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我校的校本课程为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xxxxxxx》 在八年级中开设,每周1课时。该教材于2012年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课程纲要、开发及实施总结,经过多次修订,申报后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教材只发给教师使用,学生没有教材。国家课程就不用多说了。我们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有:七、八、九年级的《法制教育》,每周1课时;七、八年级的《安全》,每周1课时;七年级的《xx省省情教育》,每周1课时;九年级的《生涯教育》,每周1课时。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一、国家三级课程开设情况多年来,我们学校按照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足开全了所要求的的全部课程,而且做到了课程表上有安排,上课有教师,学生有作业,教师完全按照课程表安排上课。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xx市x县xxx镇中学。刚才有幸聆听了来自xx市、xx市和xx市的9位中小学校长们的很有创新、很有见地的发言,很受教育,很受感动。我从他们的发言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深感他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工作之繁重,事无巨细,确实难能可贵!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苦闷,有困惑,有顾虑、有烦恼,但他们一如既往地探索前行,创造性地开张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所以说,他们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带头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初中教师,不熟悉学校管理,也不太关注这方面的情况,所以,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我们学校是如何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这样的话,来自教育最顶层的专家领导也就听到了来自我国最基层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声音,了解到了国家教育政策已经延伸到我国最基层的农村。据我知道的情况,本地农村小学和初中一样,也在落实国家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国家三级课程开设情况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2)

多年来,我们学校按照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足开全了所要求的的全部课程,而且做到了课程表上有安排,上课有教师,学生有作业,教师完全按照课程表安排上课。

国家课程就不用多说了。我们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有:七、八、九年级的《法制教育》,每周1课时;七、八年级的《安全》,每周1课时;七年级的《xx省省情教育》,每周1课时;九年级的《生涯教育》,每周1课时。

我校的校本课程为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xxxxxxx》 在八年级中开设,每周1课时。该教材于2012年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课程纲要、开发及实施总结,经过多次修订,申报后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教材只发给教师使用,学生没有教材。

我校的课程表由教导处安排设定,校务会批准执行,调课和改课必须经教导处审核同意方可生效。

二、问题及建议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3)

实施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

1.观念问题。由于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的常规考核评估指向影响和升学压力的因素,学校三级课程的开设仍然是以国家课程为主,开设得最好;地方课程次之,校本课程最次。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教师、家长和学生,他们的认知就是这样的,升学是第一位,其它课程必须让位。所以,三级课程开足开全了,开得好不好则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再说也没有对地方和校本课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地方和校本课程一直得不到重视,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不了解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安全问题。除受升学压力影响外,还受安全因素的影响。现在学校为了保安全,尽量开设一些比较安全可靠的课程及活动,如演讲、歌咏、队列、拔河、国旗下的讲话等等,一些兴趣活动被取消了,图书阅览室也不对外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只安排在寒暑假期让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完成,避免由此出现事故而由校方担责。现在的学校体育课都不敢开设跳高、跳远、掷铅球等有危险系数的项目,更不用说其它活动了。学校的图书、音、体、美等器材应有尽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只是流于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

有些时候,学校也是处于不知所措、哭笑不得的尴尬境地。

有一件事情,大约是在2004年期间,县局多次下发文件和通知,要求法制课必须进课堂,课程表上有呈现,教师有教案,学生有作业。县局还专门为此抽调各校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带队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县交叉大检查,对各校进行考核评估量化排队,最后县局进行总结通报。事情过后没几天,局里召开大会,局长和基教办主任在会上对我校课程表中安排有法制课情况点名批评:法制课排进课表,国家规定的课程就会减少,什么违反国家义务教育规定、擅自安排课程设置等等,口气相当严厉。散会后回来,我将县局下发的有关文件、通知等整理在一起,准备上交回县局,顺便请示一下:这些文件和通知还有效吗?什么时间声明作废了?我们一直执行县局的安排,怎么忽然就错了?局里一位政教办主任会同分管政教安全的副局长向局长反映后回复:事情搞清楚了,我们正在协调。今后一切按基教办要求办!

还有一次,大约是2006年时节,我们的教育局局长和基教办主任来我校检查工作。

问:“你们开设理、化、生实验了吗?”

答:“按规定开设了。”

问:“那实验当中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发生了意外如爆炸、中毒、污染等事故谁来负责?”

我们无语。

局长等人接着指示:“保障不了学生安全就不要开设……”

我们只好停止了实验课,改为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图示来弥补实验课的缺失。

谁知过了几天,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又来了。

问:“你们开设理、化、生实验了吗?”

答:“没有,我们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图示。”

问:“为什么不开设?”

答:“因为怕出问题,安全问题无法保障。”

怒:“一派胡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八路军没有枪炮子弹就等死不抗日了?过去办学条件艰苦的时候,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完成一些实验;现在条件好了,反倒因为怕这怕那,不做实验了!我看关键问题是懒惰,教师完成实验课任务,需要课前精心制定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完毕后还要填写实验报告单,还要事先借、事后归还实验器材,嫌麻烦!不行!马上开设!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托!”

你看,一把手局长和基教办主任不允许开实验课。再说,上面明确指示,义务教育一切事宜由基教办牵头,以基教办的通知为准。副局长是专门分管教学的,教研室是指导教学的直接机构。他们要求必须开设实验课。我们不知道该听谁的。

所以说,有些时候,不懂教育,瞎指挥,没有统一的指令,政出多门,只能让下边瞎忙活,白忙活,穷于应付,应接不暇,还摸不着头脑。这正应了一句话:“掌柜常有理,东家没不是!”

3.师资问题。现在农村中学最短缺的是音、体、美等科的专职教师。许多大专师范院校毕业的这方面的学生,农村学校根本留不住,不是被县城学校挖走,就是人家通过各种关系飞走。所以开设三级课程,音、体、美教师都是兼职,地方和校本课程的教师更是兼职。这样,也方便学校平衡教师的工作量。但兼职的话,就存在一个管理、考核评价和主次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中考,完成升学任务,一切为考试科目让路,对地方和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许多教师如理、化、生教师还兼职实验员、仪器药品管理员,体育教师兼职体育器材管理员,后勤主任带课还兼职财产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这些情况也是地方和校本课程开设得不理想的原因。

4.管理问题。三级课程实施的最终端在学校,而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引领者,对三级课程特别是地方和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如何,决定着三级课程尤其是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由于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学习成绩不计入学生升学考试总成绩,也未被纳入学校考核评估量化之列,其地位就显得无足轻重,常常被忽视。

由于学校对地方和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执行落实不到位,重视度不高,也就不会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评价制度,对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衡量标准。没有完善的评价制度的制约,学校对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行就成为一种随意的可有可无的行为。只要高中学校招收学生存在按分数高低录取的制度,初中学校为了追求中考的高分数、高升学率,吸引更多生源,就会不得不以牺牲地方和校本课程为代价。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4)

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1.要加大宣传力度。摆脱功利主义思想的“绑架”,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三级课程尤其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规范管理的文件要求,强化政策意识,培养三级课程意识,改变其传统机械的课程观。

2.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出台相关制度,厘清责任,打消学校怕这怕那、不敢放手开展工作的顾虑。

3.要重视农村教育师资的配备。尤其是一些弱势科目如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应向农村学校倾斜,补齐短板。另外加强地方和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也刻不容缓。

4.要完善评价制度。首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其次,更高层次的评价创新涉及到中考制度的改革,我也提不出什么更好的建议来。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正确、全面和客观,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和各位领导不吝赐教,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在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