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当一名教育学老师(30而立转行做教育)
如何才能当一名教育学老师(30而立转行做教育)2013年3月份,我回到家乡,在一家机械加工企业从事技术储备工作,经常连着一个月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七点又准时到公司上班,一做就做了5年。当时,我的心情相当低落,在被辞退前一周,我刚好成功完成了第一笔业务订单,心里美滋滋的,这么久持续跟踪客户终于有回报了,良好的开端必将有所作为,但现实状况却并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网上找潜在客户信息,打电话沟通,实地拜访。作为一个刚从事销售的新人来说,每天打30到50个陌生电话就够折磨人了,还一次次被拒绝。但是,因公司业务调整,领导决定缩减人员,我莫名其妙被辞退了。过了很久,我从前同事那得知,原本总公司计划辞退的人是另外一位同事,他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与总部领导沟通留了下来,我就顺位成了被淘汰的人。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作者|冰晨 行动变现(四期)训练营成员
编辑|小博
我89年出生,已经三十而立,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的子公司实习,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内容没有难度,每天七点乘坐班车到工业区上班,下午四点半准时下班。
后来,因为实习生要的人很少,正赶上我练车,所以就主动选择离职,并在网上找公司投简历,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网上找潜在客户信息,打电话沟通,实地拜访。作为一个刚从事销售的新人来说,每天打30到50个陌生电话就够折磨人了,还一次次被拒绝。
但是,因公司业务调整,领导决定缩减人员,我莫名其妙被辞退了。
过了很久,我从前同事那得知,原本总公司计划辞退的人是另外一位同事,他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与总部领导沟通留了下来,我就顺位成了被淘汰的人。
当时,我的心情相当低落,在被辞退前一周,我刚好成功完成了第一笔业务订单,心里美滋滋的,这么久持续跟踪客户终于有回报了,良好的开端必将有所作为,但现实状况却并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2013年3月份,我回到家乡,在一家机械加工企业从事技术储备工作,经常连着一个月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七点又准时到公司上班,一做就做了5年。
工作内容机械式的重复,每天都在完成调试产品,安排生产工艺的内容,而且由于产品高度的单一化,学不到新的内容,没办法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即使做得好也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好多次领导直接说,干这一行就是枯燥,又苦又累还没什么发展前景。
领导的话让我感到迷茫、困惑,难道再怎么努力,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吗?
期间偶然看到小米姐的公众号,小米姐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很佩服她只身一人到上海闯荡的勇气,于是2018年6月,我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转换人生跑道,跨行业从事教育培训工作。
我先从网上搜集当地教育培训机构的招聘信息,觉得合适就打电话,请求给予面试机会。但当时基本上我联系的每一个机构都明确告知,他们需要有教学工作经验的老师,而零经验的我不符合要求。
两个月的时间里,只有一家机构通知我去面试。后来,我了解到机构正处于创业期急需老师,同时也希望有不同工作经验的人加入团队。但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成长情况来定,我必须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由于我们公司属于初创型,校长在体制内教书二十多年,怀着一颗投身教育的赤诚之心,辞职出来创办公司,我们平时上课的教材都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编写,要求按照学生的真实需求随时调整。
因为老师数量较少,两个月后我要单独负责班级学生的课程内容,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恰好这时,我看到小米的行动训练营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自我管理,目标管理,提升执行力,职场高效工具等,心想,这不正是我需要的么?
于是果断报名了训练营课程,希望训练营能够帮我解决教学目标设置和课程内容制定等方面的问题。
一、数据可视化学生评价体系,成为公司的模板起初我们的设想,是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存档,建立数据库,为了能一步到位,还停留在构想阶段,迟迟没有实践操作。越想构建得完美,就越不敢轻易尝试去做,最后变成一个死循环,半年之后还是一片空白。
天一说过,“以前的工作方法和工具,可以在新工作中继续沿用。”我突然想到以前做销售时,每天都要用excel表格记录跟踪客户,刚好可以借鉴,来制作学生情况跟踪表。
于是,第二天我就用excel表格建立了学生情况跟踪表,暑假期间每周统一填写,把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反馈,作为与家长当面沟通,或给学生提出改进建议的参考。
初步的跟踪表格如下所示:
公司的领导看到这个表格后连连赞许,一直想要完成的评价体系,终于从我这里,跨出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接下去的目标,就是不断优化细节,推广给全公司的同事,让工作效率提升到最大化。
二、目标管理具体化,让工作生活更加有条理我们课程中一个班级大约20名学生,他们学习底子相差较大,而备课内容是按照中等水平来准备的,这样,对于能力靠前和靠后的学生, 上课效率都会打折扣。
一旦课堂效率不佳,还会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因此对班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需要考虑到位。
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往往完成备课,还没试讲就仓促上阵。所以就会出现,我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讲,学生在台下看戏似的毫无参与感,没有真正进入到课堂内容里的情况。
有时也会出现内容过于简单,原本计划一堂课时间的内容,只用了半堂课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时间毫无准备,不知道该干嘛,过于随意。
而且课堂中再三强调过的知识点,反馈到随堂检测中仍然出现同样的错误,错误率高达80%,明显不达标。
天一提到目标管理的可视化,要把每天的重要计划都提前填写在表格中,标记出工作的重要程度,方便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工作内容。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运用了这个方法,把自己计划的备课内容都做成表格,区分出重难点,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原先备课需要一整天时间,现在缩短至半天,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准备扩展内容,而且对于重难点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哪些内容需要重点强调和练习,也会更加胸有成竹。
课程中还提到,目标管理要数据化,把每项任务都进行拆解,分为一个个可操作的小目标。
随时根据情况检查进度,调整和优化方案,让整个操作流程,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比如:最近就要开始准备11月份的教师资格证专业课考试。
「我的计划」
从8月底开始,用9月和10月完成考试科目的复习。9月份进行第一轮复习,10月前半个月进行第二轮复习,后半个月进行冲刺。
「目标拆解」
第一轮复习每天至少完成教材15页,预计25天完成全部教材;第二轮以真题模拟为主,每天完成一套试卷,预计十天完成,并整理错题;
最后十五天,结合练习与教材复习重点内容,每天至少掌握一个板块的知识点。
目前刚好结束暑假的课程,稍稍调整后,就要开始准备考试复习了,我相信只要按照上面的计划好好执行,必定能顺利通过考试。
之前,每次教学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与学生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往往我讲解的内容并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
有一回,我在课堂中讲授一个关于“绝对值”性质的衍生内容,全班就只有三、四个同学回应,其余都是一脸懵,效果极差。
课后反思,我觉得还是错误地估计了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铺垫,循序渐进,一步步带出更深入的知识,而是跳过基础直接上有难度的内容,导致大部分同学难以理解。
训练营中提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要进行复盘,不仅是对之前工作的总结,也是为了在此后能够更加快速地处理相似的任务。
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上节课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要在下节课中补上。所以,我在每周课程结束后,都会对课堂检测题和课程内容流程表进行完善。
比如:关于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绝对值性质的衍生和平方根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之前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上课资料和练习题,上完课也没有分析总结和复盘,下次再上类似的内容,还是用原有的资料,始终重复原有的知识点,学生的成绩很难有明显提升。
学会复盘后,每次上完课,我都会对内容进行整理和修改,针对某一个概念,在讲授衍生内容之前,会有基础知识点的铺垫,再把学生在课堂中反馈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然后改编例题辅助教学,把难题简化到最基础的题目,再一步步加深。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尽可能融入游戏化和情景化,力求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进行复盘,调整后的课程设计为如下过程:
第一:让同学们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绝对值的概念和意义(有一组同学用了魔法能力的形式);
第二:通过基础的练习巩固绝对值的基本应用;
第三:给出一个阅读材料(有难度),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讲解他们对本材料内容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完成给出的例题;
第四:每组上台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最后再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因为方法得当,原本不喜欢数学的同学,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给我发来消息,表示欣慰;
不仅如此,专题化的课堂流程也被学校采用,作为创新教材的版本,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让我十分有成就感。
写在最后
除了以上所说,我还掌握了一些职场工作的有效工具和方法,建立了更加明确的职场目标,原先忙碌而又效率低下的情况,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也不再焦虑了。
只要每一天过得有计划性,每一个目标从难到简拆解,并一个个攻克,然后及时总结复盘,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