也写到“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大度!又是何等的担当!周公过后五百年有孔子,孔子五百年后有司马迁,而司马迁过后两千多年了,能担当集历史与文学重任于一身的人又在哪里呢?
7.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编写《史记》。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于是喟然长叹:‘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摧毁了,不会再被任用了!’”
清代文学家金圣叹的评语是:“至此,只三四行,叙得却最曲折。”因为“李陵事件”,司马迁遭遇了他人生中最为耻辱的宫刑(关于“李陵事件”详情以及司马迁为此遭受的耻辱经历,请阅读《人为什么活着,重温<报任安书>那些荡气回肠的经典句子》)。
作为“刀锯之人”“刑余之人”,司马迁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的人生极痛。因《史记》草创未就,他不能一死了之,所以隐忍苟活,只为写完这本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遭遇宫刑之后的司马迁,他心中的“小我”消亡了,而孔子五百年后续写《春秋》的伟大作者诞生了,发愤著书成为他活下去的人生信仰,“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一个伟人的诞生,往往是两代人甚至几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继承父亲遗志的司马迁把受过的教育,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生遭遇,都变成他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融入到鸿篇巨制《史记》的著作中去,“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荣耀了司马氏家族,用如椽巨笔继承了春秋笔法,以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站立在自孔子五百年后的又一制高点,成为二千年来无数代数量众多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都顶礼膜拜的“史圣”。
记得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阅读《太史公自序》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做好自己和自己这一代人该做的事就是给孩子的最好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